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3-10-30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认 识 负 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的例1、例2,以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1~6题。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学生经历创造符号表示相反意义量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与成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的意义。
难点:知道负数表示的意义和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谈话设疑。
我们已经认识了这样的一些数,0、46、20、1/2 1/4 0.8 2.4,这些数中,哪个数最小呢?那有没有比0更小的数呢?
今天我们就继续来认数。板书:认数
二、温度入手,初识负数。
1、认识温度计。
2、出示例1的三幅分别显示三个城市某一天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图。
(1)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哪个城市的气温一目了然?三亚和哈尔滨的气温不一样在哪?
通过交流知道:南京0℃, 三亚,液面在0刻度上方2小大格,是零上20℃;哈尔滨,液面在0刻度下方2大格,是零下20℃。
小结: 0℃也就是零上20℃和零下20℃的分界点。
(2)零摄氏度可以简单地记作:0℃
把三亚和哈尔滨的气温记作20℃,设疑:这样能把三亚、哈尔滨的气温表达清楚吗?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把它们区别。
展示交流,逐步优化。
教学记法和读法。
(3)小结:我们还可以说:三亚的气温是+20℃(20℃),哈尔滨的气温是-20℃。
3、巩固气温的表示方法,强调0是分界点。
三、 教学海拔高度用正负数表示。
1、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出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图,它们的高度都是跟谁在比呢?
教学: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平均高度为0米。比海平面高8844.4米,称为海拔8844.4米;比海平面低155米,称为海拔负155米。
2、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表示这两个高度吗?
学生尝试写后汇报:你们是怎样表示这两个高度的?怎么会想到用正号和负号的方式表示呢?
小结:海平面的高度相当于0米。 0还是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的分界点。
四、相反意义的量用正、负数表示
刚才学习的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一上一下,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相反意义的量,刚才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加以区别的?
寻找生活中一些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加“+”、“-”的方式表示。
五、初步揭示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1、初步归纳正数和负数。
分类揭示正负数意义:像40,+20,+8844. 4,+, 0.5,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20,
-155,-
,-0.8这样的数都是负数。正数省略正号后其实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负数是我们今天这节课一起认识的新的数。
板书完整课题:认识负数
明确: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感知正数、负数与0的关系。
把温度计幻化成数轴后后问:正数都在哪里?负数都在哪里?
3、了解负数的资料:古人用不同颜色的算筹表示正负数,而我们现在用符号来表示正负数,你有什么感觉?
4、了解生活中的负数。
六、巩固练习
1、练一练改编题:为什么不选0?
2、练习一第3题: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
3、练习一第1题:你知道这些温度吗?填一填,读一读。
4、练习一第2题
5、练习一第4题:在温度计上表示温度。
6、拓展:
某种袋装奶粉标明净含量为400g,抽检其中8袋,记录如下表:
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差值/g |
+5 |
-4.5 |
0 |
+5 |
0 |
0 |
+2 |
-5 |
编号1记录为+5,你怎么理解?
编号2记录为-4.5,你怎么理解?
编号3记录为0,你怎么理解?
七、全课总结:
你有哪些收获呢? 负数的知识,我们升入初中后将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