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11-20各数
作者:梁勤芳 日期:
2023-12-26 点击:
次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82~83页,例1和“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数数、读数等活动中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初步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知道11~20各数的大小、顺序,初步感知11~20各数的组成,能正确认、读11~20各数。
2. 使学生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发展数感。
3. 使学生在认数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能准确读出11~20各数。
教学难点:
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数的大小和顺序,培养学生数感。
教具准备:
课件、小棒、橡皮筋。
教学过程:
一、感知“十”
1. 小石子
师:梁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想听吗?
生:想!
师:【课件】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长期过着狩猎的生活,他们根本不认识数。每当捕到一个猎物就用1个小石子表示,2个猎物就用2个小石子表示……久而久之,猎物越来越多,小石子也越来越多,这么多的小石子多不方便啊,猜猜他们会怎么办呢?(稍作停顿)原来他们用10个小石子换成1个大石头(带领孩子数10个小石子)。这样就方便多了!
师:【课件】看,猎人叔叔打了多少个猎物啊?【1大5小】
生:15个。
师:对,你是怎么想的?
生1:5个小的再加上1个大的就是15个。
生2:1个大石头是10个,11,12,13,14,15。一共15个。
师:一眼就能看出15个,你们真棒!
2. 小红旗
师:听完了故事,下面我们到一(3)班的“我能行”红旗榜上看看,比比谁的红旗多!
师:这是明明,他得了4面小红旗,一起来帮他贴一贴(边数边演示)。
师:第二个红红,她也得了一些小红旗,几面?
生:9面。(边数边演示)
师:真厉害!都贴满了!
师:多多她更厉害!她得了10面小红旗(边数边演示)。
师:只够贴9面,怎么办?平时你们得到10面就……
生:贴一面大红旗。
师:这里的10面小红旗就可以换成一面大红旗,所以直接给她贴一面大红旗。谁来说说看这面大红旗代表了几面小红旗?这样后面还可以再贴!
师:强强表现可棒了!看!他得了多少面小红旗?
生:12面。
师:说说你的想法看?
生:一面大红旗就是10面小红旗,再加上2面小红旗就是12面小红旗。
师:你真会思考,看来大红旗的作用可真大!
师:玲玲表现最棒,她得了多少面?
生:15面。
师:古人用10个小石子换成1个大石头,咱们用10面小红旗换成1面大红旗,都是把10个小的合起来换成1个大的,可真方便!
二、建构“十”
1.数一数
师:扬州瘦西湖隧道的开通迎来了一批参观的小朋友,数一数【课件】。
师:每人发一面彩旗,需要多少根小棒做彩旗呢?
生:12根。(屏幕出示12根并带领小朋友数一数)
师:12根小棒排了这么长的队伍,能不能想个好办法像刚才那样,一眼就看出是12根?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商量商量,动手做一做!
生1:12根放在一起。
师:如果不数,能一眼看出是12根吗?
生2:看不出。
师:听了古人打猎的故事,帮小朋友们贴小红旗,我们能不能将……
生3:2根2根地摆,或者5根一摆。
师:这样摆,比放在一起好一些了。
生4:把10根放到一边,另一边放2根。
师:嗯!好多了。
生5:想到一根大棒。
师:大棒,你太有才了!可是现在没有大棒,只有小棒,怎么办?
生:捆起来!好办法!
师:把多少根小棒捆成1捆?
生:10根。
师:7根可以吗?9根呢?
师:从盒中数出10根小棒,抓紧!另一只手撑开橡皮筋,套上去,拧一圈,套上去,再拧一圈。(师做好示范)
师:这一捆是多少根?
生:10根。
师:有几个一根?
生:10个一根。
师:有了这一捆,用起来多方便啊,轻轻地把这一捆放回盒子里。(强调不能将这一捆拆下来)
师:我们刚才一根一根地数了几个一?
生:10个一。
师:我们来数一数。1个一、2个一、3个一……10个一。【课件】把10个一捆成了一捆,就是1个……十,【课件】散开来是10个一根,捆起来是1个10根,小棒的总数没有变,它们都表示10根,那我们就说10个一是1个十。(板书:10个一是1个十)请小朋友来读一读。
师:这里的“一”和“十”都是计数单位。
2.摆一摆
师:下面我们来一个举小棒的游戏,愿意吗?
生:愿意。
师:举起5根小棒。
生:小朋友们按要求举好。
师:放回。很快地举起10根小棒!(师注意观察一根一根数出10根的学生)
师:怎么拿最快?
生:这一捆就是十根!
师:真聪明!很快地举起12根!
生:只要拿出一捆带2根!【屏幕跟进出示图】
师:有了这1捆,也就是1个十,真方便!放回!
师:同桌两人,一人说数,一人摆
小组汇报。
师:举起13根小棒。
如果举16根小棒,怎么拿?
3.比一比
师:刚才我们用小棒摆出了12、13、16,你能发现有什么地方一样的吗?【【课件】出示图】
生1:左边都有1捆。
生2:左边都有1个十。
生3:右边都有几根。
师:左边都是一捆,一个十,右边都是几根,几个一,一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十几。
师:自己在心里想一个十几的数,摆出来。
4.认识20
师:老师也摆了一个十几的数,这是多少根?【课件】
生:19根。
师:你桌上还差几根是19根,添一添。(小朋友动手摆成19根)
师:那再添一根是多少?【课件】
生:20根。
师:看一看,现在桌子上又有了10根,我们可以怎么样呢?
生:捆成一捆。【课件】(学生动手捆)
让学生举起两捆小棒,师:两捆小棒表示多少?
生:20。
师:20里面有几个十?几个十是20?【课件】(边说边板书)
师:请小朋友来读一读。将盒子收起来放进抽屉。
三、运用“十”
1. 我们认识了11~20这些新朋友,你能读出直尺上缺少的数宝宝吗?
2. 老师要坐车到超市买东西,和我一起去好吗?
看,我要坐(19路)!车来了(16路)!上车了!上车了!哦,16路,错了,现在可以上了吗?差点就坐错了!【课件】
3. 老师买了一样东西,想不想看?【课件】
这是大米!从图上,你还知道什么?……对了,这袋大米重20千克,和你们的体重差不多!
4. 知道小朋友表现好,老师特意到超市买些奖品,买的什么呢?……铅笔
有整合装的,一盒有几支?…… 10支,也有散装的。【课件】
(1)我想买4支,怎么拿,在哪拿?
(2)想多买点,13支。怎么拿?(对比多种拿法,然后优化)
(3)我要再多买点,20支,怎么拿?直接拿两盒是20支吗?一盒几支?2盒就是几个十?2个十是20。你拿的真方便!
(4)20支嫌多了,19支! (交流:第一种拿法1盒加9支,第二种拿法先拿2盒再拿走1支。20去掉1是19。)
(随机:如果有学生散着拿,告诉他,可以但不方便)
5. 买完了东西老师坐车回家了,车开着开着慢下来了,哦!原来是红灯,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需要等20秒,等红灯怎么数?谁知道的?(倒着数)你们帮老师数一数,开始!20……1,出发喽!【课件】
6. 很快,老师就到家了,准备坐电梯,你猜我们家住几楼?(教师用高了矮了来提示)看,现在到了第15层【课件】,我们一起数吧,15,16,17,18,老师到家了,谢谢你们!
7. 老师拿来橘子招待大家【屏示橘子图,闪烁变淡,但隐约可见】先估一估,大概有多少个?
数一数就知道了(强调边数边用笔做记号)
小棒满了10根可以捆成一捆,橘子呢?为了清楚地看出它们的个数,我们可以数出10个圈一圈。【课件】这样一圈,就一眼看出是13个了。
再来,看清楚了,【出示图,隐去】多少个苹果?拿出作业纸,圈一圈,数一数!
你们将10个苹果一圈,看,【出示图】框里有几个?框外有几个?从框外拿一个放入框中,这样一眼看出是16个。
8. 其实在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一盒都是10个,有的比10个多,有的比10个少,【课件】但是10个一装最方便计数。
四、本课总结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了认数,你们都认识了哪些数?
其实这些数宝宝就藏在我们身边,以后我们还会遇到比它们更大的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