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1~42页例9、例10和“练一练”,第45页练习七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和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用列举的方法求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通过直观图理解两个数的因数及公因数之间的关系。
2.借助直观认识公因数,理解公因数的特征;通过列举探索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体会方法的合理和多样;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能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发展分析、推理等能力。
3.主动参加思考和探索活动,感受学习的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难点】
理解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经历操作活动,认识公因数
1、教学例9
分别用边长6厘米和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铺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哪种纸片能将长方形正好铺满?
2、操作活动
(1)请大家拿出手中的正方形铺一铺。
(2)组织交流
谈话:用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纸片铺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每条边各铺了几次?能将正方形铺满吗?为什么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正好能铺满呢?
(板书:12÷6 = 2,18÷6 = 3 )
用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呢?每条边都能正好铺完吗?
板书:12÷4=3,18÷4 = 4……2
3、想象延伸
根据刚才铺长方形的过程,想一想,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
请大家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说说是怎么想的。(板书:1、2、3、6)
提问:1、2、3、6这四个数与12有什么关系,与18呢?
4、揭示概念
说明:1、2、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是12和18的公因数(板书课题:公因数)
提问:4是12和18的公因数吗?
为什么?
谈话:两个数的公因数必须既是第一个数的因数,又是第二个数的因数。
二、自主探索,用列举的方法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例10
1、自主探索
引导:8和12的公因数有哪些?最大的公因数是几?你能试着找一找吗?
指名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依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提问:谁能总结一下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
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2、介绍最大公因数
说明:8和12的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是4,4就是8和12的最大公因数。
(板书课题:最大公因数)
3、用集合图表示
说明:我们可以用集合圈表示两个数的公因数(出示两个相交的集合圈)
提问:中间重合的部分表示什么?没有重合的部分又分别表示什么?
你能把8和12的因数分别填在图中的合适部分吗?
追问:6是8和12的公因数吗?为什么?8呢?
哪几个数是8和12的公因数?
其中最大公因数是几?
三、巩固练习,加深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认识
1、完成P42 “练一练”第1题
理解题意,说说你是怎样找出18和30的公因数的?
2、完成P42 “练一练”第2题
(1)指名读题,说一说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
(2)15和20的因数分别有哪些?
15和20的公因数有哪些?最大公因数是几?
(3)追问:圈里要不要写省略号?这说明了什么?(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四、全课小结
提问:今天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怎样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引导:你还有什么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