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徐锋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徐锋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单敏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杭鑫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磊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任科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天姝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万英

    环科园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珊珊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霄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魏露萍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涛

    培源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希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薛彩霞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菊仙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带领孩子灵活地“学”

作者:杭鑫  日期: 2025-04-08  点击: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空间。我们应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思想和方法,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数学教学“活”起来。  

案例

教学“用8的口诀求商”时,引导学生复习8的乘法口诀,教师请学生用“8的乘法口诀”编除法算式。学生热情高涨,一一编起算式来:  生1:8÷1  生2:16÷8  生3:32÷8  生4:4÷8 生4刚说完,其他学生都喊起来:“老师,他编错了。”这个同学难为情地低下了头。这时,教师走到那位同学身边,轻轻抚摸他的头说:“同学们,其实他很了不起,这道题他没编错,只是要等到我们上高年级的时候才会做呢!”(同学们都很诧异,过一会,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个同学也慢慢抬起了头)  接着教师利用学生错误算式进行改编:谁能把“4÷8这个算式的“4”重新换成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我们现在能解决的除法算式? 生1:把4换成24就是24÷8 ; 生2:把4换成56就是56÷8(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师:如果“4”不动,怎样添上一个数字,使它成为一道除法算式呢?  生1:在“4”的前面添“6”,就是64÷8=8; 生2:在“4”的后面添“0”,就是40÷8 = 5;生3 :在“4”的后面添“8”,就是48÷8 = 6……

   案例分析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注重教师教的过程,现在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和体验;过去多关注教师教的行为,现在更多关注学生的创造;过去是有条不紊的程式化模式,现在是注重个体的差异,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这样,面对新课程教师必须走下“一言堂”的讲坛,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能就所学的内容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使课堂成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学习天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让创新与实践充满课堂。只有营造和谐、自主、有创意的课堂氛围,摒弃那种教师高压式、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地表现出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动手能力等,才会使学生的思想无拘无束,创新灵感凸显。  在此,正是教师的抚摸、赞赏、鼓励在生4的内心激起波澜,使他重新找回了自信。“谁能把‘4÷8’这个算式的‘4’重新换成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我们现在能解决的除法算式?”正是老师灵活的教学机智,才激起了学生后续的动力,才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关爱学生、欣赏学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能及时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的评价,让每个孩子得到认可。教师利用学生的错误,巧妙设计,走出教材的框框,使课堂成为学生畅所欲言、放飞思维的场所。课堂上的生成很多很多,作为教师要恰当抓住每一个可利用的生成资源,这样才能带领孩子们灵活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