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内容提要:教育需要等待,教学也需要等待,学生渴望等待!让我们在等待中学会理解和宽容,在等待中学会倾听和寻找,在等待中给学生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老师的等待中,不断地改正缺点,发扬优点,健康成长。这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这更是时代发展对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的要求。
关键词:等待 策略 尊重 信任 唤醒
背景
案例一:近期在准备青年教师展示课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同事的真诚指点:以问题来引领知识的展开,共同探讨,得出结论。这个做法很好。但就存在这个现象,抛出问题,学生回答刚起个头,自己就越俎代庖,——自己回答了。缺少等待。课堂上一些结论的得出,练习的解答都要让学生多表述,老师要给以充分的时间,不要包办,不要在学生没讲完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接过话题。
案例二:班上有个学生,经过近开学三个月来的耐心说教,仍见效甚微,在学期中途举行的阶段性测试全班倒数第一,如今发展到上课都不认真听讲,甚至有时趴在桌上“休养生息”。我看在眼里,但不急在心里,这时候我就必须有耐心等待他的进步和醒悟。
思考
上网查阅了相关文献,翻开了手头的教学资料,知道有一种教育叫“等待”。肖川教授教育随笔集《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提到的教师的“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第一个就是学会等待。等待是什么?等待就像国画上的“留白”,音乐中的“停顿”,在教育教学中给学生一份等待,就是抛弃包办代替,避免填鸭式传授和远离简单粗暴,就是给学生留下自由想象、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有一本书上说:“玫瑰之所以香,之所以美,是因为她需要一个尽力而为,含苞待放的过程,只有她冲破花蕾的那一瞬间,她才会笑得最美。”这就如蛹化蝶一般,展开双翼,在蓝天下有最美的飞翔。可以看出,花开与蝶飞是需要等待的,需要一个痛苦挣扎的过程,只有这样,花才会开得美丽,蝶才会飞得烂漫。
教育教学中老师的等待并不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放弃,而是一种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理性选择。皮亚杰理论中的“等待思想”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有一个不断形成的发展的过程。无论是动作内化,还是新概念的形成,都依赖儿童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并要有一定的时间。”所以,老师的等待是对学生尊重、宽容、耐心、期待和信任的化合物,是学生成长与进步的催化剂。所以期待真金白银,在很多时候就得内心等待。
一、适时适度的“等待”是一种教学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会出现一些疑惑。作为教师,不要急于去帮助解答,有时候采取适度的“等待”,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策略。教师要学会留出时间、留出空间,等待学生的自然成熟,或者说是在更积极地寻找一个成熟的时机、一个更好的教育点。学生通过每一次参与课堂获得他们需要的知识和经验,并从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相信学生有能力去发现、解决问题,并应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如案例一中,教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允许学生疙疙瘩瘩地回答,犹如刚学步的孩子踉踉跄跄地走路,而不要急于求成,为了赶教学任务而丢失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又如案例二中的“等待”,也就是平常的“冷处理”。教师可以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尽早创造恰当的教育契机,如安排一次考试让他碰了“南墙”,“头破血流”了,抓住机会,促膝谈心,横比,纵比,唤醒他的不服输精神,搬出他的父母家人,都曾为了他含辛茹苦,几多期盼,激发他的感恩意识。
无论是好品德的形成,还是一个知识点的掌握,都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深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作为老师,只有从学生的心理发展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当学生在前进道路上碰到困难或挫折时,因势利导,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宽容的心态等待学生。
二、老师的等待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
这就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俗话说:“十个手指伸出来不一样齐。”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素质和成长背景,是一个有差异的群体。他们当中有接受能力强的,有接受能力弱的,有的做事、学习动作迅速,也有的做事、学习磨磨蹭蹭的。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不能整齐划一,对那些智力平平的学生不应失去尊重,缺少应有的等待。
三、老师的等待是对学生的一种信任。
这就是相信每个学生都愿意学习,也都有学习的潜力可以挖掘。俗话说:“每个学生都是可塑之人,每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才。”在教育教学中,也应如此。信任是师生感情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信任是师生真正平等交流和对话的基础。老师只有充分相信学生,学生才有可能在老师搭建的平台上最大可能地发挥出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了这份信任,学生在越沟过坎时,他们才会有跨越的自信;有了这份信任,学生在自由探索时,他们就才会有前行的冲劲;有了这份信任,在学生出现错误时,他们才会有改过自新的勇气!
四、老师的等待是对学生的一种唤醒。
这就是老师用尊重、关注、激励唤醒学生心中的“巨人”,使学生的潜能都能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充分发挥。也只有等待才能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和展现的舞台,学生才能品尝成功的快乐,参与的快乐。如果在等待之后,学生还处于“口欲言而不能,心求通而未达”的愤悱状态,教师再对其疑点、难点相机点拨、指导,学习效果想必会更好些,可以充分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探究的乐趣
教学需要等待,学生渴望等待!让我们在等待中学会理解和宽容,在等待中学会倾听和寻找,在等待中给学生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老师的等待中,不断地改正缺点,发扬优点,健康成长。学会了等待的教师,永远不会对学生说“你不行”。教师是最能体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播种和收获者,只有我们付出真诚的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效,尽管更多的时候不是那么直接,那么迅速。当我们学会用等待的心情看待学生时,我们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漠,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多一份亲切。等待是一种宽容,也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成功,是对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的关注,让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学会等待!教育需要信心,更需要耐心,我们的孩子就像一朵朵未开放的花朵,每朵花都需要抚爱,让我们学会等待,静静地等待花开的那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