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3-10-30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9.复习(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20页“回顾与整理”和“练习与应用”第1~7题。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整理与复习,进一步感悟加减法的含义,理解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了解相关加法表和减法表的结构,发现表中算式的排列规律,沟通算式之间的联系,能比较熟练和灵活地进行口算,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
2.通过回顾与整理,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加深对加减法计算方法和规律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学生初步体会整理和复习的价值,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数学的魅力。
4.学生在梳理知识、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知识间的联系,积累探索规律的活动经验,初步培养结构化学习的意识,发展数感和推理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整理和沟通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探究并发现加法表和减法表里的规律,感悟算式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引入复习
1.谈话: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哪些计算?你有什么收获?要求同桌先互相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指出:在这个单元里,同学们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还在探究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研究数学问题的经验。
2.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这个单元的内容。(板书:复习)
二、整理融通,提升认识
1.联系生活,明晰意义。
出示教材第18页的包子图。
启发:仔细观察,说一说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明确:左边有4个包子,右边有7个包子,一共有11个包子。
引导:你能根据这幅图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吗?先想一想,再填一填。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填写后,同桌互相说说算式的意思。
全班交流,明确:图中的包子分为两部分,把两部分的包子个数合起来就能得到包子的总数,可以用加法算式4+7=11表示,也可以用7+4=11表示;从包子的总数里去掉左边的包子个数,就得到右边的包子个数,用减法算式11-4=7表示;从包子的总数里去掉右边的包子个数,就得到左边的包子个数,用减法算式11-7=4表示。
反思:同学们根据一幅图既能想到加法算式,又能想到减法算式,想一想,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减法算式呢?
小结:如果把两个部分合起来,用加法算;反过来,如果从总数里去掉一个部分,求另一个部分,就要用减法算。(板书:加法 合并;减法 去掉)大家不仅能写出加、减算式,还知道这些算式的意义,真棒!
2.形成表格,整体建构。
(1)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习过很多加、减法算式,同学们能把所有的算式都写出来吗?想一想,这么多算式,怎样写才能既不遗漏又不重复呢?
同桌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交流:你们准备怎么写呢?
预设:先写9加几的算式,再写8加几的算式......
指出:大家的想法是先分类,再按顺序写一写,像这样的过程就是整理。
展示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式表格,让学生先竖着看,说一说这些算式是怎样排列的(如:竖着看,第一列是9加几,第二列是8加几等;退位减法第一列是十几减9等);再横着看,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任意选一道加法或减法算式,说出得数是多少,进行简单的口算练习,巩固计算方法。
小结:刚刚我们不仅整理了20以内进位加法的所有算式,还通过竖着看、横着看,从不同角度发现了加法表里的规律,找到了算式之间的联系。
3.梳理算法,多维关联。
(1)出示“练习与应用”第1题。
引导:球类运动是一种很受欢迎的体育项目,对小朋友的身心发展有很多好处。大家认识这两种球吗?仔细观察图和算式,你会算8+6和18-9吗?
请你先在图上圈一圈、算一算,然后和同桌说说是怎样圈、怎样算的。
(2)全班交流8+6的计算方法。
要求学生结合羽毛球图说一说圈的方法和计算过程。
预设:8+2=10,10+4=14;6+4=10,10+4=14。
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明确:都是先圈出10个,也就是把其中一个加数凑成10,再算10加4等于14。
追问:为什么要这样算呢?
小结:加法要把两个部分合起来,计算8+6时,8个一和6个一合起来满10了,所以先凑成1个十,再把1个十和剩下的几个一合起来,这样计算更加简便。
(3)全班交流18-9的计算方法。
要求学生结合乒乓球图说一说圈的方法和计算过程。
预设:10-9=1,1+8=9;18-8=10,10-1=9。
追问:这两种方法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明确:根据减法的意义,计算18-9时,要从1个十和8个一里面去掉9个一。在个位不够减的情况下,这两种方法都要把1个十看成10个一,都要从18个一里面去掉9个一。
(4)讨论:口算加减法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小结:无论是哪种方法,其实都是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加、减法,也就是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这样就能直接口算了。
三、练习应用,深化理解
1.完成“练习与应用”第2题。
谈话:你能分别写出和6+9、11-5得数相等的算式吗?试着写一写。
交流:你写出了哪些算式?是怎么想的?有不同的算式吗?
激励:通过前面的整理和探究,同学们能根据两张表格里算式排列的规律很快写出了和6+9、11-5得数相等的算式,大家真会学习!
2.完成“练习与应用”第3题。
要求:仔细读题目要求,理解题意。
指出:其实这题和第2题一样,还是找得数相等的算式,只是现在已知算式里的一个数,要填出另一个数。试着填一填,如果有困难,可以到表格里找一找。
交流:你是怎么填的?又是怎么想的?你还能想到哪些算式?
3.完成“练习与应用”第4题。
先仔细观察两边的算式,再想一想怎么才能比出得数的大小,最后填一填。
逐一交流:你是怎么比的?还有不同的比法吗?
追问:哪几题不计算就能比出大小?把这几题的比较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小结:在比较算式得数的大小时,可以算出结果进行比较,也可以先观察算式之间的联系,运用运算的规律直接判断大小。
4.完成“练习与应用”第5题。
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展示交流,说说每道题分别是怎么算的。
追问: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算式,都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交流后明确: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都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5.完成“练习与应用”第6题。
谈话:下面我们来比一比,限时2分钟,看谁算对的题多。
指名报得数,同桌互相检查,了解正确情况,分析错误原因。
追问: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6.完成“练习与应用”第7题。
谈话:再来比一比,看谁填出的算式多。
要求:先独立填一填,再在小组内说说是怎么填的,比比谁填得多。
全班交流,展示有序填写和无序填写两种情况。
提问:你更喜欢哪种填法?为什么?
四、反思总结,优化结构
回顾:今天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我们是怎样进行复习的?
反思:通过复习,你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关于加、减法,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复习(1)
方法:破十法
平十法
计算 相加算减
规律: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