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3-10-30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现实中,教师大多用自身的理解替代儿童的理解,用自身的思维替代儿童的思维,用自身的喜好替代儿童的兴趣。然而,基于儿童生理和心理的背景,儿童在学习数学时,能够对新知识有自己初始的理解,或者这时的理解可能是不完善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但这完全可以成为他们学习数学的起点。
因此,数学教学应当回归儿童学习的本质,站在儿童的立场去思考教学。教师要借助一定的活动或问题情境,带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超越表层的知识符号学习,进入知识内在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挖掘知识内涵的丰富价值,完整地实现知识教学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即通过教师的“深度教学”从而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这也是教与学的一致性和相容性所决定的。
课例主要探究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位置关系,初步建立垂线的概念,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在教学中,聚焦思考“如何基于位置关系,把握垂直和距离的本质,展开空间想象和空间推理,提升直观想象等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操作活动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体验和理解,体会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垂线”是图形与几何部分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垂直”是刻画同一平面内直线与直线之间位置关系的几何概念,作为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种子概念”,对学生学习其他几何知识,正确建立有关的几何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课主要探究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情况,初步建立垂线的概念,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研读教材可以发现,本节课是要引导学生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操作活动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体验和理解,体会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聚焦思考如何基于儿童理解,创设生动、深入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通过操作体验展开空间想象和空间推理,真正理解两条直线不同的位置关系,提升直观想象等核心素养。
基于儿童理解的深度教学就是在遵循儿童认知基础之上,引导儿童在自我否定、自我调整、自我完善和个性表达中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积累数学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最终使儿童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