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王燕涛小学数学工作室
成员名单

  • 王燕涛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钟亦昕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4-04-07

  • 张科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4-04-07

  • 陈奕彤

    善卷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成成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单美琴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范谦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廖燕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燕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秋英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夏妍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唐薇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芸

    东域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莲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琳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艳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芸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佳晟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聚焦核心素养,追寻数学本质

作者:单美琴  日期: 2023-02-15  点击:
聚焦核心素养,追寻数学本质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是“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内容,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创新设计之中应当将设计重点聚焦于此,探究促进学生以数学的眼光看待、分析与表达世界的现实性方法,帮助学生真正从数学课堂出发实现数学与生活的有效统一。在小学四至六年级这一阶段,学生面对着由基础数学向更高阶段发展的任务,教师也需要精心设计数学课堂,创设锻炼学生数学思维、提升数学信息处理能力的新型课堂,将数学本质内化于其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思维
    一、加强教研工作,突出数学思维方式
数学教材之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师如果能够充分把握教材编撰者在编写教材时所依据的数学脉络,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教学方案,便能够在数学课堂中将繁多的数学知识综合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帮助学生搭建数学知识网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一方面深入教材的内在逻辑进行教学设计,另一方面以浅出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数学知识网,从而促进学生系统性地思考数学知识。
以小学四至六年级平面几何的教学为例。在三年级时,教师已经带领学生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而在四至六年级的教学中,教师会逐步带领学生接触并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多边形这些平面图形。教师应当准确的把握到以上图形之间的关联,以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关系为例,以下是这几个图形之间面积计算的转换图。教师可以根据图形之间面积转换的内在逻辑,在课与课之间搭建起桥梁,帮助学生理解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
  
在此选取四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课。按照正常教学计划,在本课之前,学生已把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师带领学生从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出发主动思考,自主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共同学习了那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呀?
    生: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师: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这些图形长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又是什么呢?
教师利用多媒体绘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图形,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为本节课教学打好基础。
师: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之前的知识了!那么,我们来看今天新认识的图形——平行四边形,大家可以发现它与我们之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关系吗?
同学们纷纷进行思考交流,有的同学认为平行四边形是由两个三角形与一个长方形拼凑成的,有的同学提出平行四边形通过对角线可以分为两个三角形。教师充分肯定了学生们的想法。
师:很好,我们现在按照同学们的说法来对平行四边形进行分割。
教师利用电子白板绘制平行四边形并分割,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为了长方形的面积。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就可以利用之前课上的内容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行计算了。我们可以看到,原本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长和分割拼凑后形成的长方形的长的数值一样,而平行四边形的高长也就是长方形的宽的长度。那么,如果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长x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呢?
生:是底x高。
由此,学生在联系之前教学内容的过程之中掌握了新的内容。学生由此可以在不同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间建立联系,掌握知识更加扎实;同时也对平面几何图形的理解更加生动,这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之中自主探究平面几何的秘密打好基础。
二、课堂联系生活,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更要促进数学知识走入生活,在数学课堂与生活之间搭建起桥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让学生进行实践化、生活化的数学学习与理解。基于这一观点,教师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中引入实践操作的内容,形成数学学习的生活化情境,另一方面也可以依照学生的认识规律进行设计,让数学学习不成为一项困难的任务,而是自然的学习过程。
例如,教师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三角形》时,便可以让学生深入实践、动手操作,探究三角形的秘密。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绘制三角形,同时也选取身边三角形状的物体进行观察、测量与研究,总结归纳三角形三个边、三个角的特征。教师也可以设计趣味化的课堂实操活动。教师首先向学生提供三根长度分别为2cm、3cm、6cm的树枝,让学生拼出三角形的形状。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选取首尾相接的方法,可以拼出三角形吗?
生:不能。
师:那如果我们想拼出一个三角形,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生:只用6cm的树枝的一部分拼三角形,可以拼成。
师:同学们,这个“一部分”具体是多少呢?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最短用这枝树枝多长、最长又是多长呢?大家可以用尺子进行测量。
生:(经过研究和测量)最长时2cm和3cm的树枝几乎形成一条直线,二者长度的和是5cm,因此这枝树枝的最大长度应该小于5cm;同理,最短时2cm和3cm的树枝几乎重合,因此这枝树枝的最小长度应该大于1cm。
教师和学生对这一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与抽象,最终可以得出结论:一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都必须大于第三边;一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都必须小于第三边。学生们由此可以在自主探究之中进行学习,将数学知识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数学知识也由此不只是书本上的条目,而成为了生动的内容。
三、强调学生主体,促进学生自主思考
想要真正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必须意识到数学课堂需要以学生为本,并推动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形成思考数学问题的主动性能力。教师不是主导教学的进程,而是发挥“陪伴者”的作用。帮助学生拥有独立化、个性化的学习实践,让学生乐于自主思考、敢于自主思考。
教师可以借助多种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此可以结合不同教学内容予以说明。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平行和相交》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数学学习小组的教学方式,帮助同学们进行分工,一部分进行线条的绘制与选择,另一部分探索线条之间的规律,再共同检验规律的正确与否,由此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共同对于线条的内容达到充分了解。在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单位。教师首先向学生说明,一平方米是学校的一个小树丛的大小。然后,教师借助网络地图向学生展示十平方米是学校的花圃的大小,并让学生进一步寻找100平方米、1000平方米在学校以及学校周边的建筑之中对应的面积。由此,教师不仅促进学生对面积单位进行自助思考与理解,也将抽象的数学单位变得具体生动。教师也借由例题教学法帮助学生思考某一数学知识的核心问题。例如,教师在植树问题的教学之中,用绳子模拟公路,用绳结模拟树木,带领学生深入探索这一问题,从而提升学生总结规律、理解规律的能力。
结语
如果说数学知识是学生搭建数学王国的材料,那么数学思维就是数学王国中各建筑的框架;缺少框架的支撑,数学知识只会成为零散的碎片,难以得到有效统合。小学数学教师承担着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的重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更要注重学生的现实学习情况,要时刻重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育水平,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教思维,让学生学会思考、系统思考。
参考文献:
[1]在“合作”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参与度[J].张洪.数学教学通讯.2022(13)
[2]小学数学关键能力的内涵、培养途径及评估标准[J].李明伟,林洁,张晓蕾.辽宁教育.2021(17)
[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研究[J].金钰珍.教学与管理.2021(24)
[4]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习任务设计研究——以J省10篇图形与几何领域获奖教学设计为例[J].王猛,杨祎,刘岩.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07)
[5]基于概念教学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探究——以“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为例[J].林钦.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