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3-10-30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前研究]:
一、研究知识本质
10的分与合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分与合”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与合是一种数学思想,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理解加减法意义的前提,是掌握10以内加减计算的基础。“10的分与合”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5-9的分与合的基础上进行的。10的分与合的学习也为之后学习计算进位加和一年级下册的计算退位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作为数与代数的起始课程,对进一步学习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调查学生起点
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这一特点,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获取抽象的知识。在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从具体可触的实物入手,抽象出数的组成,让学生充分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发现数的分合规律。在教学10的分与合之前,学生已经较为熟练地掌握了5-9的分与合,所以对于10的分与合不少学生在不教学的前提下已经能够掌握,所以这一节课尽量让学生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实践]:
教学环节 |
课堂体现 |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魔术的名字叫“神奇眼睛”,下面就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配合一下,请你从盒子里抓几颗糖果出来,数一数有几个,告诉大家。 师:老师用神奇眼睛从盒子外一看就知道里面还有几个,你们相信吗?(请一生再数数袋子里的数量)老师说的对吗?还有谁再来试一试老师的神奇眼睛? 师:有谁知道老师是怎么看出来的吗?其实,这个盒子里一共有10个球,我的神奇眼睛靠的就是有关10的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只要你认真学习,老师相信你也会有一双神奇的眼睛。 |
通过游戏“神奇的眼睛”引入新课,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课堂,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什么拿了几颗糖果之后老师会知道还剩下几颗糖果呢?这其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知识呢?接着老师揭示其中的秘密,是运用了10的分与合的知识,既揭题,又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也会拥有这样一双神奇的眼睛。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二、主动探究,获取新知 1、涂一涂,写一写 师:玉米老师听说我们要学习10的分与合,给我们送来了5串智慧珠。(出示珠子图)请你数一数每串珠子都有几颗? 生:每串珠子都有十颗。 师:仔细看,第一串合其他的4串有什么不同,第一串智慧珠被分成了几部分,1个红色的和9个黄色的,也就是10可以分成几和几呢? 生:也就是10可以分成9和1。 师:这里的10、9、1分别表示什么呢? 生:10表示一共有10颗珠子,9表示有9颗白珠,1表示有1颗红珠。 师:仔细观察,第一串已经涂了一个红色,第二串应该涂几个红色?从哪边涂起? 生:第二串应该涂两个红色,应该从左边涂起。 根据第二串珠子的涂色,你能想到10的另外一种分与合吗? 生:10可以分成2和8. 师:看到10可以分成2和8,你还能想到什么? 生:我还可以想到10可以分成8和2。 师:那么第三、第四、第五串又应该涂几个红色? 请学生打开书有序地涂一涂、写一写。 (4)(出示其余珠子图)根据每串珠子的涂色结果,引导学生说出10的分与合。第三行可以想到10的分与合,3和7,你又想到谁了,第四行珠子你能想到10的分与合,4和6,又想到了哪一种.我们看最后一组的分与合,,根据最后一串珠子的涂色,想一想,还能联想到另外一种吗,为什么呢? 我们看,10的分与合有几种啊,现在我给你1分钟时间来记忆10的分与合,学生自由读。 10的分与合有9种,是不是很多呀,那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很快记住10的分与合呢? 2、教学“凑十歌”。 谈话:现在老师要教大家一首有趣的儿歌,学会了就可以把10的分与合很快记住,想学吗?(出示儿歌) 先听老师来读一读: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1)跟着老师一边拍手一边来读一读, (2)现在同桌之间背一背。 (3)老师的手势一起来背一背。 |
操作探究部分通过已有的学习经验,让学生自主的探索10的分与合。 首先,在学习了5-9的分与合时,就运用了分花片的方法,涂珠和分花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一种知识上的迁移和运用。学生借助已有经验可以很自然地想到,先涂一颗,接着应该是涂2、3、4、5颗,要按一定顺序涂的。 其次,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习到,在说一个数可以分成几和几时,可以立刻想到把两个数交换位置的情况。所以在说10可以分成9和1,自然就会想到10可以分成1和9。 最后,在记忆10的分与合时,借助已有经验,可以采用按顺序记忆,也可以采用一组一组记忆。 短时间的记忆其实是有难度的,这时,出示有趣的“凑十歌”,并结合手势,帮助学生进一步记忆10的分与合,又动口又动手,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前提下,加强数学思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
三、游戏活动,巩固应用 1、连一连 哪两朵花上的数合起来是10?(指名说,后每人在书上连一连。) 2、卡片游戏 (出示游戏图片)谈话:我们来做个游戏,请小朋友拿出1—10的数字卡片,老师出示一张卡片,小朋友要很快从自己的卡片中找出一张卡片,使你拿出的卡片上的数和老师拿的卡片上的数合起来是10,我们就说几和几是好朋友,并把你的卡片举起来给老师看,看谁 第一个举起卡片。(师生做游戏,后同桌练习) 3、开火车 谈话:请听这是什么声音?(出示火车声音)一列火车从远方开过来,到站时,车箱上的数少掉了一些,你能把它填完整吗? 注意观察火车头上面的一个数和后面的两个数的关系。 (学生独立填写,后集体订正) 4、摘桃子 谈话:猴子妈妈看到小朋友们学的这么认真,于是带了一些桃想要送给大家,树上哪两个桃子可以合成十呢?你能试着摘一摘吗? 5、买东西 老师现在肚子饿了,想请小朋友们到超市帮老师选两样好吃的,正好十块钱,你能帮老师选一选吗? 现在老师想用十块钱买三样东西,正好买完,你可以帮帮老师吗? |
在拓展应用部分安排了层次递进的练习。 第一层次,通过连一连的练习考察了10的合成。 第二个层次,通过对口令、找朋友的练习,考察了10的分成。期间安排了同桌之间对口令,老师说学生对口令、一个小朋友说,剩下的小朋友对口令的方式,让学生反复说反复练。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不断加强了学生对10的分与合的记忆。 第三个层次,开小火车的方式,火车车厢上有一些空缺的数字,把它们正确填满之后才能够让火车成功开动。学生既可以从10的分成解决,又可以从10的合成解决。 第四个层次,通过和现实接轨的买东西的练习,考察了学生对10的分与合的掌握,通过买3样东西正好花完10元,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
四、总结评价,情知共融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0的分与合,下面让老师来看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小朋友们是不是拥有一双神奇的眼睛呢? 师:下面老师请两组小朋友,一个小朋友摸出几颗糖果并数一数,看看另一个小朋友能不能很快的说出盒子里还剩几颗糖果?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都拥有了一双神奇的眼睛。看来大家掌握得不错,今天这节课上的开心吗? |
在全课总结的环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小朋友们是不是拥有一双神奇的眼睛呢?”首尾呼应,从开头的老师拥有一双神奇的眼睛到最后小朋友们通过学习也拥有了一双神奇的眼睛,通过有趣的游戏,实际上就是考察学生对10的分与合的掌握程度,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也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这也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为今后学习其他相关数学内容打牢根基,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
[课后感悟]:
一、经历自主探索过程,发展数学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除了接受学习以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在学习了5-9的分与合之后,10的分与合并不难,甚至在学习之前就已经掌握。因此,这节课,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从三个角度让学生经历学习10的分与合的过程。首先,出示的5串珠子,每一串有十颗。学生自然而然会想到之前学习5-9的分与合时,采用的分花片的方法,分花片和涂珠,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一种知识上的迁移和运用。学生借助已有经验可以很自然地想到,先涂一颗,接着应该是涂2、3、4、5颗,是按一定顺序涂的。其次,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学习到,在说一个数可以分成几和几时,可以立刻想到把两个数交换位置的情况。最后,在记忆10的分与合时,借助已有经验,可以采用按顺序记忆,也可以采用一组一组记忆。这三个方面都是从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而来,所以这堂课主要是以学生自己动手涂一涂、画一画、记一记、说一说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通过已有经验去挖掘新知识,不断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数学素养。
二、自主选择记忆方式,提升数学思维。
在之前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5-9的分与合,在记忆10的分与合的过程中,不少学生会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自主选择按顺序记忆10的分与合或是按一组一组来记忆10的分与合。教师出示儿歌记忆法的同时,实际上扮演了一个“舵手”的身份,通过一边做手势一边说儿歌来记忆,手脑并用,不断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思维的积级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积累学习经验。
新课程标准指出:练习的设计要围绕着问题解决而设计,而且问题解决也成为孩子解决生活实际的能力之一。问题解决与常规练习的主要区别之一是:练习着重寻求答案,而问题解决着重解决问题的过程,着重如何寻找创造性的方法。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设计了神奇的眼睛这一游戏环节,在课堂的起始,我向学生展示了我用10的分与合的知识,拥有了一双神奇的眼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最后,我通过考察学生对10的分与合知识的掌握,证明学生通过学习也拥有了一双神奇的眼睛,首尾呼应,也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增强了数学学习的信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记忆10的分与合,我设计了层次鲜明的练习环节,首先考察了10的合成,接着考察了10的分成,然后通过和现实接轨的买东西的练习,考察了学生对10的分与合的掌握,通过买3样东西正好花完10元,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的意义,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习基于经验真实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