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3-10-30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图形的拼组
第2课时 用三角形拼(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33、34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拼组活动,学生能用大小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不同的图形,并能数出其所用的三角形的个数。
技能目标:在拼组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在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感受图形的美,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拼组活动,学生能够用大小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不同的图形,并能数出个数。
教学难点:通过拼组活动,学生能够发现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图形拼组的多样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课件,彩笔,剪刀,正方形纸,三角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复习回顾。
1.提问:上节课我们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出了很多漂亮的图形,大家还记得是怎么拼的吗?展示三角形图片,询问学生是否认识这些图形。
(通过复习旧知,自然引入新课,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2. 看来大家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很不错!上节课我们用正方形拼出了各种图形,今天我们要挑战用三角形来拼一拼,看看又能创造出哪些有趣的图形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这节课我们试试用三角形拼。
板书课题:用三角形拼
(通过创设轻松愉快的谈话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对图形已有的感知,增强对图形的亲切感,为图形的拼组活动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素养形成。
1. 分一分,剪一剪,拼一拼。
完成教材第 33页“用三角形拼”的第一项活动。
提问:你能把一张正方形纸像下面这样折一折、剪一剪,分成4个完全一样的小三角形吗?
![]() |
学生独立完成,尝试照样子把正方形分一分。
引导:用分成的小三角形拼一拼,看看能拼成什么样的图案。
学生尝试用分成的小三角形拼一拼。
交流:你们分别拼成了哪些图案?
预设(1)我拼成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 |
预设(2)我拼成了“台灯”和“糖果”。
![]() |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引导其他同学评价,教师适时指导。
小结:正方形可以分成4个完全一样的小三角形,4个小三角形又可以拼成许多不同的图案。
2.拼一拼,移一移。
完成教材第 34页“用三角形拼”的第二项活动。
提问:亮亮先拼成长方形,然后每次移动其中一个三角形,得到不同的图案。你能看出每次是怎样移动的吗?
![]() |
学生先独立观察,再互相交流。
交流:试着移一移,看看还能得到什么图案?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小结:在用4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出的图案中,任意移动其中一个三角形就可以变化出不同的图案。
(本环节通过移动三角形渗透“平移”和“旋转”的知识,引导学生感受图形的变换,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以后的学习积累活动经验。)
3.创意拼一拼。
完成教材第34页“用三角形拼”的第三项活动。
提问:用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还能拼成哪些图案?先想一想,再拼一拼。
学生先独立拼组,再交流展示。
预设(1)我拼成了“金鱼”。
![]() |
预设(2)我拼成了“风车”。
![]() |
预设(3)我拼成了“跳舞的小朋友”。
预设(4)我拼成了这些图形……
![]() |
|||||||
![]() |
|||||||
![]() |
|||||||
![]() |
|||||||
……
小结:用多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出更多有趣的图形。
(通过用多个三角形拼组的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图形特征的感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4.分一分。
完成教材第 34页“用三角形拼”的第四项活动。
提问:亮亮和他的同学拼成了下面的图案,你知道他们分别用了几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吗?
![]() |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汇报交流。
预设(1)第一个图案是用4个三角形拼成的,我是先分后数的。
预设(2)第二个图案是用10个三角形拼成的,我先用尺子将空白地方的小三角形画出来,再数出三角形的数量。
预设(3)第二个图案是用8个三角形拼成的,我也是先画后的,我想提醒大家要按顺序数。
小结:要知道拼出的图案用了多少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我们可以将图案先分解成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再有序数一数。
(本环节让学生观察图案是由几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组成的,加深学生对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
5.涂一涂。
谈话: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涂上颜色,贴在教室里展览。
(给喜欢的图案涂色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图形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感受、欣赏数学之美。)
三、总结评价,课堂小结。
1、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学习怎么样?你觉得自己掌握了吗?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四、作业布置。
用同样大小的三角形拼出你喜欢的图形。
五、板书设计。
用三角形拼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情况和参与度,对于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在小组合作环节,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交流,提高合作效率。通过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