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3-10-30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图形的旋转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4页,例2、例3和练一练,第7页,练习一第3、4题。
教材分析:苏教版教科书在三年级上册和四年级下册先后两次安排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教学内容。三年级时学习旋转,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物体初步感知和认知旋转,而四年级下册再次安排旋转,重点是让学生在初步认识旋转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旋转的三要素,能用数学语言描述一个物体的旋转,并在方格纸中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内容更具有抽象性,体现教材螺旋式的编排,更符合学生的认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也是为后续学习进一步研究旋转运动中旋转角、对应点连线以及全等形中的图形关系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画图等活动,进一步认识旋转及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能判断方格纸上的图形旋转的中心点和方向、角度,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按要求旋转90°。
2、使学生经历观察旋转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图形旋转的运动过程,感受图形的变换,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思考等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旋转,知道旋转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中作出旋转90°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揭示课题
提问:同学们,屏幕上有两个点,A点和B点,如果要让A点和B点重合,你会让A点做怎样的数学中的运动呢?
指出:要使A点运动到B点,与B点重合,不仅可以平移,还可以让A点绕一个点旋转,甚至可以让A点沿一条轴翻折,这时我们数学中最常见到的三种运动方式,很显然,它们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同学们在三年级时其实已经认识它们了,今天,我们要重点来研究其中的旋转。
(设计意图:在课的开始,再次呈现数学中的三种全等变换,为学生搭建整体认识的框架,从中提出学习主题,明确学习任务。)
二、联系实际,学习新知
提问:同学们能举一些生活中旋转的例子么?
1、例2教学,认识旋转要素
(1)旋转中心和旋转方向
出示例2,
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这里有旋转么?谁在旋转?转杆做了几次旋转?
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这里转杆的旋转么?
打开和关闭时,转杆的旋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引导:同学们都观察到转杆打开、关闭都是绕一个固定点旋转的,我们把这个点叫做旋转中心。(板书:旋转中心)但打开和关闭时旋转的方向正好相反。那把转杆的方向和我们钟面上的指针做对比,哪个是和指针旋转方向相同,哪个是和指针旋转方向相反呢?
指出:图中,转杆打开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关闭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反。我们把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称为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把和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称为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板书: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它们都是旋转方向(旋转方向)。
要求学生用手势分别表示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并且说一说转杆的打开和关闭分别是绕着哪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的?
(2)旋转角度
引导:为了把转杆的旋转看的更清楚,我们单独来观察转杆的打开和关闭。(出示例2的第二组图形)
请你仔细观察,如果只让转杆转到这里,汽车一定能通过么?
指出:转杆从原来的水平位置,转成了垂直的方向,转杆刚好转过了90°,我们把这个角叫做旋转角(板书:旋转角度)。
那你能再加上旋转角度,分别说一说,转杆打开和关闭时是怎样旋转的?
先同桌之间说一说,学生单独起来说,最后全班同学一起描述。
追问:看来,要把一个物体的旋转描述清楚,我们需要分别说出那些内容?
小结:说明物体的旋转时,要注意说清楚旋转的中心、旋转的方向,还有旋转角度。这三个我们称为旋转三要素。
(设计意图:认识旋转三要素分成了两个层次的教学。第一层次主要通过具体的情境观察,认识到旋转中心在旋转中发挥的作用,再通过两次转杆方向不同的对比,认识旋转方向。第二个层次,主要从具体情境抽象到理性层面,让生活实际“数学化”,抽象为旋转的数学模型,让学生先复习所学习的旋转中心和旋转方向来进行数学表达,再通过反例,进一步认识旋转角度,最后让学生通过个别、集体等交流方式综合旋转三要素进行旋转的描述。设计安排层层递进,帮助学生对旋转形成完整的认识。)
2、练习巩固
完成练一练第1题。
要求学生用手势比划一下旋转的方向,并且结合三要素描述物体的旋转。
3、学习例3,学会画图
(1)感受图形的旋转
引导:如果在转杆下面固定一块长方形的硬纸板广告牌,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当转杆逆旋转90°后,会是什么样子呢?
先让学生想象一下。
追问:这条边本来和转杆是垂直的,现在呢?如果这个转杆还可以再逆时针旋转90°,请你想象一下转杆和广告牌的的位置。再转90°呢?
质疑:为什么广告牌不会到转杆的另外一边呢?
指出:、不管是顺时针旋转、还是逆时针旋转,不管旋转多少度,图形内部的相对位置关系是保持不变的。图形的大小和形状都不发生变化。
(2)画图操作
引导:把想象的图画下来,有没有信心?
出示例3,明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你们是怎么画的呢?谁能来说一说你是先画了什么再画了什么?
追问:同学们都是先画两条直角边中的一条,为什么不选择斜边呢?
小结:画图的关键是要先选择合适的线段进行旋转,一般我们选择经过旋转中心的线段,比如这里的两条直角边。点A是旋转中心,固定不动,然后可以先把竖直方向的这条直角边逆时针旋转90°,再把另一条水平方向的较短的直角边也逆时针旋转90°,最后连成三角形。也可以根据三角形内部边之间的相对位置,画出完整的三角形。最后标上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3)验证操作
提问:画对了没有,你有办法验证么?
指出:是的,我们可以剪一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覆盖在原来的图形上,按照要求实实在在的转一下,比一比,就知道画对了没有。所以当同学们不能确定的时候,借助实物是一个不错的验证方法。
(4)变式练习
要求:如果要把这个三角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你能完成么?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交流:你是怎样画的?关键时先把哪条边旋转90°?
三、练习巩固,
四、回顾反思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