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徐锋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徐锋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单敏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杭鑫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磊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任科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天姝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万英

    环科园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珊珊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霄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魏露萍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涛

    培源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希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薛彩霞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菊仙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创新合作学习方式  发展理性思维光彩

作者:王珊珊  日期: 2024-04-03  点击:

          创新合作学习方式  发展理性思维光彩                       

【摘要】小组合作的提出,具有一定的伦理基础和哲学意蕴。开放学生的学习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实现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应用提倡的是“以生为本”,充分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凸显出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本文首先从小组合作教学概述入手,接着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价值,最后总结了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应用,旨在为确保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实践应用

 合作学习本身是属于我国古老的教学理念,在2000多年前《学记》曾记载“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强调的是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探讨,不断增长学习者的学识。随着新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小学数学教育开辟了全新的教学篇章,数学教学改革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

一、 小组合作教学概述

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事各类学习活动,依据学生在小组内的成绩、奖励、认可,配备相应的课堂教学技术,使得学生在共同活动内,采取有效学习措施,最大程度促进学生学习。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每组成员为3-5人,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数学活动,相互交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随着小组合作教学的推进,使得小组合作模式中逐渐融入先进的教学经验,转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确保了小学数学牧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模式时,需要在学生知识水平、年龄、特点的基础上,仔细分析、详细解答,确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教育本身属于基础性教育,此阶段内学生均是初次接触各个学科,加之学生年龄、特点,学生的逻辑、表达能力较为欠缺,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取的均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成为教师个人的演讲活动。采取这类教学方式,时间一久将会导致学生抵触数学知识,学习兴趣较低,进而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差。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教师的指导,按照特定的数量组合学生,促使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研究,开拓全方位的教学形式。我国广大教育者对小组合作模式、数学教学方式的不断研究。通过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提升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以此确保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价值

    教师工作中需要定期总结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经验,针对其中的不足之处,制定针对性的解决促使,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确保整个班级内的成绩能趋于平衡。兴趣是做好的教师,只有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充满兴趣,才可全身心的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不断积累各类数学知识,实现自身数学素养的提升。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主要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更好的提升学习效率。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模式学习模式的应用,针对一些难度较大的数学问题,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各个层面入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与激情。

    我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大,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均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加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使得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应用,能够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在确保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更好的执行素质教育工作。

三、 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应用

     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师需要顺应新课改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强化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有效的锻炼机会,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技能,完善学生的数学素养,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应用主要如下:

    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应用中,教师需要先了解学生的数学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合理分组。一般可以按照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应用技能,合理进行分组,划分为优秀、良好、中等三个等级的小组,为后期的因材施教奠定基础。也可依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学习能力进行分层,划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这类分组模式,可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促使不成层面的学生均可得到锻炼,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达到最终共同发展的目的。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可不断丰富分组形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式。

     教师需要合理创设教学情景,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合理进行角色划分,提升课堂氛围。例如:在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我们的校园》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合理进行小组划分。假设班级内共有学生40人,每个学生只能选择1项运动,其中选择跳绳的学生为18人,选择赛跑的学生为12人,选择踢球的学生为10人。按照跳绳—赛跑—踢球的顺序进行活动,边活动边开展教学。在休息阶段,教师可提出问题:(1)参与3项运动的学生各多少人?(2)赛跑+跳绳,踢球+跳绳、跳绳+踢球总共有多少学生?,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探索问题的答案。

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活动不能是简单的模仿,需要以引导学生开展动手实践,自行探索,强化合作交流为教学目的。教师需要提前发布学习任务,构建不同锻炼机会。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面积》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先在课堂前,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S=ab。接着分析其中的条件,其中S代表的是长方形的面积,a代表的是长方形的长,b代表的是长方形的宽。教师也可进行知识面扩展,要求学生回家测量书桌、餐桌的长宽,并将面积计算出来。在第二堂课先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接着将公式引入到实际的解题中,强化学生对面积知识的认知,更好的掌握其计算规律与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中,为确保教学氛围的良好性,教师可在课前引入一些与教材内容一致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及现金,使得学生借助小组内的力量,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乘法》相关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家长采取故事的形式,鸭子有25只,鸡的数量是鸭子数量的5倍,求鸡和鸭子一共有多少只?若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没有掌握牢固,就很难理解题意。家长在此刻需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明白25只与5倍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借助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进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与作业习惯。在第二天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邀请个别学生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促使小学生能够积累解题经验,不断完善自身的解题思路,进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接着教师就可以进行知识扩展,假设班级内男生有15名,女生是男生的3倍多6人,请问班级内总共有多少人?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解题,接着统一进行讲解,以此锻炼学生的思维、协作能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 结束语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应用具备十分显著的效果,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掌握教学特点,科学进行小组划分。同时,还需要融入各类不同的教学方式,更好的指导、调节小组学习,切实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发挥出来,保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