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汤建英生命数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汤建英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沈依琳

    宜兴市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王晨怡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沈鹏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史冰清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3-04-18

  • 徐茜

    周铁中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李玲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梁勤芳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佳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秦琦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邵颖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沈燕飞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希文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习霞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丽美

    南漕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颖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燕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示范引领】“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设计(转载)

作者:李玲  日期: 2025-03-24  点击:

一、基本信息

推荐渠道

省级教研部门推荐

跨学科专委会委员推荐

推荐信息

所在省级行政区为:安徽省

跨学科专委会委员姓名:

设计者

汪晓芳  刘静   

孙琼芳  王小芬  徐小芳

指导者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岳西县实验小学

所在学校

岳西县实验小学

实施年级

二年级

执教学科

语文

所跨学科

语文、美术、地理、科学、道德与法治、音乐

使用教材版本

统编版  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二、主题(单元)设计

1.主题(单元)名称:美丽中国行

2.主题(单元)学习活动学时:10学时

3.主题(单元)涉及学科:

所涉学科

知识

方法

语文

理解生字词,读懂课文,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山川秀美。

识记、感悟

美术

课本配图、制作旅行手账

手工制作

地理

气候、地理条件

查阅地图、科学资料

科学

葡萄干的制作方法和原理

观看视频

道德与法治

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山川秀美,热爱祖国大好山河。

感悟

音乐

学唱《新疆是个好地方》

歌唱

4. 主题(单元)设计说明

项目式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提出真实的任务和问题,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究,最终产生“有形”的产品,从而有效弥补学科教学中情境缺失的弊端,使学习得以真实发生。在任务群情境设计中,旨在任务形式上吻合儿童的心理,教学模式要看见儿童,鼓励儿童参与实践任务  

秉承着“让学生亲历学习感受”的理念,整体设计学习任务,在教学设计结合主题“美丽中国行”确定核心驱动任务,逐步完成课程任务—— 知景点、赏美景、话家乡、游中国。通过个学习任务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领略祖国的秀丽风光,激发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5. 主题(单元)学习活动目标

2022版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要求,要求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精选和设计课程内容,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占本学科总课时的10%,强化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增强了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学科核心能力: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爱国情感。

跨学科能力:依托课文,抓住文章重点内容,整合美术、音乐等学科知识,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行基于生活、鼓励个性表达、进行合作创新的课堂项目化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主要素养指向: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语言运用(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度、灵活度、深刻性、独创性)审美创造(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涵养高雅情趣)。

6. 主题(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衡量情境类别

实践活动内容

表现性评价观察点

观察记录选项

学习活动一:

知景点

在地图上找景点的位置;随文识字,认识车票

照片、作业单

a.未完成  b.完成 c.准确无误

学习活动二:

赏美景

理解古诗和课文内容,做好美景推荐官

文字表达、视频

a.未完成  b.完成 c.声情并茂

学习活动三:

画家乡

阅读绘本,推荐家乡

视频、演唱

a.未完成  b.完成 c.声情并茂

学习活动四:

游中国

制作手账,热情邀约

绘画作品

a.未完成  b.完成 c.大方美观

7. 主题(单元)学习活动环境

将我校普通教室进行了优化,根据学习需要,合理配置设施设备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高效互动、资源丰富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1)拼接式,可移动,支持小组合作学习的桌椅4-6/

2)班班通设备;

3)多块可供学生随时绘画白板;

4)必要的制作工具剪子卡纸软泥胶水海报纸等);

5)开放式书架,提供各类型图书供学生参考、搜集信息

8. 主题(单元)学习活动/任务设计

活动/任务1:知景点,整体感知

探究方式:明确任务,确定景点;读通课文,随文识字;认识车票写好留言。

活动/任务2赏美景,学习表达。

探究方式:我是解词小达人;我是奇石收藏家;我是美景推荐官。

活动/任务3话家乡,拓展阅读

探究方式:阅读绘本,认识家乡;我来代言,话说家乡。

活动/任务4:游中国,成果展示

探究方式:制作手账,书写美景;热情邀约,畅游中国。

9.主题(单元)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

跨学科

作业类型/难易度

了解景点位置,积累字词

地理

字词闯关卡/易

为诗歌或者文章配画,制作旅行手账

美术

绘画/中

配乐吟唱或朗诵,做美景推荐官

音乐、道德与法治

音视频/中

10.主题(单元)教学结构图

图片

三、学时设计

1.第二学时

2.标题:美丽中国行——葡萄沟

3.教学内容分析

葡萄沟》一文主要介绍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里出产水果,其中葡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这一课时本单元的最后一课,能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祖国不同地域的特色,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鼓励学生遇到不懂的词句先借助上下文和生活经验大胆推测意思,再查字典验证,发展自主阅读的能力;还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感受和理解来品味词句表达的美感。

4.学情分析

新疆对于我们这里的孩子来说是既遥远又陌生,同时又充满好奇和向往孩子们是渴望了解那里。因此要上好这堂课,就一定要在教学方法上多思考,采用一种符合学生的特征、心理接受水平的教学形式来切实解决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可以运用多学科的方法整合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支撑,以求达到突出点、突破难点,培养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目标。

二年级学生感性认识较强,可以采取挖掘情感因素,采用在祖国的版图上找位置、画思维导图等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在各种语文活动中提升学习情趣,受到情感熏陶。教学时,以读为主,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并巧妙地将美术、地理、科学等这些学科整合到课堂中,多形式展开阅读活动,促使更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5.学习目标

1)能用已掌握的方法学会本课14个生字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并通过画一画、品一品、写一写的手法理解“茂密”“五光十色”等关键词语的含义,能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

3)结合地理、科学等学科知识丰富对葡萄沟的认识,弄清葡萄沟的地貌特点和葡萄干的制作方法,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4)拓展链接学习《道德与法制》书中《我爱家乡的山和水》这一课,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家乡,开展家乡美景推介活动,激发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6.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能用已掌握的方法学会本课14个生字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1联系上下文,并通过画一画、品一品、写一写的手法理解“茂密”“五光十色”等关键词语的含义,能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

2结合地理、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丰富对葡萄沟的认识,弄清葡萄沟的地貌特点和葡萄干的制作方法,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7.学习评价设计

衡量情境类别

实践活动内容

表现性评价观察点

观察记录选项

(一)寻踪探境,“理”应在这

在中国地图上找到新疆吐鲁番的位置

    照片

   a.未找准  b.找到 c.找准

(二)浓墨重彩,“美”出光泽

1.贴上茂密的葡萄枝叶。

手工作品

a.未完成  b.完成 c.栩栩如生

2.画一画五光十色的葡萄。

(三)慢读细品,“情”溢词间

1.找出感受到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的词语。

文中圈画

   a.未找准  b.没找全  c.找全

2.读出维吾尔族老乡浓浓的情谊。

朗读语音或视频

   a.未完成  b.完成 c.声情并茂

(四)观其制作,“技”出奇果

借助“运到晾房、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

文字表达文稿、视频

  a.未完成 b.完成 c.表达通顺、完整

热空气、蒸发水分”等词语说说葡萄干的制

作过程。

(五)美丽新疆,“爱”在行动

1.我是小推介官,向游客介绍葡萄沟。

视频

a.未完成  b.完成 c.声情并茂


2.学唱《新疆是个好地方》

视频

a.未完成  b.完成 c.声情并茂

说明:

观察记录选项以得星计算,

第一选项不得星,

第二项得5颗星,第三项得10颗星。

8.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名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一、寻踪探境,“理”应在这

化身旅游者明确游览地点和目的

1.学生对照自己绘制的旅行手账本简单介绍。

2.生猜一猜。答案:新疆吐鲁番。

融入地理知识,激发兴趣

5分钟

二、一探究竟,其乐无穷

将学生分成三个旅游小分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第一小分队:上梯田,赏葡萄

第二小分队:进晾房,看制作

第三小分对:查资料,知由来

明确学习任务

8分钟

三、共同分享,硕果累累

组织各小分队进行分享交流

第一小分队:上梯田,赏葡萄

浓墨重彩,“美”出光泽。

品读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制作手账葡萄园。

慢读细品,“情”溢词间。品读关键词句,言语迁移,学习仿写。

第二小分队:进晾房,看制作

3.观其制作,“技”出奇果。

观看视频,弄清制作关键步骤,提炼关键词,练习表达。

第三小分队:查资料,知由来

4.交流资料,“理”出由来。

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知晓葡萄沟的由来。

 

融合美术、科学、地理、信息技术多学科,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细读文本、品味语言。

20分钟

四、美丽新疆,“爱”在行动

组织交流,学唱歌曲

1.我是小小推介官,向游客介绍葡萄沟。

2.学唱《新疆是个好地方》。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5分钟

五、课后拓展,爱“我”家乡

布置课后活动

在旅行手账本上记录“我们一起去旅行”最后一站——我们的家乡岳西。

在实践中了解家乡、赞美家乡,从而激发热爱之情。

2分钟

9.板书设计

图片



 

10.作业设计

在手账本上记录“美丽中国行”最后一站——我们的家乡岳西。

提示:可以拍视频推荐家乡美景,可以唱一唱家乡的歌曲,可以用巧手画一画家乡美景,也可以为家乡编一首儿歌,献给我们深爱着的家乡。

附:部分旅行手账展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11.教学反思和改进

优点:本节课改变老师讲授为主的学习方法,孩子们化身小导游,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课前查阅资料,课上交流分享,积极参与,获得了语言能力的提升;多种情境化的活动如趣画葡萄园、分享葡萄沟的地理知识、参观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学唱“新疆是个好地方”等将各学科知识有效融合,学生兴趣盎然,有效落实课堂教学目标。

不足: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的能力强的孩子独揽了任务,使得少数能力弱或学习不积极的孩子参与度不高。在跨学科学习活动中,极少数学生落实不到位。

改进:在以后的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要加强指导孩子们分工协作,保障每个孩子都参与自主探究,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另外,由于每个学生的兴趣和天赋都是不同的,在跨学科教学中,老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

四、专家点评

1.本课围绕语文核心素养,较好地体现了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意识,将《葡萄沟》这篇课文的教学投放到"美丽中国行"这个单元大主题下,在绘制"我的旅行手账"的单元学习大任务的统领下,与本单元的其他课文前后关联,形成一个个驿站式的学习活动,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最终指向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

2.从教师讲授、操练为主的知识习得走向以生为主的课堂情境化学习。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通过查阅资料、表达与交流,获得真实的语言经验,提升了内在的语文素养。

3.本课将语文与思政、科学、美术、音乐等学科融合,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细读文本、品味语言,在开放性的活动中分享、交流、学习。这样的学习,致力于打通生活和文本,联结学习和创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学习,最终落实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