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汤建英生命数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汤建英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沈依琳

    宜兴市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王晨怡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沈鹏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史冰清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3-04-18

  • 徐茜

    周铁中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李玲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梁勤芳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佳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秦琦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邵颖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沈燕飞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希文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习霞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丽美

    南漕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颖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燕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三角形的认识

作者:梁勤芳  日期: 2023-08-21  点击: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教材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75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知道三角形的高与底的含义,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限在三角形内)。
2.使学生在认识三角形的有关特征的活动中,积累一些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活动经验,体会数学抽象的一般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课前复习】
1. 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
2. 怎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3. 过直线外一点怎样画已知直线的垂直线段?(方法)一靠、二移、三画
这条线段有什么特点?(和已知直线互相垂直)
4. 点到直线的距离就是什么?(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的长度)





哪条线段最短?这条线段有什么特点?

【课前准备】学生:数学书、铅笔、橡皮、直尺、作业单、白纸
【课前活动】
课前游戏,唤醒已有知识经验
1. 猜谜:有头有尾、无头无尾、有头无尾(猜一上学期学过的数学图形)
2. 师:老师的袋子里有一些平面图形,想看吗?
(比一比,谁最会观察,最会想象?)(既要会观察,也要会想象。)
(1)师:给你这个信息(只出示长方形纸片的一条边)你能猜出它可能是什么图形吗?请说出判断依据。
师:同学们是从边的角度去猜的。你怎么不猜圆呢?
(出示图形)看看到底是什么?谁猜对了?你真会想象!
(2)师:现在给你点提示(出示用木条围成的平行四边形框架的一个角),你能猜出可能是什么图形,并说出依据吗?
师:同学们很会动脑筋,会从角的角度去推想。
(出示图形)这次谁猜对了?根据特点推想,答案会更接近!
(3)师:这次又会是什么图形呢?(出示用木条围成的三角形框架的两个角)
请说出判断依据。
(出示图形)真是太厉害了

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师:大家对于平面图形,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要来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中的一种——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积累生活经验,感悟学习方法
1. 找一找生活中的三角形
(1)(出示教材例1的情境图)
师:谁能在图中找到三角形吗?用手势比划出来。
(2)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见到三角形。(学生举例)这些你想到了吗?
问:找一找,三角形在哪里?
(根据学生交流,教师相机介绍:照相机的三脚架上有三角形结构、自行车中有三角形的结构、屋顶的面上有三角形。)
2. 做一做心目中的三角形
(1)学生“做”
师:是啊,生活中的三角形,咱们并不陌生。如果让你做一个三角形,你可以吗?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心目中三角形的样子,并用手势比划一下。睁开眼,用学具(扣条)动手做一个你心目中的三角形。
(出示活动要求:用学具(扣条)做一个三角形。)
学生独立操作,同桌交流,展示不同的学生作品

3.画一画心目中的三角形
(1)学生“画”
师:心目中三角形的样子还在吗?你能画出一个三角形吗?边画边思考: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2)展示学生作品

3. 师:观察这些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1)(三角形有3条边、三个角、3个顶点)
(2)(预设:三条边搭成的就是三角形?3条边应该是怎样的?3条边应该是3条线段。(出示(扣条做))



(课件出示两句小结语)
师:是呀,刚刚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了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这3条边都是线段。

(3)追问:好,我这儿有3条线段,那,它们组成的是一个三角形吗?

(出示扣条做)

(4)问:怎样做,这3条线段才能做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说:三条线段连接起来。)

(5)师:联系课前的谜语想一想,线段是?(有头有尾的),也就是要把线段怎样连接?(要把线段的头和尾连起来)
师:对,头和尾连接在一起,就是“首尾相接”,“首”就是“头”的意思。(课件出示:首尾相接)
5. 小结
(1)师:原来,这三条线段要做到“首尾相接”,才能围成三角形呀。
(课件出示:这3条线段要首尾相接地围起来。)
(2)问:结合三角形的这些特点,谁来试着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师:我们用更简洁的语言来描述,(出示)齐读: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师:是三角形,就一定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
6. 师:你能用三角形的特点判断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为什么?




  1            2             3            4            5    
(交流时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加着重号: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
师:原来,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呀。

7. 再画三角形,内化概念
(1)师:是不是只要给你3个点作为顶点,就一定能画成一个三角形呢?
师:到底是不是呢?
(课件出示要求:从方格图上的这4个点中任选3个作为顶点,都能画一个三角形吗?)

(2)师:先选择3个点画一画,再和同桌交流,看看有没有不同的画法,你又会有什么发现呢?
(学生作品展示)汇报
师:选择不同的点,就可以围出形状不同的三角形。
(没有画出的)
师:这3个点作为顶点,为什么画不出一个三角形呢?
(看一下,每2个点之间可以画一条线段,3条线段都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在同一条直线上的3个点作为顶点是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
问:那,怎样的3个点能画成一个三角形?
(对呀,围成三角形的3个顶点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二、尝试方法迁移,培养操作能力
  1. 认识三角形的高
(1)结合实例,感知高的存在。
师:通过做三角形、画三角形,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的特点,也知道了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下面,让我们继续来研究三角形吧。
(课件出示“人字梁”图)
师:这是房屋顶上的“人字梁”,它是形状像个“人字”,人字梁的形状也是三角形的。
问:现在,我要量出人字梁图的高度,该量哪条线段?
指名说(有不同意见吗?)
问:为什么不量这两条线段?
(结合量小朋友身高经验)要从最高处起,量到脚底。
师:下面,我们先仔细观察这条线段,(闪一闪)把这条线段放到整个人字梁中去观察(闪高和底),它有什么特点?可以先和旁边的2、4两条线段比较一下,想好后和同桌交流。
(2)交流:
(与底边互相垂直)问:是怎样的垂直线段?谁和谁垂直?这两条也是跟底边垂直呀。请思考,这条线段和那两条线段有什么区别呢?
(它是从上面的顶点出发的,和底边互相垂直。)
你不仅会观察,还善于比较。
问:那,人字梁的高度,实际上就是指什么?联系上学期学过的内容想一想。
师:是呀,人字梁的高,从上面的顶点到底边的距离。

(2)主动探究,理解高的含义
师:我把人字梁所表示的三角形画下来,这个三角形也有高。
问:你能结合人字梁的高,来试着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的高吗?
【预设】三个层次:垂直线段(原来要画垂直线段)
底边上的垂直线段(要找到底边)
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
(原来最关键还是要先找到底边,还要找到相对的顶点)
(师:是的,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底。
(3)师:这条表示高的垂直线段要画虚线,画出直角符号,标出高和底。
    (4)来,读一读,什么是三角形的高?
2. 画一画,巩固高的含义
(1)尝试画高,掌握方法
(出示例2)
师:现在,你能试着画出这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吗?
(学生尝试画高,出示三角形图)
师:谁来当当小老师,说说你是怎样画出这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的?学生边说边在黑板上用三角尺展示。
第一步?(一找)先找底,还要找相对的顶点  (出示:一找)
第二步?(二靠)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底    (出示:二靠)
第三步?(三移)沿着底平移到这个顶点      (出示:三移)
第四步?(四画)从顶点出发到底边画垂直线段(出示:四画)

(课件演示)小结:刚刚这位小老师用了四步画三角形的高,第一步,要找什么?(底和相对的顶点)(出示:一找)接下来,利用上学期学过的“画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的方法接着画,怎么画的?(二靠、三移、四画)。
(2)师:请用四步画高法检查一下,画错的同学改过来。

3. 操作辨析,巩固高的认识(三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4厘米和2厘米)
(1)你能用四步画高法画出下面几个三角形已知底边上的高吗?
(2)学生画,教师巡视。
(3)交流(3个学生上台讲述方法,电脑演示)
(4)前两个快速检查一下,有错改过来。
(5)(教师指最后一个三角形)
问:还有一个问题,最右边三角形的高很多同学好像都没有画出来,这是为什么?
问:这个三角形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把一条直角边看作底,另一条直角边就是三角形的高。我们可以不需要再画了,直接标出高。
问:如果以这条直角边看作底,它的高在哪里?
(5)师:观察这3个三角形的底和高,你有什么发现?
(发现:三角形的底相等,高也相等,但形状可能不同。)
2. 拓展延伸:
(1)师:(课件出示:试一试)回到前面的这个三角形,刚刚我们以这条边为底,画出了一条高。你们觉得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出几条高呢?(2条、3条)
(2)2条高,怎么想的?哪条为底?相对的顶点是?(课件出示)
(3)还可以哪条为底?相对的顶点是?(课件出示)
(3)师:诶,原来,找不同的底,相对的顶点也不同,画出的高也不相同。可见,三角形的高和底是相对应的呀。现在,你知道一个三角形最多可以画几条高?

四、全课总结,回顾反思
  1. 师:回顾本节课的学习,现在你对三角形有了怎样更深的认识呢?
(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三角形的特点)
(三角形的高)

问:关于三角形,你还想知道什么?这些问题有待我们今后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