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是苏教版第三册教材的重点。但要让孩子熟记乘法口诀,不能只让学生单纯的背,更多的体现在练习题的安排上,要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不同的出示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设置了多项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记忆口诀。
【案例】
1、巧用小手。根据5的乘法口诀的,让孩子看着自己的小手背口诀,孩子很快能按顺序背出5的乘法口诀。
2、对口令。在孩子能按顺序背出口诀后,要让学生能任意背出其中任何一个。于是我就设置了对口令的形式。即每句口诀一个同学说出前一部分,另一同学说出后部分或是小组对练、师生对练。也可写出前一部分,做好标签。将全班学生面对面分成两行,每人抽一签,一个说,对面一人答。
3、猜卡片。当孩子能看着乘数说出积时,为了为后面的除法准备,于是我又设置了一个看着积说乘数的活动,活动前先写好卡片,每位学生抽出一张后,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和几相乘的积。
4、夺红旗。为了激发孩子的积极性,我又设置了一个夺红旗的游戏,我先写出算式,分小组组接力写积,看哪组先算完就夺得了红旗。
5、打擂台。根据夺红旗选出各组最厉害的选手后,由这几个选手进行比赛,比赛完看哪个小组最棒。
6、写算式。学生自己练习写乘法算式,你喜欢写几个就写几个。这些游戏练习方法,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口算熟练程度和兴趣,使学生从大量的抄写与背诵中解放出来。
【反思】
古往今来的有关数学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可以证明游戏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有极大的价值。对此,马丁·加德纳曾经作了相当正确的评价“唤醒学生的最好的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智力题、魔术、笑话、悖论、打油诗或那些呆板的教师认为无意义而避开的其他东西。”具体说来,游戏在数学教育中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游戏是数学内容获得的有效方法之一。
因为游戏为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提供了这样的机会——通过具体的经验去为今后所必须学习的内容作准备。
2、游戏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培养。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游戏能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和谐的气氛。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胜、好强。他们渴望学到新的知识,但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很明显,极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但他们年纪比较小,注意力不稳定,单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感兴趣的就愿意去做,不感兴趣的就心不在焉,无意注意多于有意注意。而游戏正可以顺应儿童的这一特点,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游戏中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新的知识。
(2)游戏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善于形象记忆,逻辑推理能力较弱。他们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来支持,思维才能进行下去。因此,学生学习新知识是充分运用直观的手段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3)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容易被一些新奇的刺激所吸引,而新颖、活动、直观、形象的刺激物最容易引起儿童大脑皮层有关部位的兴奋。而在一般情况下,低年级学生只能连续集中15分钟左右。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组织学生通过灵活多变的游戏来学习数学知识,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注意力长时间稳定在学习对象上来,收到良好效果。
3、游戏可以培养正确的数学态度。
游戏还可以培养培养学生养成寻找和创造不同的思路、方法的良好学习习惯。许多研究人员都为游戏和多种不同思路之间的关系的密切程度提供了大量的事例。
4、游戏可以使学习生活化。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与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数学,在生活情境中学到数学知识。
5的乘法口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难度稍大的乘法口诀。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经过暑假的学习已经会背乘法口诀,对5的乘法口诀甚至能脱口而出,剩下的大部分学生也已经能非常熟练地5个5个地数,所以我就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上,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和应用,为后续的学习做好方法的准备。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计算课枯燥无聊,于是我设计了大量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掌握了5的乘法口诀。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我尝试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力图营造一种积极愉快而又富有智慧的教学环境,更好地将学生的情感与认知,感受与理解,动手与动脑,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通过教学促进学生数学智能整体而和谐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