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徐锋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徐锋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单敏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杭鑫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磊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任科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天姝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万英

    环科园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珊珊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霄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魏露萍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涛

    培源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希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薛彩霞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菊仙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构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良好教学结构的实践探索(三)

作者:单敏  日期: 2025-04-11  点击:

                    ——促进学生探究能力提升的教学结构优化

1、优化核心:利用学生的求知欲,以难度适当的问题引领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促进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提升。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成为发现者、探索者,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是顺应儿童发展规律、促进课堂学习方式变革的应然追求。

2、优化主干:“教材→学生”单线型灌输式结构到“微课程、资源包、任务单、→学生”的多线型支持式结构。

传统课堂中知识来源仅限于静止的教材,学生在单线型的知识灌输中渐渐丧失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课程标准理念下,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输入,还包括情感、能力、思维方式等的培养。学生所进行的探究学习,并非走过场的形式,必须是真实地带着问题的探究,并且获得探究的成果。教师要做好课堂的组织者,适度地让位,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植根与教学观念中,在日常课堂中大胆实践,给予学生微课程、资源包、任务单等等的支持,给予学生探究方法论的指导。在总结交流中发挥其主导者的作用,使学生对知识和学习过程深刻的体验。通过多线型支持结构,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探究空间,完整经历探究过程,发展学习能力。

3、案例与反思:

以小学数学五下《圆的认识》一课为例。

教材是这样安排的:

 

 

 

 

 

 

 

 

 

 

 

 

 

 

 

 

 

 

 

 

 

 

 



 

 

教材主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如果我们就直接顺着教材的思路教学,就是教材→学生的单线型灌输式结构。

      →                 →

   

 

             

 

 

教学中我们尝试通过“微课程、、资源包、任务单→学生”的多线型支持式结构帮助学生立体地认识圆,培养探究能力,积累探究经验。

首先教师通过一段套圈视频中套圈人自觉站成一圈的现象初识圆的内涵,即到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然后用操作材料、任务单学生尝试画圆、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等操作填写研究单,最后小组内交流圆的特征。

 

 

 

 

 

以上多维度、多层次的尝试,呈现出鲜明的多线型支持式结构样式,促进了学生个体对圆的特征的意义理解。在学生探究圆的特征的活动中,教师始终是一个组织者的角色,依据学生的学习进程串联起每一个教学的环节。教师穿梭于学生之间,及时提点、发现教学的资源和契机,围绕学生对流程、资源做恰当的配置和调整。学生在充分握有自主研究和交流的主动权,课堂的结构已然发生了改变。同时本课中亦体现了上文中的“生←→组←→师”三级结构样式。

好的教学结构都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好的课堂教学结构均从学生这一重要的课堂教学结构元素出发,着眼于学生的最优化发展。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选择最适宜的课堂元素组织形式和环节流程,构建最合理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优化主干的确立还不足以使教学结构发挥其最佳功能,还需优化课堂其余元素并围绕学生主体做优质化的组合,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整体优化,包括新型课堂人际关系的建立,先进教学手段的使用,多元评价目标的设置等。由于课堂系统的复杂性,实践中往往不是呈现以上的一种教学结构,而是出现多个结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对教学结构的理论认识和实践反思是为了更清晰明了地提炼课堂教学框架,从结构上变革学习方式,走出形式改革不能长久的现实困境,从长远计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