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徐锋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徐锋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单敏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杭鑫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磊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任科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天姝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万英

    环科园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珊珊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霄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魏露萍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涛

    培源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希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薛彩霞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菊仙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热点交流

小学数学主题作业内涵认识

作者:单敏  日期: 2025-04-11  点击: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课程整合潮流的兴起,跨学科学习,学科大概念单元设计等研究成为课程开发的热点,主题学习走入老师们的视野。“主题”是对标题、话题、概念、事件或问题的总称。主题学习中的“主题”是教师或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方向,为后续相关学习活动提供共同语境。主题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围绕学科核心知识或者自身感兴趣的一些社会、生活问题完成如资料整理与阅读、学习计划制定、任务设置与分配、实践合作、总结互助等一系列学习过程,实现对主题的深入理解。

主题学习具有主题情境化、内容设计结构化、内容选择整合性与开放性、学习过程任务化、组织操作活动化、评价反馈多元化等特点。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普遍认为,通过主题学习能发展高级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促进综合素养的提升。《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中指出,要设立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的关联,带动课程的综合化实施。主题学习成为发展学生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实验路径。

一、分科、分课时学习的现实局限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长期实施分科教学,学科之间互不干涉,不同学科的相同研究方法,相似的学科伦理,相近的学科思维不能互相影响,形成共振。长久的分科学习无法让学生体会现实生活的复杂性,限制了儿童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体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当下学科边界软化,众多学科相互交叉融合,在跨学科领域科研成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昭示教育者,学科之间要打破壁垒,学科逻辑和儿童生活逻辑产生关联才能突破分科学习的局限。

我国长久以来实行的学科分课时教学把某一个点的内容作为一节课的学习重点,虽然重点突出,但同时容易让知识零散,割裂知识之间的联系,于是分课时作业也就缺乏综合性和关联性,让教师和学生都难以从更宏观的视角把握学科的整体性。

二、主题学习视域下,主题作业的价值所在

受到凯洛夫的“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小结——布置作业”五步教学法的影响,我国现行的作业研究常常被老师定位为知识技能的练习和巩固,采用单一的文本作业形式,学生缺少动手实践操作的需求和机会,让学生感受到作业的枯燥、机械,零散,难以提升作业兴趣。

和分科学习相对的,是跨学科的融合主题学习。戴维·铂金斯在《为未知而教 为未来而学》中指出跨学科教学给学生带来多元化的信息,让学生面对真实的生活和问题,是学生达成对世界的全局性理解,解决开放性问题,发展21世纪必备综合能力的有效路径,把各个学科融入到广泛的主题中能帮助学生学习到有价值的知识,提升学习能力,同时这也将为教学注入活力。笔者尝试以数学知识为轴心,依据儿童身心特点和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组织设计单元主题作业,培养儿童的全局性学科视角,帮助儿童积累解决问题经验,提升儿童的综合学习素养。

1、主题作业顺应儿童视角。儿童认识世界的方式是整体的,是多感官参与的。儿童的视野里,没有抽象的学科界限。主题作业融合多学科的思维方式和实践形式,紧扣学科核心知识,拓展知识外延,顺应了儿童认识世界的视角。   

2、主题作业丰盈学习经验。儿童学习数学知识的方式应当是多元的,传统教学中单纯的文本作业虽能紧扣知识重点,却不应当是儿童唯一的作业形式。主题作业融合多学科知识,让儿童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多感官参与学习实践,同时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对作业的定性和定量评价,引导学生进行作业过程的反思。丰富的学习体验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利于儿童获得对知识的全局性理解,从学习知识走向学会学习。

3、主题作业培养综合素养。学科知识和能力要转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必须要有非学科的如认知经验、意志品质、个体创见等“元素”加入。这些有用的要素,不能指派给某一学科,即使指派给某一学科,它也无法独自完成。我们以学科知识为主题组织多学科参与的主题作业,将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在学习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学习相关联的其他学科知识,学科之间的联系构建更多元宽广的学习场域,让师生共同走出“作业就是巩固练习”的狭隘误区,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

4、主题作业丰厚课程内容。在主题作业视域下,作业不在是教学的一个环节,而是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起提升学生素养的重要使命。主题作业解决了单一的文本作业缺乏个性化,和分课时作业的零散性和片段性问题,让作业从设计到实施呈现一体化的完整结构。一个目标明确、紧扣知识核心、形式丰富,结构严谨的主题作业无疑会深化学生对学科的理解,丰富学科课程的内涵,拓展学科教学的外延,从而丰厚学科课程和学校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