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褚明月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褚明月

    宜兴市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佳伟

    东坡小学

    加入时间:2023-10-30

  • 曹歆予

    宜丰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碧云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旭佳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萍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邵瑛姣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邰欣仪

    湖㳇实验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汤婷烨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超峰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琴芳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亮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夏天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皎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成果分享

把握核心,抓住关键 ——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作者:王超峰  日期: 2023-02-21  点击:

把握核心,抓住关键

——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摘要:计算能力作为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对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运算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成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工作任务。但是,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计算能力的培养也不是可以一躇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时间学习和锻炼,这就更加需要教师重视每一堂课的时间任务分布,将计算能力培养摆在课堂教学任务重中的核心位置,加强学生训练强度,进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运算能力

一、运算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的《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表明: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的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计算对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计算是一切数学活动的基础,如果小学生没有打下良好的计算基础,则以后的数学学习则会变成一纸空谈。不仅如此,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内容也占了极大的比重。从低年级2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口诀以及除法,到高年级的分数乘除法,四年级所学的内容都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它不但需要承接低年级时所学的的计算教学内容,是低年级运算的延展,也是日后高年级的计算学习的基石,所以,教师更要注重这个阶段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争取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拥有极强的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才可以在日后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加顺利。

同时计算能力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密不可分,一场完整的计算同时考验了学生是否拥有缜密的思维、严谨的科学态度、快速的反应能力,在这个要求高素质人才的今天,教师不应该只仅仅注重学生的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不断的进行计算训练,有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二、运算能力的培养在我国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应试教育的方法,所以在大多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依然是使用传统的“满堂式”和“填鸭式”教学,教师占据课堂上的主导地位,采取命令的教学模式,即老师在课堂上下发训练内容,学生只需要在课堂上按照任务要求进行机械性和重复性练习。完全不用进行自主学习,表面上看来,学生通过这样的高强度训练虽然短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但实际上学生对本应该掌握的计算法则、计算方法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却非常贫乏,任何的实践都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支撑,倘若学生长时间得不到学习漏洞的填补,缺少对计算原理的了解,长期以往,学生则会对数学计算产生反感, 最终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而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也会一落千丈,造成一个恶性循环。

除此之外,由于数学学科的自身具有极强的思维逻辑性,不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抱有畏难心理,不愿意进一步探究学习,而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思想得不到及时的更新,这样就导致在现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上计算能力的提高的任务完成难度加大。教师要想破除这一困境,就必须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加强学习的数学的动力。

三、如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敢于学、学得好,首先就需要提高学生对于数学计算的兴趣,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相当多的教师认为计算教学枯燥无比,很少教师在公开课上选择计算课程的讲解,但其实这种教学思想理念是万万不正确的,倘若连教师都认为计算课程枯燥无比,则更会影响学生对计算课程的看法,不想去进行学习尝试。其实,只要教师采取新型的教学方式,计算课程同样会十分有趣,教师不妨通过设计游戏、开展计算题解答竞赛等方法,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爱表现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班上举办一个解答竞赛,在备课时准备好相关的题目,并且制定相关的竞赛规则:谁能最快最好的解答出所有题目,谁就是第一名,并且设置合理的奖励,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比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创设的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不但让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进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数学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更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地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一个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是可以反应学生的性格是否稳重,学习态度是否端正,所以教师要协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道路上越走越顺利。而学生在计算中产生错误的原因的是多样化的,一个是由于学生对知识点生疏,计算时不懂如何正确是用计算方法导致错误,一个是由于学生自身的粗心大意,没有验算的习惯等,前者可以通过教师对该知识点的不断重复讲解达到纠正的效果,后者则需要教师严格要求,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就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例如教师在学生做题前养成审题的好习惯,提醒学生看清题目所给信息,树立题目因果关系,揣摩出题者含义,使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在解答过程中要求学生书写端正,格式规范,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自我思路的梳理,而且有利于教师的批改,查处学生知识漏洞,及时加以填补,最后让学生养成验算,独立纠错的习惯,学生自我检查出的错误将会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是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大大提升。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功路上不可缺少的一大必备因素,不但会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更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所学理论与具体生活相结合

 所有的理论都来自于实践,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是生活组成的一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计算作为数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然也与生活紧密相连,我们不但要让学生知道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计算学习的重视性,更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课程教学时,教师先将课本教材所给的基本计算法则写在黑板上即:a+b=b+a,(a+b)+c=a+(b+c)=a+b+c, 用口语化的语言将其表述出来“数字与数字之间相加,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按照前后顺序进行运算,如果有括号则先计算括号里面的,然后计算括号外面的”。待学生基本了解大概计算法则后,教师则可编造具体的数据进行基础训练:通过以下练习题进行计算 训 练 :(1)339+282+146;(2)166 +375 +177;(3)(156 +242) +66。待学生基本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后,教师就可以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小明买了88斤苹果,10斤雪梨,12斤李子,总共买了多少斤水果!教师先让学生进行相关讨论,分析题中数据,再进行自我运算计算,随后教师公布解答过程与答案,并且询问学生是否有问题,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之处,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会了计算在生活中的用处,将会拥有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数学学习,同时也将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知,小学运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工程,需要教师在这条路上不断的探索创新,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将计算理论融入生活中入手,并且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始终秉持着寓教于乐、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等现代化的教学理念, 最大限度的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效果,让学生成为现代新型人才。

五、参考文献

[1]阮敏.当好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导师”[J]. 苏教育研究,2016,Z4:116-119.

[2]喻明仿.浅谈“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 实施[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09:98.

[3]郭登明.加强计算教学,提高计算能力[J].学周刊.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