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褚明月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褚明月

    宜兴市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佳伟

    东坡小学

    加入时间:2023-10-30

  • 曹歆予

    宜丰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碧云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旭佳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萍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邵瑛姣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邰欣仪

    湖㳇实验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汤婷烨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超峰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琴芳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亮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夏天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皎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关于认识三角形教学的随想:在探索中前行

作者:邵瑛姣  日期: 2025-03-31  点击:

在教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这一单元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教学感悟,同时也对教学实践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这一单元的内容不仅是学生对平面图形认知的深化,更是培养他们空间观念与逻辑思维的重要契机。

一、成功经验

(一)联系生活,趣味导入

在导入环节,我选择从生活中的三角形元素入手,展示自行车车架、篮球架、埃及金字塔等图片。这些熟悉的场景和物体迅速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们纷纷指出生活中更多含有三角形的事物,课堂气氛十分活跃。通过讨论这些三角形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他们体会到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为后续探究三角形的特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成功激发了学生对三角形深入探究的兴趣。

(二)实践操作,构建概念

讲解三角形概念时,我安排学生亲自制作三角形。学生们通过折、剪、拼等活动,直观地理解了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且这三条线段首尾相接。有的学生用纸条和图钉制作可活动的三角形框架,进一步感受三角形三条边固定后形状也固定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从模糊到清晰,逐步建立起准确的概念认知,这种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的知识,远比单纯的教师讲授印象深刻。

(三)小组合作,自主分类

小组合作探究三角形分类时,课堂氛围达到了高潮。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测量三角形的角,有的负责测量边。通过测量和观察,他们积极讨论、各抒己见,将三角形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按边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三角形分类的方法,还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二、反思与改进

(一)突破高的教学难点

在讲解三角形高的概念和画法时,部分学生理解困难。这是因为高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难以把握从三角形顶点到对边作垂线这一操作,尤其是在钝角三角形中,高在三角形外部的情况,很多学生容易出错。后续我会借助更多实物模型,如用透明塑料片制作的三角形,让学生能直观看到高的位置。同时,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画高的过程,先从简单的直角三角形开始,再逐步过渡到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让学生先观察、理解,再进行实际操作,帮助他们突破这一难点。

(二)关注个体差异,分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部分基础好、思维活跃的学生能够迅速掌握新知识,并积极拓展思考;而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在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和分类时需要更多时间和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个体差异,设计分层练习和拓展活动。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提供更多基础练习和一对一辅导;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安排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拓展任务,如探究不同类型三角形在美学设计中的应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今后教学中,我将继续优化教学设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深入认识三角形,提升数学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