用户名
密码

王燕涛小学数学工作室
成员名单

  • 王燕涛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钟亦昕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4-04-07

  • 张科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4-04-07

  • 陈奕彤

    善卷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成成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单美琴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谦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廖燕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燕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秋英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夏妍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唐薇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芸

    东域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莲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琳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艳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芸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佳晟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唤醒数学阅读,提升核心素养

作者:张琳  日期: 2023-02-15  点击:

唤醒数学阅读,提升核心素养

宜兴市和桥实验小学 张琳

摘要:所有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阅读。从阅读中,我们获取了知识以及前人的经验,自身的能力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数学阅读是阅读的具体表现,小学生通过数学阅读可以增强数学解题能力,发展数学思维,提升数学素养。数学阅读能力相比较语文来说,往往容易被忽略,数学重视的是思维逻辑的培养,然而阅读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之一,同时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知识。

关键词:数学阅读;价值;现状;方法

数学也是一种语言,因此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但数学又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与日常语言极不相同。因此数学阅读又有不同于一般阅读的特殊性,它还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即数学阅读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的过程。

一、数学阅读在学习过程中的价值

1.有助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给人的感觉往往不如语文那么美好,那么感性,似乎总与无休止的解题联系在一起。许多学生对于数学的感觉是又恨又爱,除了少数数学特别有天赋的孩子,更多的孩子是由于学生的责任与家长的要求而努力学习数学。学生在数学学习难以体验学习的快乐、数学的魅力,无法获得成功的愉悦,使得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渐湮没,他们逐渐惧怕数学,视数学学习为一件苦差事。

数学阅读运用于自主学习,学生可通过阅读课本而不是完全依赖教师的讲解获取数学信息,掌握数学知识与方法,体验成功的渝悦,从而让学生发现自身蕴藏的巨大潜力,相信自己有学好数学的能力。数学故事富有情节,语言生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感性之美。学生一旦发现有趣的阅读材料,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到进步的喜悦,他们就会尝试主动地去阅读,不知不觉中养成了数学阅读的习惯,增强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有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

长期以来,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养成了被动的学习方式,即使经历了新课程改革后,课堂教学由教师的一家独言逐渐向对话式活动课堂发展,通过动手实践、讨论交流掌握数学知识,获取数学方法与思想,但学生在活动后,仍更多地等待老师细致的讲解和评判,学生很少通过阅读课本,或查找课外资料去积极主动去探究藏在“为什么”后面的丰富知识。

数学阅读能够帮助纠正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学习方法。在阅读中所获得的学习动力和数学成就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强化数学阅读活动促使学生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数学阅读不仅是数学表达的语言性、工具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时借助数学课本来接受数学知识、引发数学思考的基础。通过数学阅读,促使每个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各自可能达到的水平。

3、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阅读数学材料时,每个词、句子、图、表格和例子都要仔细阅读和思考。通常学生要阅读和思考问题的各个步骤和证明的各个部分,一直到它们被充分理解为止。为了充分理解书面材料,要求学生精力集中。如果注意力分散,学生就会对阅读材料的顺序、结构和组织性缺乏清晰的意识,导致一些概念的错误和遗漏,造成理解的混乱和欠缺。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有必要用铅笔和纸推演其中省略的部分;当对作者的阐述产生疑惑时,有必要反复阅读相关内容为巩固记忆,有必要重新组织重要的数学对象;为了复习己遗忘的数学材料,有必要返回以前学过的章节或查阅相关资料等等。这些无疑会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

尽管数学阅读在学习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但在实际教学中,小学数学阅读教学情况不尽如人意。

二、小学生数学阅读的现状

1.缺乏积极的数学阅读意识和阅读兴趣

著名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过:“数学教学其实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语言具有抽象化、符号化、形式化等特点,大多数教师没有很好挖掘数学语言的丰富内涵,轻视数学阅读教学,只是让学生被动地进行阅读,不能调动起学生数学阅读的积极性。例如,我曾听过一节“圆的周长”数学课,课堂中教师运用了实际操作、多媒体演示、小组合作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指导学生课前阅读,没有让学生阅读有关学习内容。如果课前让学生带着好奇心阅读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不仅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圆周长的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2.缺乏足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材料

数学阅读材料包括课内阅读材料和课外阅读材料。课内阅读材料主要是课本,相比课外阅读内容,课内阅读少之又少。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把课内阅读当作一种形式,仅仅走过场而已。课外阅读材料虽然丰富,但学生没有时间认真阅读,他们的数学阅读热情在追求考高分和升名校激烈竞争中荡然无存。学生的数学阅读实际成为应付教师提问或考试的阅读,大多数是机械的识记和背诵公式,而不是主动积极地阅读和理解,不会欣赏数学文化的魅力。

3.自学能力的降低。

长时间对教材阅读兴趣的缺失,会导致学生在数学自学能力方面的下降。学生在日常的教材学习时不知道如何去阅读例题,仅仅是轻描淡写地扫两眼,不会运用自学符号,在思考解题时不会进行旁注,导致学生在考试时解题不知该如何下手。这说明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出现了明显的错误,严重忽视了教材的基础导向作用。

三、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

1.阅读兴趣的培养和教师的范读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时,他们就会带着一颗好奇心进行阅读。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例如;在教学中,若教师充分挖掘课本的数学内涵,提出课前阅读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那么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阅读教材,收集有关素材,课堂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教师范读时要做到精读,因为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每个数学概念、术语、符号都有其精确的含义。如“除”和“除以”,一字之差,意义完全相反。教师范读可以选择课本中典型的内容,向学生讲解自己的阅读经验,帮助学生感悟数学内涵和概念之间的异同。同时还要意识到,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平常的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中加以指导与训练,使他们的认知结构趋于完善,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2.被动阅读和主动阅读相结合

被动阅读即逐字逐句阅读课本,弄懂课本上的概念、定理、公式、规律、结论、例题等,是主动阅读的基础;主动阅读则是思考性的阅读,边读边想、边读边反思,对课本中的内容作深度的思考。主动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不断地进行修正、评价、完善和提高的过程。例如,在教学时,让学生阅读课本例题之后,不看课本的解题过程,而是先鼓励他们尝试独立寻求解决办法,然后把自己的解答过程与课本的推导过程相比较。这样使学生养成一种主动阅读的良好习惯,将探索性、创造性贯穿于阅读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主动阅读达到再发现、再创造,体验阅读成功的喜悦,初步感悟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3.泛读与精读相结合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泛读或精读。例如,每节课的课前预习就是泛读,可以鼓励学生在泛读时大胆猜想、假设,允许他们出错,为他们提供自由阅读的舞台和尽情畅想的空间,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通过预习阅读,对所学新知的重、难点做到心里有数,那么在听课时就会聚精会神,针对性地听教师讲解每个重、难点,课堂学习效果也随之提高。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预留足够的精读时间,指导学生精读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的内涵,领悟每节课的知识要点。在每个单元学完之后,教师还要带领或指导学生泛读教材,认真体会,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泛读——精读——泛读”的循环交叉阅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真正使所学习的内容变为自己的东西。

4.个别要求与整体指导相结合

在指导数学阅读时,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要领读,帮助学生逐字逐句的理解阅读内容;对于中高年级学生,在掌握阅读方法的基础上,逐步培养他们养成自觉阅读的好习惯。同时,教师还要加强整体指导,充分利用每周一节的数学活动课,精心准备阅读材料,细心设计阅读环节,尽力指导学生阅读,拓宽知识视野,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此外,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多开展一些数学阅读竞赛、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数学阅读中享受快乐,使学生在数学阅读中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因此面向未来,数学教育重视学生数学阅读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这非常符合现代教育思想。在数学教育中激发学生数学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培养他们的数学阅读能力,并以此为核心形成、发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向。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数学阅读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用这枚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去开启瑰丽的数学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