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3-10-30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角”。学生在学习角之前对生活中的角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学中先设计了欣赏一组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角。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有兴趣来学习本课知识。新授中的钟面上的角、扇子形成的角以及课后延伸练习中路面坡度所形成的角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二、结合多种感官进行体验,经历探究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数
学。在本节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经历找角、摸角、画角、认角、做角、比角的过程,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通过“找一找、摸- -摸、指一指、做一做、比一比”的活动过程,在多种感官协调参与下初步认识角,使他们深刻认识角。找角是让学生找找日常生活中的角,感知各式各样的角,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摸角是通过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感知角的顶点和角的两条边,为认识角的特点做铺垫;画角是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角;认角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角的认识,怎样才是一个角;做角是利用吸管变魔术折一个角,让学生认识角有大小;在比较透明塑料片上的红角和蓝角时引出用重叠法,从而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比角是用三角尺上的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教学中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活动形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整个教学过程,无一不是学生的主动操作与探索,可以说,正是由于教师敢放手,才有了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思考,才有了学生的全员参与,才形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才有了学生的主动体验。
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必须强调个体的亲历性,即让学生亲身实践和真实体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经历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建立概念。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建立了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清晰的空间观念。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
三、精心设计练习,提升学生思维发展
经过多样性的活动过程,学生积累了对角的正确认识,最后,我们设计了三
个层次的综合练习,一判断角和数图形中的角;二是比较钟面上和扇面上形成的角的大小;三是借助三角尺上的角判断作业纸上角的大小。意在引发学生的思维向更高层次迈进,这三个层次的练习,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碰撞,思维的水平也得到了提升。最后还设计了一个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整课的设计,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