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汤建英生命数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汤建英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沈依琳

    宜兴市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王晨怡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沈鹏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史冰清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3-04-18

  • 徐茜

    周铁中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李玲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梁勤芳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佳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秦琦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邵颖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沈燕飞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希文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习霞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丽美

    南漕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颖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燕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小学三年级数学案例分析

作者:王希文  日期: 2024-04-11  点击:

小学三年级数学案例分析

数学 六年级王希文

【内容】

 习题讲解中,教师目的是注重培养学生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但我认为解题策略的多样化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不能片面的只追求形式化,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教师要舍得放手,要相信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独立思考,尽可能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点该教师已做到了。

2、解决问题并不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不同于“一题多解”。“一题多解”是学生个体能力的表现,是对每个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是一种很高的学习要求,在某种程度上是很难达到的要求。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是群体学习能力的表现,是学生集体的智慧,是学习个性化的体现。

3、该教师在课堂上只追求解题的多样化方法,不求优化,更不说解决问题的实效性,而刻意的引导学生寻求“低层次的解题方法”。我们应该在追求多解化的基础上,进行解题的优化,即能解决问题又能找出合情合理的、具有实效性解题方案。三年级的学生还辨别优劣的能力还比较差,会刻意的模仿老师与其他的同学,尤其是老师肯定了某一位学生的方法,其他的同学就会往他的方向去思考,寻求答案,以求得到老师的表扬。此时的学生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肯定。

所以,要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和比较中,让学生找到最优的解题策略。

【案例】

1)出示问题:老师组织了一次去外校参观的活动,我们班将组织25名学生进行进行参观,学校安排面包车、小轿车两种车接送。其中面包车每辆限乘8人,小轿车每辆限乘3人。假如你是老师,你将如何派车?

2)学生独立思考后并在小组内交流。

3)学生汇报:

1:派3辆面包车和一辆小轿车,3×8=24(人),小轿车坐一人。

师:掌声鼓励!

2:派4辆面包车,留7个坐位放行李。算式:8×4-7=25(人)

3:派5辆面包车。

师:说说你的理由。

3:每辆面包车坐5人,留3个坐位放行李,算式:5×5=25(人)

4:派2辆面包车和3辆小轿车,算式:2×8=16(人)3×3=9(人)。

师:也可以!

6:派6辆面包车,其中5辆面包车每辆坐4人,一辆坐5人,空位放行李。

……

课堂看似活跃,学生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主动。学生只管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教师不管学生如何回答,都一一加以肯定,只是说:好,好,不错等语言。以示教学的民主,体现“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大约过了15分钟,学生讲出了11种派车方案,教师小结并布置了练习:同学们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案,每种方案都有自己的特色。老师说:都有自己的特色。而特色在哪儿?接着老师说:如果增加4位教师,共有29人,你又会怎样派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