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3-10-30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8、7加几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第8~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交流算法,逐步理解8、7加几的凑十方法,认识和掌握8、7加几的凑十法口算过程,能用凑十法正确口算8、7加几的得数。
2.使学生经历运用凑十思路探索、交流新算式口算的过程,体会观察事物的不同角度;从获得方法的经历中体验从具体到抽象方法的思维过程,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口算活动中培养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能力。
3.使学生在运用已有方法探索算法、交流思维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与感受,发展主动探索意识,初步形成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
4. 学生在自主探索、小组讨论中,提高运算能力、模型意识和推理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8、7加几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口算8、7加几的算式。
难点:理解“8、7加几”的不同算法,体会不同的“凑十”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算式卡片;学生每人准备20个小正方体;0-10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活旧知,导入新课
1.口算得数
9+6= 9+9= 9+4= 9+7= 9+3= 9+5=
教师选择两道题要求学生说一说口算过程。
追问:为什么把加上的数分成1和几?
指出:9加几用“凑十法”,要把9先凑成10,所以加上的数要分成1和几。
2.引入新课
提问:你能想到8和几凑成10吗?7呢?
引入:如果换成是8加几、7加几,你有信心自己想办法来算吗?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学习例题
1.情境创设,探索算法
(1)出示主题图,学生看图互相说图意并提问,然后全班交流。
可能出现:左边比右边多几个梨?一共有多少个梨?
提问:你会列式解决这些问题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8-7= 8+7=
(2)提问:8-7已经学过了,8+7该怎样计算呢?
(3)学生交流,可能会有下面的想法:
【预设1】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预设2】左边8个加2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个。
【预设3】右边7个加3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个。
【预设4】两个盒子一共20格,现在空掉5格,就是15个。
2.操作交流,解释算理
(1)直观演示
学生在交流第2、3种方法时,学生上台演示梨移动的过程。
(2)学具验证
学生借助小方块和同桌互相解释想法,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怎样想的。
组织学生交流,并展示不同的摆法。
【预设1】左边的8个与右边的7个中的2个先合起来是10个(1条),再和右边剩下的5个合起来就是15个。(教师及时板书计算的思考过程)
根据教师板书的计算过程再让学生来说:因为8和2凑成十,可以把7分成2和5,先算8+2=10,再算10+5=15。
【预设2】右边的7个和左边8个中的3个合起来是10个(1条),再和左边剩下的5个合起来就是15个。(教师及时板书计算的思考过程)
根据教师板书的计算过程再让学生说思考过程:因为7和3凑成十,可以把8分成3和5,先算7+3=10,再算10+5=15。
(3)观察比较
提问:请你观察你刚刚的8+7的计算过程,你发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小结:我们可以用“凑十法”来计算8+7,第一位小朋友把8和2凑成10,第二位小朋友把7和3凑成10,都是把一个加数先凑成10,再和剩下的数相加。
(4)应用举例
提问:你能再说一个用8+7解答的实际问题吗?
(二)学习“试一试”
过渡:老师这里有一道7加几的算式,你会算吗?
出示算式:7+9=
交流算法。
【预设1】把9分成3和6,先算7加3得10,再算10加6得16。
【预设2】把7分成6和1,先算9加1得10,再算10加6得16。
【预设3】想与7+9有联系的算式9+7=16,所以7+9也等于16。
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并在书上填写得数。
小结:看来在计算8、7加几时,除了使用凑十法,还可以想想与这道算式有联系的算式。
三、巩固练习,学有所得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先圈出10个再计算,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计算情况,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怎样算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先接着画一画,再计算,完成后全班交流。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两个题组,学生独立完成后,提问:每组的上下两道算式有什么联系?
小结:第一道就是第二道的计算过程。我们都是用“凑十法”来计算8、7加几,把8和2凑成10,把7和3凑成10,都是把一个加数先凑成10,再和剩下的数相加。
出示翻折卡片(8+2+1),提问:其实就是在算8加几?
出示翻折卡片(7+4),提问:计算7+4其实就是在算7先加几再加几?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观察比较每组算式有没有联系,再自己算出得数。
交流计算结果,提问:每组两题有什么联系。
对比发现:交换两个加数,和不变。
5.寻找规律。
(1)出示“8加几”的算式,学生口答。
引导学生发现,只要把加上的数分成2和几,就知道得数是十几。
小结:发现了这个规律,就会算得又对又快。
(2)出示“7加几”的算式。
提问:那么7加几有这样的规律吗?谁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目的得数?
(3)出示8+□=1□和7+□=1□的模型图,组织口算比赛,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其余打手势。
6.做“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游戏图。
同桌两人按照图中的样子活动:男生随机抽数字卡片(卡片上写有1-10中的某个数),并立即口算7加抽到卡片上的数,同桌判断对错;完成后,女生随机抽数字卡片,并立即口算8加抽到卡片上的数,同桌判断对错,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7.做“想想做做”第6题。
出示情境图。
提问:从图上你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说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实际问题吗?该怎样解答?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说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实际问题,注意表达合理、简洁和连贯。最后指名说说解答方法。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提问:今天这节数学课,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悟?
小结:今天的数学课,我们继续学习了用“凑十法”计算。计算8加几和7加几与计算9加几一样,都可以转化成10加几来算。小朋友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计算方法,值得表扬。
【板书设计】
8、7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