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徐锋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徐锋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单敏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杭鑫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磊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任科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天姝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万英

    环科园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珊珊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霄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魏露萍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涛

    培源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希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薛彩霞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菊仙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周菊仙  日期: 2023-02-20  点击:
【摘  要】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对应的思维品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开始意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逐步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和方式,以提升数学教学效率与质量。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如学生探究意识不强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结合相关教学案例,重点阐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以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为学生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学习氛围
    在素质化教育不断普及的时代,“素养”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其主要是指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应具备的各项综合技能,包括价值观念、情感、专业技能等[1],而核心素养则是指素养中关键组成部分。数学学科一直是困扰小学生学习的难点,其逻辑性与抽象性较强,为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加大对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将其融入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提升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质疑能力是反映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指标,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学生大多形成依赖教师的心理,认为教师讲解的知识是完全正确的,不愿意主动思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数学课堂的效率与质量[2]。因此,为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如在学习“观察物体”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熟悉的“熊猫”、“长颈鹿”等动物图片,并让学生观察图片后提出问题,首先,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先示范提问的方式:“图片中的动物有什么特征?”;其次,给予学生2-3分钟观察物体,提出自身想要了解的问题,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交流:(1)为什么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有所不同?(2)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么?(3)通过观察物体能够判断什么?最后,教师应帮助学生合理整理问题,将其融入新知识学习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式,树立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带领学生探索发现数学知识中有价值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特别注意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当学生提出独特的见解时,在确保知识正确的前提下,与学生一起研究,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针对学生提出问题较为简单、浅显的情况,教师需注意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树立学生观察意识,从问题的整体角度出发,深入挖掘问题背后的数学本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形成良好思考习惯,发挥数学核心素养的作用
良好的思考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数学知识,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同时,还可发挥数学核心素养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将归纳、化归、假设等数学思想融入学生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题的能力[3]。
如在学习“千克与克”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数学小实验,用不同的物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千克”与“克”的区别,并有意识地设置学习障碍,调动学生 思考的主动性,提出以下三个层次的问题:(1)“千克”与“克”有什么联系?(2)1千克铁和1000g棉花一样重么?(3)“千克”与“克”可用在长度衡量中么?为什么?引导学生从三个不同角度思考,通过阶梯制思考方式,形成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在带领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个性特征、教学目标、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因素,合理创新问题提出方式,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潜移默化地形成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高数学整体学习效率和质量。同时,教师需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联系,重视学生的思考总结与反思,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到实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开展数学探究活动,提升整体核心素养的水平
开展数学探究活动,提升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兴趣爱好、教学内容、核心素养等方面的内容[4],丰富数学课堂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意识,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时,教师在仔细讲解“平移”、“对称”、“旋转”等基本知识后,可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学生分成均匀的学习小组,布置设计任务,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确定设计的方向,如建筑、logo等,首先,学生需通过网络等途径查阅有关“平移”、“对称”、“旋转”的图形,了解不同图形运动的特征,在区分知识点的基础上将其运用在设计作品中;其次,设计小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用朋友的身份参与进去,适当指导学生攻克难题,帮助学生完善设计作品;最后,教师应选取恰当的时间,与学生一起分享设计作品。鼓励学生阐述作品的内涵与理念,通过学生的作品判断学生“平移”、“对称”、“旋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实践活动中,使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明白知识的由来,进而更好地掌握、运用知识,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意识[5]。
四.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合理渗透核心素养的思想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关注到学生本身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激发学生思考意识,形成学生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教师在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理解题目中蕴含的数学思想。
如在学习应用题时,教师可借助生活化教学方式,将学生熟知的生活经验引入课堂中,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与积极性:小明的爸爸有800元,正打算到银行两年,咨询银行工作人员后,发现有两种储蓄办法:一种是定期,直接存两年期的,年利率是2.54%;另一种是活期,先存一年期的,年利率是2.31%,第一年到期后再把本金和税后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一年,年利率是2.31%,请问选择哪种办法的存款利息更高?通过类似的题目,使得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引导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直接关系着学生解题思维、方式的形成,教师应加大对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合理创新数学教学方式与手段,丰富小学生课堂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给予学生思考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将核心素养渗透在探究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濯源.基于"思维可视化"的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策略[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16,17(5):6-9.
[2]洪薛.草稿本:思维过程的履历表--小学生数学草稿本使用的调查、实践与思考[J].教育界,2015,33(23):55-55.
[3]金丹.运用"尝试·分享·导学"教学模式,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考试周刊,2016,14(53):68.
[4]冯杏冰.创造性设计教学活动,突出数学核心素养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19(20):140-140
[5]章飞.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些思考 ——以"数"的学习为例[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16,32(5):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