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思考
作者:周菊仙 日期:
2023-02-20 点击:
次
【摘要】我国在推行新课标之后,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探究性的教学模式成为了数学教学中的良好方法之一,在探究式的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更好地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地掌握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了构建探究式的数学教学模式的具体的策略,希望可以对小学数学教学带来有效地指导。
【关键词】构建;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思考
在小学数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可以较好地提升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效率,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数学教材而设计探究性课题,然后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促进小学生在探究的学习中能够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能够在生活以及考试中进行灵活地应用。
一、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营造一个和谐氛围,使得小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较好地参与数学课堂活动,同时也可以保证教师在探究教学中顺利地进行实践教学。第一,教师可以在课前与学生进行交流,关注学生在放松状态下的话语情况,从而使得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运用适合小学生接收知识的语言进行教学;第二, 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学生不会感受到教师的严厉性,这就为学生大胆地参与探究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第三,教师需要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听取学生在探究式数学学习中所提出的问题或者是意见,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探究式的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在小学一年数学的教学中讲授《比一比》这节内容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初步地认识物体的长短以及高矮所代表的含义,然后教师需要把比较的方法以及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最后小学生可以在长短以及高矮中找到对应的表达词语。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一组图片向学生展示长短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情况,让学生之间进行观察与交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收集学生在长短所做出的表述语言。教师总结学生对长短的认识情况之后,可以通过教具来帮助学生进行深入地认识长短,如教师取一支粉笔,与一支铅笔,放在同一水平面上,让学生观察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差异,然后让学生比较哪一个物体长,哪一个物体短,此时有的学生会发生错误情况,教师不应该对其进行批评,而是进一步地引导学生认识这个问题所出现的错误,然后指导学生掌握物体长短的情况;此外,在课后教师还需要做好教学后记,收集学生所提出的意见,更好地完善探究式的数学模式。
二、教师巧妙地设计课堂悬念
数学课堂中有许多的问题可以供学生学生进行探究,而在教师地引导下,数学探究课堂可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使得学生在探究式的模式中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其中教师巧妙地设计问题就是一个重要的手段,通过设置问题悬念的方式,使得学生可以在数学学习中提升兴趣,进而带动小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如教师在讲授《千克和克》这节知识中,可以通过问题导入,如教师问学生:你们喜欢买东西吗!都买过哪些呢?然后教师把两袋食品拿出来,让学生猜猜它们的重量,接着教师问:如何知道这些食品的具体重量呢?此时教师可以向小学生展示秤、台称,引导小学生观察图片,秤面有指针、刻度,当把物体放在上面之后,观察指针所指向的刻度,就知道物品的重量。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教师之前所准备的食品放在称上面称,然后看看指针的指向以及刻度所发生的变化情况等,并把指针所指向的对应数字读出来,就可以知道这些食品的重量了,从而使得小学生能够回答教师在课前所提出的问题;在进行巩固练习中,教师可以通过把商店中常见的物品重量制作成图片的形式,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物品重量。
三、及时给予学生鼓励
在课堂中,教师的言行对小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探究式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或者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遇到的疑问都要适当地给予他们信心,通过鼓励的方式使得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促进小学生能够在探究式的学习中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提升他们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师在讲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混合运算》相关的知识时,由于小学生是初次接受这些知识,在计算机中出现错误时难以避免的,因此教师需要给小学生更多的鼓励,而不是对他们所犯的错误进行批评或者指责等,例如小学生在计算数学混合运算题目:11×(10+22)+12=?这道题目在混合计算中有的学生不知如何下手,此时教师可以把混合计算的口诀再次复习一篇,即:坚持从左至右的计算顺利,如遇到乘除则优先,后加减,而题目中有括号,需要先计算括号中的数字,然后再计算外的数字,那么此题就需要先计算10+22=32,然后再计算11×32=325,最后计算325+12=4224。教师讲解完这道题目之后,可以再出一些巩固性的练习题目,如9+12×3=?12-8÷2=?这两道题目的计算中都没有括号,在计算中就可以根据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进行计算,9+12×3=45,12-8÷2=8。
结束语:
小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引导,使得小学生能够在知识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较好提升他们的素质。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可以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进而在教师地引导下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可以较好地提升数学能力,同时打开小学生的思维,为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