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3-10-30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知识系统化
“数与代数”领域整体建构——以“量与计量”为例
纵观小学数学教材,“量与计量”类别多、名称多,且多数是作为“小单元”来安排的,很容易给人零散、杂乱的感觉。从整体上把握“量与计量”的核心和关键,扣住本质和联系,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1)量与计量内容编排解析
小学数学内容体系中,常见的量主要包括价钱、时间、质量、长度、面积、体积、角度等。
一年级上册:比长短、高矮、轻重、大小;
一年级下册:元、角、分
二年级上册:厘米和米
二年级下册:时、分、秒,分米和毫米
三年级上册:千克、克,周长的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三年级下册:年、月、日(含24时计时法),吨、千米,面积的含义、常用的面积单位。
四年级上册:升和毫升,角的度量
四年级下册:多边形的内角和
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公顷和平方千米
五年级下册:圆的周长和面积
六年级上册:体积和容积的含义,常用的体积单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
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
(2)“量与计量”核心概念解析
第一个核心概念——量。“量”是人们对现实生活中事物量的描述。比如东西的多少,地方的大小,物体的长短,运动的快慢等。
第二个核心概念——计量。计量就是测量。测量某个物体的长度、面积、质量等不同属性,需要有计量单位。对于计量单位的学习,往往要经历“先自选单位,后形成标准单位,再有扩充单位”的过程。当计量单位确定(定标准)后,就可以通过数一数,或用工具测量,或用公式计算等方法去度量所有的量,即“去测量”,测量之后我们能通过数予以描述和表达,也就是“得结果”。因此,常见的这些量虽然是对事物的不同属性的刻画与描述,但就其刻画和描述的过程与方法而言,它们是相通的,都经历了“定标准、去测量、得结果”这样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