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徐锋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徐锋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单敏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杭鑫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磊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任科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天姝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万英

    环科园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珊珊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霄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魏露萍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涛

    培源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希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薛彩霞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菊仙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用数对确定位置

作者:王珊珊  日期: 2025-04-11  点击:

 

 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平面图中认识列和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能在比较中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同时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提高学生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正确地表示出物体位置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方阵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6班学生排成一队。

1)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6班6位同学排成一排,小明在哪里?)

2)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生: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描述,如小明在第3个;小明第4个……

师:同一个位置,怎么出现了不同的说法呢?

小结:观察的方向不同,说法也就不同了。要统一说法,咱们需要统一观察的方向。(板书:统一方向

咱们就按照从左向右观察,如果用点表示每位同学的位置,可以用哪个数表示小明的位置呢?

瞧:统一了方向,6位同学的位置都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

师:同学们排成方队啦,你还能用一个数说清楚小明的位置吗?(不可以)

如果以老师为观测点,想一想,可以怎样描述小明的位置呢?

生:在第三排第四个;

师:小明的位置发生变化了吗?又出现了不同的说法,怎么办呢?(统一观察的方向)

2.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用统一的标准来确定位置。

二、交流共享

1):通常把竖排叫作列,横排叫作行。想一想,确定第几列,可以往哪里数?(从左往右)学习感觉真不错,同学们看,直尺上的数是怎么排列的?(从左往右)善于观察,带着这样的习惯,确定第几列,就可以从左向右数

这是第几列?(依次往后数)

想一想,以老师为观测点,确定第几行可以从哪向哪数呢?

生:从下往上数,师:从前往后数

看,这是第几行?

引导:方向对于确定位置重要吗?你能用列与行来描述小明的位置吗?

生:第三行第四列,生2:第四列第三行。

师:又出现不同的说法了,不同点在哪里呢?

生:先说行再说列

师:也就是说的顺序不同,怎么办呢?(统一顺序)

通常:先说列再说行,现在谁能再来说说小明的位置呢?

小结:同学们看,统一标准后,小明的位置就确定了,清晰了。那这位同学的位置呢?那这位同学的位置呢?

师:已经会用第几列第几行准确的描述同学的位置了,如果用小圆圈来表示每位同学的位置,可以吗?在这个圆圈图上,小明的位置在哪里呢?

说说看,怎么找的?列是怎么数的?行是怎么数的?(课件)

小结:只要确定第一列第一行,其他所有的列数与行数都可以确定了,第四列第三行的交点处,就是小明的位置了

又来一位同学,她的位置在第3列第四行,还能在圆圈图上找到她吗?生上台演示。

生:先找到第三列,再找到第四行,交点处就是她的位置。思路真清晰。

师:在这个圆圈图上,每一个圆圈的位置与每位同学的位置都是相对应的,所以在圆圈图上也可以找到同学的位置,如果把圆圈缩小,再缩小成点,把列与行连起来,就得到了一幅方格图,你还能找到小明的位置吗?

只要确定了第几列第几行,同学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师:咱们玩个游戏,比一比谁能既准确又快速的记录同学的位置,学习单拿出来,准备好,开始:1号同学的位置(5秒)2号同学位置(3秒) 3号同学(2秒)4号(2秒)。停笔。完成了吗?这样记录位置让人感觉怎么样?有点麻烦。

以第4列第3行为例,能不能创造一种方式,能很快记录同学的位置呢,写在学习单上。(倒计时3分钟)

介绍下你的写法。

1:4.3.  生2:4:3,   生3:(3.4)

同学们写的都很有道理,看,写法又不同了,怎么办?统一标准。

仔细看,他们写的方法中,有什么相同之处?

师:看来这两个数非常重要,谁来说说看,这两个数分别表示什么?

生:4表示第四列,3表示第三行。

师:那这两个数有没有紧紧挨在一起?为什么呢?

生:如果没有符号隔开,看上去会有歧义。

师:用逗号隔开,用这样的2个数共同来表示位置,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再用小括号,这就是数对。读作:数对43,或者43.一起读一遍

师:理解数对的含义了吗?说一说这个数对中的3,4表示?

同学们,用数对表示位置,你们觉的怎么样?   板书:简洁

师:带着我们的发现,再来看看方格图,用第几列第几行描述位置还需要汉字吗?直接用数字表示

师:从左向右的数表示什么?从前向后的数呢?

这里有个交点,你想用哪个数表示?(0)怎么想的?

师:“0”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也很重要

还记得刚才找的第三列第4行的位置吗?你能用数对表示吗?

生:数对3,4(课件出示3,4)

师:仔细看看这两个数对,比较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有两个数字。不同点位置不同

师:数对中两个数交换顺序了,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了。说明数对中的两个数有顺序的。每一个数对都对应着唯一的一个位置。每一个位置也对应它唯一的数对,他们是一一对应的。

看:如果小明的位置发生变化(课件移动到5,3)数对也就发生了变化,现在位置对应的数对是?

如果不借助这张方格图,此时有位同学他的位置是数对(2,1),想象下,他的位置在小明的哪个方向呢?

生:左边  

师:说说怎么想的?这些数就是列与行

也就是结合列与行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想的对不对呢,一起验证下

小结:现在不仅会用数对表示位置,还会根据两个数对想象他们之间位置关系了,数学就是来研究关系的,带着这样的感觉,继续往下看。

看,这张方格图和之前的方格图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少了些什么?

生:边破损

师:不完整,只是方格图中的一部分,如果小明的位置是数对(5,6),他前面同学的位置用哪个数对表示呢?

没有标明列数与行数,你是怎么知道它的位置的呢?

师:在小明的前一行,行数要减一,这位同学的位置呢?

在没有列与行的情况下,咱们可以根据小明的位置推测出其他同学位置。

想象一下,如果这些同学手拉手,他们都在同一列上。

观察,(课件出示)这一列上的数对什么不变,什么在变呢?

生:都是第5列,行数在变。

师:列数确定了,行数在变化,能用一种方式表示出所有变化的行数吗?真有符号意识。

看,用这样的方式,将这列上的数对特征都说清楚了,想一想,其他列上的数对也有这样的特征吗?只要是同一列上的数对,都具备一样的特征,列数不变,行数在变。

同学们手拉手保持队形不变,开始运动啦,谁来说说看,怎样运动的?顺时针90度。

运动后,三位同学还在同一列吗?现在在同一行。同桌合租:同学的位置用数对怎样表示呢,这一行的数对有怎样的特征呢?同桌之间说一说。

:数对(2/6),(3,6)(4,6)

师:这一行上的数对有怎样的特征呢?

生:行数不变,列数在变。

师:行数都是6,列数在变,能用一种方式把所有变化的列数表述出来吗?用字母y表示。想一想,其他行上的数对也有这样的特征吗?是呀,只要是同一行上的数对,都具备一样的特征,行数不变,列数在变。

同学的位置又发生了变化,看如何变化?

生:向下运动

师:平移后,同学还是手拉手,想象下,他们的位置(在一条斜线上),那在同一条斜线上的数对有怎样的特征呢?你有什么发现呢?

拿出学习单,自主探究。

学生汇报交流:黄色同学数对2,3,橙色同学数对3,4,蓝色同学数对4,5,

数对上的数依次减一。

师:怎么看出是依次减一的呢?如果我们从左前向右后的方向观察,数对上的行数与列数都在依次加一,

小结:不仅能根据小明的位置推断出其他同学的位置,还探究出了同一列,同一行,同一斜线数对的特征,既会观察,又会总结。

师:看,操场上有A、B、C三位同学,将他们的位置连起来,会形成一个什么图形?(三角形。)保持队形,开始运动啦,A的数对是多少?C还在方格图中吗?这位同学的数对怎么想的呢?

生:继续画。

师:继续增加列与行,这样可以吗?不行,要一样的长度,这样呢?还不够,要增加行。这样可以了吗?在这里,像这样相同的长度叫做单位长度。现在C同学的位置确定了吗?

想象一下,第8列的右边还有:第10列,从前往后数,第8行的后面还有第9行,数的完吗?

只要按照相同的单位长度,继续增加行与列,就能表示出更多的位置。

三位同学回到原来的位置,来了一位新同学,瞧,你能表示出D的位置吗?

师:继续增加列与行,可以了吗?此时D同学的位置怎么表示呢?这时C的数对还能用66表示吗?

C位置没有变,但是数对变了,道理是什么呢?单位长度变了,所以方格图也就发生了变化,所对应的数对也就变了。

E同学的位置呢?

继续调整列与行之间的单位长度,平面内所有的位置都可以用数对表示。

 

小结:

同学们,研究到这,相信用数对表示位置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呢?

之前会用一个数表示位置,通过今天的探究,会用列与行两个数确定位置,在确定位置时,都要关注到方向,单位,带着这样的思考,就可以继续来研究确定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