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徐锋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徐锋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单敏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杭鑫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磊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任科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天姝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万英

    环科园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珊珊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霄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魏露萍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涛

    培源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希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薛彩霞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菊仙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成果分享

“课堂教学结构”的内涵认识

作者:单敏  日期: 2025-04-11  点击: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十多年的课程改革实践探索,以及随着2011版课程标准、学生核心素养等纲领性文件的出台,在观念革新上,广大教师已普遍认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等理念;而在课程改革的实践层面,重“形似”,缺“神似”,表面热闹,内在空乏,改其皮毛,不改筋骨等问题依然严重。教师往往为了显而易见的教学效果,剥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机会,忽略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先进的教学理念与落后的课堂现实之间依然有很大差距。

在课程改革的十几年中我们经历了从浮华的热闹到冷静反思,再到课程与课堂改革的再出发,几经起伏回首。追求有效教学一度成为课改的热门词汇。然而脱离了学生主体学习方式变革的有效教学只能是急功近利的形式改革。有专家指出,课堂教学结构没有发生的根本性变革,所有的改革都只能停留在形式层面,无法触及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方式落后、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等本质问题。从系统论、结构功能理论等观点来看,一堂课是否能促进学生发展,与其课堂教学结构是否合理、优质有最本质的联系。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进行了“课堂教学结构”的相关文献学习,并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分析课堂教学结构的各个要素如何影响教学效果,提炼优质的课堂教学结构的特征,探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路径。

   二、“课堂教学结构优化”的内涵探求

(一)“课堂教学结构”概念界定

结构与“功能”相对,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组织的方式。结构既是系统的存在方式,又是系统的基本属性。可见,课堂教学结构既包含课堂的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也包含它们之间的组合方式、运作流程。

(二)对“教学结构优化”的再认识

结构是物质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因此课堂教学结构既包括课堂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也包括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故课堂教学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涵:一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既包括其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也包括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导入、新授、讨论、练习、课堂总结等;二是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既包括课堂教学中各物质组成之间的联系方式,也包括课堂基本活动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教学结构是整个课堂教学流程的底层支撑,对整个课堂教学起着基础性的导向作用,为课堂教学活动提供其形成、行为、变化的意义框架。

依据系统论的整体观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既要重视优化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更要着眼于课堂整体的综合优化,研究课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规律,使课的各个要素相互协调,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