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徐锋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徐锋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单敏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杭鑫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磊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任科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天姝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万英

    环科园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珊珊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霄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魏露萍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涛

    培源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希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薛彩霞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菊仙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生数感的培养

作者:王珊珊  日期: 2025-04-11  点击: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生数感的培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推进,当前教育越来越关注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数感作为重要核心素养之一,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理解数和运用数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基于此,教师应关注对小学生数感的培养,不断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优化,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出发引导学生对数进行认识、感知和应用,使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因此,本文从直观展示,认识数感;联系生活,体验数感;实践操作,提升数感;针对练习,增强数感四方面对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生数感的培养展开了探讨。从小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够增强学生对数的认知和应用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感;培养策略

数感是人们对数的一种理解和运用能力,对于学生学习数学,进行数学运算具有重要作用。小学生的思维以具象为主,而“数”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会不可避免的遇到各种问题和困境。所以,为了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难度,增强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教师不仅要全面认识数感教育,还应基于教学内容和基本学情创新培养方式,逐步提升学生数感。数感培养是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师要具备充足的耐心和恒心,一步步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数感。

一、直观展示,认识数感

“数”是一种抽象的存在,为了将这种抽象转化为具象,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认识数、理解数,教师可以对数进行转化,借助直观展示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这对于增强学生对数的认识具有重要作用。直观展示的目的是削弱“数”的抽象性,所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前设计直观展示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在具体事物或材料的影响下认识数感,知道不同数所表达的意义,这对于初步奠定数感培养的基础具有重要作用。

“千克和克”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够对物体的轻重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并进行合理数值和质量单位的判断,我在课前便为学生准备了诸多常见的道具,以借助直观展示帮助学生认识数感。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先拿出了一袋红枣,还有一袋膨化食品,让学生猜测哪一袋重,并询问学生:“大家应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他们的轻重吗?”提出这一问题后,有的学生指出可以用手提着感受,还有学生指出可以用秤称一称。在对大家所提出的方法进行肯定后,我一边让学生进行传递,分别感受重量,一边为大家准备好了秤,安排大家进行称重比较,并借此渗透了千克和克这一用来表述重量的单位。在称重的过程中,我还鼓励学生尝试称一称自己身边的物品,并进行记录。借助这一直观展示与实践过程,学生相继得出了2千克、3千克、500克等诸多数值。为了进一步渗透数感的培养,带学生感受数值、千克、克之间的联系,我借助多媒体展示了一些图片,图片中有大米、鸡蛋、书包、电梯、大象等诸多内容。在要求学生进行观察的同时,我也随之展示了一些与其图片相关的训练题,如:20个鸡蛋重( )千克;电梯可以载重1000( )等。要想完成这些题,既需要学生关注其中的数,还需要了解千克和克所表达的重量,这对于学生初步认识和感知数感将起到积极影响。

二、联系生活,体验数感

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性决定了数学学习离不开生活化元素的渗透。在熟悉的生活化氛围中,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体验到数感的存在,所以教师要利用生活信息的融入落实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出发,将“数”与生活联系到一起,使学生对其有一个具象化的认知。在这一基础上,学生既能够感受到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更能够在实际应用中有效体验数感。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去主动联系生活,这对于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数感的认知将产生积极影响。

“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为例,小数是生活中常见的数值,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具体情境中小数的含义,会读、写简单的小数,我非常重视教学过程中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为学生体验数感奠定基础。所以,我在教学之初先向学生展示了商场中一些商品的价格标签,让学生说一说每一张价格标签标示多少元,自己有没有在买东西的时候看到过这些数,从而初步引入了小数。之后,我以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读出了书包价格50元,文具盒价格16元,圆珠笔3.5元,橡皮0.5元等数值,并两两一排,让学生对比这几个数值之间的特点,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整数和小数的区别,小数中有一个小圆点,也就是小数点。之后,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的认识小数的实际含义,我从生活中常见的元、角、分的单位出发,引导学生进行了转化,如:3.5元=3元5角,0.2元=2角,0.15元=1角5分,从而借助这一生活化信息浓厚的转化方式带学生了解到了整数部分的数表示几元,小数部分第一位表示几角,第二位表示几分,从而使学生充分体验了数感,了解到了小数所表达的意思。在这一基础上,我安排学生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小数,大家也相继找到了自动铅笔上以及笔芯上的0.5毫米的字样,还有书背面的标价等。同时,我也指出了人的正常体温,人的身高等数值,从而通过与生活的联系带学生进一步体验到了数感。

三、实践操作,提升数感

为了有效提升小学生数感,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实践操作的机会,也就是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在自主性思考与探究中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并对其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能够建立数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使数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能够进行表达和应用。伴随着数感的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也会随之得到发展。

“用计算器计算”的教学为例,为了在实践操作中提升小学生数感,我在该课教学中带学生对计算器进行了解,以巩固学生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带学生感受数学的形式美,并借此渗透数感的培养。在教学中,我先安排学生进行了问题探索,让学生分别用计算器计算26640除以111、222、333,得出商的值。在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并得出答案后,我随之提出了两个问题,即: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特点?商有了什么样的变化?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样的规律?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对三个算式和结果进行了观察,逐步得出了: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商就等于原来的商除以几。在学生理解这一规律后,我安排了相似的计算内容让学生先计算出第一个,再直接填出后几个,有效提升了学生数感。之后,我让学生尝试分别计算111111、222222、333333除以37037,并总结其规律。通过第一次的比较,学生逐渐在计算中找到了规律,并按照格式总结出了:在除法计算中,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就等处原来的商乘几。借助实践操作,学生不仅仅掌握了不同算式的规律,更学会了如何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和验算,这对于提升小学生数感,发展学生数学思维都能产生重要作用。

四、针对练习,增强数感

数感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与增强。所以,为了不断增强学生的数感,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出发开展针对性练习,带学生更多的接触数、感受数、应用数,在一次次的练习中增强数感。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在搜集或设计练习题的过程中要考虑其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练习需求,使大家都能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获得有效提升,不断增强数感。

“因数与倍数”的教学为例,考虑到该课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能够对数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在课前便为学生准备了诸多练习题,希望学生能够在针对性练习中真正掌握知识,增强数感。该课教学中,学生认识到了找一个数的因数要从最小的自然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在学生掌握这一知识后,我向学生展示了三份训练题,按照难度的不同分为了简单、中等、困难三个层次,同时向学生介绍了三者之间的区别。之后,我要求学生从自身情况出发进行选择,并允许学生选择其中的两份,在完成自己所选难度之后去冲击更高难度的练习题,从而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使学生在一次次的训练中增强了数感。借助这一针对性训练任务的安排,学生们不仅能够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还在训练中了解到了因数和倍数的计算关系,有效增强了数感,这对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将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小学生数感的培养是当前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内容,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对数感的认识,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而将其应用于日常的数学学习与生活中。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对自身能力的提升,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念落实对小学生数感的培养,为学生的未来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