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把握概念本质 促进概念深度学习
-------“比的意义”教学片断与思考
宜兴市和桥第二小学 王珊珊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教学内容,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基石。弗赖登塔尔指出,当代数学在构建数学概念的方法方面,已经由经典的借助“外延描述抽象化”转向实现“公理系统抽象化”……以这样的观点指导中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更注重定义概念的过程,把握概念产生的根据与办法,理解蕴含在概念背后的规定与意义,把握概念本质,同时基于此进行深度学习。下面以苏教版六年级“比的意义”教学片断为例,谈谈个人的实践与思考。
“比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除法的意义与基本性质、分数的意义与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知识,掌握了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解答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内容包含比的应用、基本性质以及意义。由于比和分数、除法存在紧密的关联,和分数、除法的有关知识存在显著的内在联系,所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基于学生现存的经验知识,引导他们与有关知识相联系,在关联比较的过程中带领学生辨析、推理、类比与感悟,让新知识和旧知识交汇连接起来,进而相对周全地进一步把握比的含义。
一、以生活为桥梁,旧知为纽带,初步感知概念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需要将生活和数学知识更好地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这样会使得其教学的成效变得更高。在小学概念教学课堂上,大部分的数量关系都是由学生具体生活中所延伸出来的,所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需要对学生生活实际现状进行分析,让这些较为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内化成为更为具象化的生活常识,促进学生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片断一】:
探究同类量的的比。
出示:1份蜂蜜配5份温开水,搅拌均匀后,甜度适中,符合我的口味!
师:观察图片,蜂蜜与水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表示?你可以列算式吗?
生:5÷1=5,1÷5= 。
师:用两个数相除表示出了蜂蜜与水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就根据这样的要求来模拟调配蜂蜜水,谁愿意上来配合一下老师?老师先倒一杯蜂蜜,你怎么倒水呢?
生:我倒五杯水。
师:那老师继续倒一杯蜂蜜,你怎么倒呢?(换大杯倒蜂蜜)
生:我也再倒五杯水。
师:你为什么要跟着老师用同样的杯子呢?我用大杯子你也用大杯子?
生:每份的大小是一样的。
师:我倒两杯蜂蜜,你呢?
生:我倒十杯水。
师:按照要求1份蜂蜜配5份水。那现在老师倒了两杯蜂蜜,他倒十杯水还符合要求吗?
生:因为5×2=10,蜂蜜与水之间还是5倍关系。
师:那你能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生:10÷2=5,5÷10= 。
师:根据蜂蜜与水之间的关系,我们得出两杯蜂蜜十杯水也是符合要求的,现在老师倒五杯蜂蜜,你们怎么倒呢?
生:倒25杯水。因为蜂蜜与水是5倍关系,25÷5=5,5÷25=1/5。
师:如果容器足够大,有多少种调配方法?
生:无数种。
师:无论怎么调配,蜂蜜与水之间的关系有没有发生变化?那口味变了吗?看,用两个数相除,就表示出了蜂蜜与水的关系。其实两个数相除,在数学上还有另一种表示形式,你知道吗?比如:5÷1,表示水是蜂蜜的5倍,还可以说成水与蜂蜜的比是5:1。谁能来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1÷5= )
生:1:5。
师:那这时候还是水与蜂蜜的比吗?你能够把它说完整吗?
生:蜂蜜与水的比是1:5。
【思考】学生通过4次模拟调配蜂蜜水的场景,在调配的过程中,老师改变杯子的大小,前后倒出1、2、5、10杯蜂蜜,此时,学生也及时变换杯子,先后倒了5、10、25、50杯水,接着老师和学生一起探究几组数据变化的状况,感受两个数量间存在的关联,对1:5的内涵有了深刻理解。
为了深化对同类量的比的认知,继续围绕“调配蜂蜜水”的活动,借助观察,可得知还能够用1:6或者6:1表示蜂蜜与蜂蜜水之间的倍比关系。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认识到:比不但可以表示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倍比关系,还可以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完整的经历了同类量的比的过程,为这节课建构比的意义打下了优良的基石。
二、 联系对比辨析,生成概念
【片段二】:
探究不同类量的比。
师:下面哪些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比来表示?如果能,请说出比。
(1)小星做了5朵红花,4朵绿花。
(2)小芳做花用了10分钟,小丽用了7分钟。
(3)小华去买做花材料,一共走了97米用了2分钟。
(4)这次数学考试有2个人都考了100分。
生1:第三个不能写成比,因为单位不一样。
生2:路程与速度相除,求得的商表示速度,可以写成出路程与时间的比是97:2。
明确:两个不同类的数量相除,会产生一个新的量,路程与时间相除所得的商是速度,是有意义的,因此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比表示。
师:结合刚才的几道习题,你能说一说什么是比吗?
【思考】 通过练习题的方式进一步研究,不但能够更好地掌握片段一的内容,而且能够调动出全新的探究方面,从而顺利过渡。借助4道练习题,逐步逼近比的本质,两个数量是相除关系,在例题的总体教学活动中,学生将2个量存在的联系当作载体,进行了有层次的体验和感悟,深入把握了比的含义。辨析和归纳总结是学习概念的重要法宝,概念的本质需要通过丰富的对比、质疑、和辨别活动,帮助学生领悟概念。老师在教学中通过设计对练习题的辨析,合理化的应用比较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们可以更为正确的区分数学概念,明确概念本质,深度的理解概念。
三、 自学合作,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同化概念
【片段三】
3:5=3÷5=( )
师:观察这个等式,仔细思考,比的前项、后项、比号、比值相当于除法算式或分数中的什么?并思考,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
小组讨论汇报。
|
联系 |
区别 |
|||
比 |
前项 |
:(比号) |
后项 |
比值 |
一种关系 |
除法 |
被除数 |
÷(除号) |
除数 |
商 |
一种运算 |
分数 |
分子 |
—(分数线) |
分母 |
分数值 |
一个数 |
【思考】根据高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自主学习观察,充分相信学生,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学会阅读,增强了学生进行问题探究与解决的水平,使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最大化发挥出来,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关联新知识和旧知识,强化了解比的意义,进而建立起完备和科学的思想架构。概念同化是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借助概念同化的思想,有助于学生了解与把握全新的定义,是帮助他们数学思维培养与提升数学概念学习水平的有效方式。利用已有的概念同化新概念,将新概念纳入已有的概念系统中,这是一个以“旧”引“新”的过程,帮助学生构建概念。
四、 引发冲突,深化概念
【片段四】
师:比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这广泛的应用,让老师带你们来看一看。
(1)、辨析比赛中的比
2019年女排世界杯上,中国队以3:0战胜了肯尼亚队。这是今天学习的比吗?
生1:不是,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中的分母,不能为0;生2:这个表示两队的得分情况,中国队得了3分,赢了比赛。
师:体育中比赛的比分,是一种计分形式,用来纪录两队的得分情况,不表示两者之间的相除关系。
(2)、食物中的比
奶黄流心月饼的流心馅配方:咸蛋黄∶淡奶油∶白糖∶椰浆=30∶60∶20∶9。
这是一个由4个量组成的连比。如果我们自己制作流心馅,咸蛋黄1份,那么淡奶油、白糖椰浆用几份?选材时一目了然,非常方便,比的优势清晰可见。
(3)、身体中的比
身高与双臂平伸的比大约是1︰1 ,成年人身高与头长的比是7︰1。
(4)、建筑中的比
介绍黄金比,宽与长的比值最接近0.618的长方形,被认为是最美的。埃菲尔铁塔第二层平台的位置,非常接近全塔高度的黄金分割点,被法国人誉为“钢铁维纳斯”。
【思考】在巩固练习的时候继续把学习融进日常生活之中,了解比如何普遍应用于日常生活。借助体育比赛3:0的案例,深入把握比的含义;通过食物中的比,明白比不仅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将多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清楚,体会比相对于分数、除法的优势,这是对比的价值更深层次体现;黄金比的介绍,体现了人们用比创造了美丽的世界。概念的深化,基于理解性学习,利用高阶思维有选择地进行全新事实与思想的学习,可以从整体上将各种知识加以联系,把它们融进原本的思维系统里加以构建。“比”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学生借助把握各种情景下的比,使他们能够深入体会比的概念。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教学内容,数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抽象的过程,“概念”需揭示事物的本质。在教学中要基于学生认知方面的需要,集中于知识点前后的关联,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内容“追根溯源”,将数学概念建立起来,把握概念本质,丰富概念的内涵,从而有利于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数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