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一、案例主题
(一)主题名称:美妙的杯琴
(二)主题背景:
数学与音乐的融合:水杯琴利用数学中升和毫升和音乐相融合
二、案例目标
1、通过动手做杯琴感受音乐和数学的紧密联系。
2、培养学生探究与实践的能力。
三、案例设计
(一)活动准备
量杯和筷子
(二)活动过程
一、导入
钢琴的声音悦耳动听,小提琴的声音婉转悠扬……你们知道这些美妙的乐曲是由哪些基本的音组成的吗?(do re mi fa sol la si)
我们一起再来认识一下这几个音,仔细听,看看你们能不能说出哪个音?你们发现了吗?从do开始音调越来越?(高)
那么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可以把手放到我们的喉咙处,说几句话试试?你有什么感受?是的,物体震动会产生声音。
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做一个小乐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制作杯琴。
二、动手制杯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制作杯琴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呢?(7只同样大小的杯子,一些水,一根筷子。)
如果我们在两个杯子中倒入不同量的水,又会有什么发现呢?谁来读一读活动一的要求。
活动一:
1、拿出两只同样大小的杯子,倒入不同量的水。
2、用同样的力度敲击两只杯子的同一位置。
3、仔细听一听,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发出的音不同,
问:音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生:一只杯子水多,一只杯子水少。
师:看来水量多少决定了杯琴的音在高低,我们再敲一下,仔细听听,哪个杯子在音高?哪个杯子的音低?现在你能一句话概括你的发现吗?
生:杯中的水越多,音越低;杯中的水越少,音越高。
现在请把两个杯子的水倒回原来的桶中。
我们带着这个发现一起来尝试调出第一个音do,随机倒入一些水,仔细听和木琴的do一样吗?高了还是低了?
现在的水量是220mL ,请在你们小组的一个杯子中倒入220mL的水,敲一下,听听do的音。记住这个音,同时我们将这个数据记录下来。
想一想:定好do,怎么调出re这个音?(re所需的水比do要少)
那re到底需要多少水呢?请你们试试看。我们来比一比,你们觉得哪一小组的re定的最准,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制作杯琴的方法,光说不练假把式,现在就开始我们的活动二:制作杯琴,谁来读一读活动二的三个要求。
活动二:制作杯琴
1、把七个杯子排成一排,按同样的方法继续定好mi ,fa ,sol ,lai,si。
2、在表格中记录下各个杯子中的水量。
3、观察表格中数据,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同学们,你的杯琴做好了吗?我们来听听哪个组在音最准?
观察不同组的记录单,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音调越高,水量越少
其实杯中水量的多少和音调的高低之间还存在着更准确的数学关系,这要用到我们六年级的“比”的知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深入的研究。
通过刚刚大家的研究我们已经制作了杯琴,下面我们就来试试用自制的杯琴演奏歌曲《小星星》。
用自己制作在杯琴来演奏开不开心呀?
三、你知道吗?
杯中水量的多少决定了杯琴各个音的音高,其他乐器的制作也有类似的原理。比如编钟是中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木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又如竖琴,是一种大型弹弦乐器,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拨弦乐器之一。它通填写47条不同长度的弦,7块踏板,可改变弦音的高低,几乎能奏出所有乐曲。
关于数学和音乐之间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对啊,音乐与数学的关系还是非常紧密的,数学除了跟音乐有关系,它还和什么学科有联系呢?课后同学们还可以继续研究。
(三)活动评价
杯琴活动创意新颖,通过日常物品(杯子)制作乐器,激发了参与者的兴趣和创造力。活动不仅有趣,还兼具教育意义,帮助参与者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活动所需材料简单易得,杯子、水和调音工具等准备充分。组织者在活动前提供了清晰的说明和步骤,确保参与者能够顺利制作杯琴。不过,部分参与者反映调音过程稍显复杂,可能需要更多指导。参与者普遍反映活动过程有趣且互动性强,尤其是调音和演奏环节,大家能够通过合作完成杯琴的制作和演奏。活动氛围轻松愉快,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参与者。活动不仅让参与者体验了音乐创作的乐趣,还帮助他们理解了声音的频率、音高和振动等物理概念。通过实际操作,参与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科学原理的应用。
四、案例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让参与者通过制作杯琴,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并体验音乐创作的乐趣。从参与者的反馈来看,大部分人对声音的频率、音高和振动有了初步的认识,且对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然而,部分参与者反映调音过程较为复杂,导致部分人未能完全理解杯琴的音高调节原理。这说明在目标达成上,活动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活动成功地将科学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帮助参与者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声音的产生和调节原理。然而,部分参与者反映活动结束后缺乏进一步的学习资源或延伸活动,导致他们对声音科学的兴趣未能持续。未来可以考虑在活动结束后提供一些相关的学习资料或建议,鼓励参与者继续探索。
五、案例特色
1.跨学科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将数学、音乐等学科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2.活动设计的趣味性和挑战性:通过制作杯琴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3.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