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汤建英生命数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汤建英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沈依琳

    宜兴市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王晨怡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沈鹏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史冰清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3-04-18

  • 徐茜

    周铁中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李玲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梁勤芳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佳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秦琦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邵颖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沈燕飞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希文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习霞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丽美

    南漕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颖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燕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作者:沈鹏  日期: 2023-05-31  点击:

重视操作体验,建立空间观念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宜兴市新庄小学   沈鹏

一、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操作,了解长、正方体面、棱、顶点的特点,掌握长、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了解长、正方体的关系。

在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观察、想象、操作形成对研究对象的真实体验,获得知识,激发兴趣。

⒊ 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体会数学应用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

认识长、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三、教学准备:

长、正方体框架等学具,学习单,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 联系生活,初步感知长方体的特征

谈话导入

1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两个物体,这是……(出示长方体、正方体

2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看来,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的物体有很多,今天我们进一步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板贴课题)

设计意图以生活实例引入,从感性知识出发,使学生对长正方体有一个初步的体验,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即“将要学习的知识离自己很近”,从而产生学习的愿望。

2. 创设情境:

课件演示切土豆,认识“面”、“棱”、“顶点”。

先切一刀,露出一个面。板贴:面

再切一刀,又露出一个面,还新增一条边。揭示: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板贴:棱)

切第三刀,又露出一个面,新增了两条棱一个点。揭示: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板贴:顶点)

    设计意图:创设游戏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激发其参与学习的兴奋点。)

3. 观察特征:

出示长方体,谁来指一指,顶点、棱和面在哪里?你能数一数共有几个吗?

顶点:8个;棱:12条;面:6个。(板贴:8个、12条、6个)

   出示长方体:长方体有6个面,你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3个)是的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所以通常这样画长方体和正方体。(板贴:长正方体)

    长方体的面和棱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继续来研究。

(二)操作体验,自主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操作体验:长方体棱的特点

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不同颜色小棒和接头,同一种颜色的小棒长度相等,你能自己做一个像这样的长方体框架吗?

2)学生读一读合作要求。

  想一想: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需要哪些材料?

  填一填:根据预计数量填写好选料单。

  做一做:按照选料单从材料盒中取出材料,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

  说一说:选择了哪些材料,为什么这么选?你发现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3学生操作:用小棒和三通插框架

2.交流反馈:根据学生制作框架的情况,分层采样,进行反馈。

第一层:认识一般长方体

提问1你来说一说你们组选择了哪些材料为什么这么选?        

提问2:还有哪一组也是取了3种小每种4根,但拼出形状并不完全相同?

提问3:这些小组在选料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预设:8个顶点,12条棱,都选择了三种不同颜色的小棒,每一种都是4条,并且长度相等。

小结:长方体都有12条棱,分成了3组,每组的4条棱长度相等。

追问:长度相等的小棒在什么位置呢?谁来指一指?

像这样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谁能再来指一指另一组相对的棱?

追问:你发现了什么?(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第二层:认识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

提问:刚刚两组同学都是选择了3种颜色的小棒,有没有只选两种或一种颜色的呢

学生汇报。

提问:拼成的还是长方体吗 跟前面的两种长方体有什么区别?

(预设:有两个面是正方形,有8条棱长度相等)

追问:那这样的长方体相对的棱还相等吗?谁来指一指

小结:

我们刚才通过想想、填填、说说、做做发现了长方体都有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想象提升: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师:(电脑演示)如果擦去一条棱,你们也能想象出原来的样子吗?再擦去三条,还能

想出来吗?

追问:你觉得至少要保留几条棱才能想象出原来长方体的样子?

师:有了这3条棱我们就能还原出原来长方体的形状。

像这样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练习:(课件出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追问:长是12厘米的棱有几条?

师:把这个长方体倒过来,你还能找到他的长、宽、高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物体、思考问题,进而有条理地表述。)

请你拿出自己小组的长方体框架,指一指、说一说长、宽、高各是几厘米

4.展开想象:认识长方体面的特

1)接下来请大家给制作好的框架贴上合适的面。

 电脑显示:呈现1—10号不同的面。

 提出要求:为本小组拼的长方体框架选择合适的面,边选边填写“选料单”

2成果反馈

 根据学生选择面的情况,分层采样,进行反馈。

第一层:认识一般长方体面的特征

师:课件展示,这个长方体框架选了哪些面?

学生展示2号面,2个②号面,2个④号面。

 追问:你准备把2个号面贴在哪里?你来指一指?(课件演示)

       2个②号面呢?2个④号面呢?

追问:你发现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征?(前后、左右、上下完全相同)

      是的,像这样前后、左右、上下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课件展示)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第二层:认识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特殊长方体

师:课件展示,这个长方体框架选了哪些面?

板书:学生展示2号面,4个①号面。

你发现长方体的面和之前那个长方体有什么区别?(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强调:是的,这个长方体前后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板贴:长方形(正方形)

追问:相对的面还完全相同吗?(课件展示)

小结:通过观察、想象、验证发现了长方体有6个面,是长方形(也有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想象、验证,从而解决问题。

(三)经验迁移:自主探究正方体的特征

1.师:研究了长方体的特征,接下来我们研究什么呢?(正方体)

请大家用研究长方体的方法自主研究正方体顶点、棱、面的特点?填写好学习单。

学生汇报。

    预设:与长方体特征相同(是的,正方体具备长方体的所有特征

2. 概括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正方体具备长方体的所有特征吗?

师:所以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我们还可以用这样的图来表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四) 综合应用深化空间观念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0米,宽是8米,高是3.5米,它可能是什么(     )。

A 鞋盒           B公共汽车          C教室

(2)它的形状是一个长方体,长是26厘米,宽是18厘米,厚是0.7厘米,比划一下这样物品的大小,你能从身边找到它吗?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猜一猜,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客观世界的意识,真切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五)回顾反思

回顾长、正方体的研究过程,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五、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顶点     8个                            8个

 

                              

       12条                           12条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长度都相等

                                              

       6个                            6个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完全相同

长方形正方形                    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