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汤建英生命数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汤建英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沈依琳

    宜兴市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王晨怡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沈鹏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史冰清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3-04-18

  • 徐茜

    周铁中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李玲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梁勤芳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佳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秦琦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邵颖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沈燕飞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希文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习霞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丽美

    南漕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颖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燕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认识千克

作者:李玲  日期: 2023-04-24  点击:

认识千克

宜兴市东氿小学    李玲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8~29页例1和“试一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初步感受1千克有多重,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秤。
2.使学生经历认识千克,建立1千克质量观念的过程,能用“千克”作单位测量、描述、估计一些物品的质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干克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认识千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悅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感受1千克有多重,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估计出一些物品大约有多重。

教学准备盘秤,弹簧秤,书包,1千克的物品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认识千克

1.课前绘本阅读

谈话:课前绘本阅读《曹冲称象》,引入测量物体质量的问题。

2.初识古今称重工具

指出:有了工具,测量才能精确,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最合适的秤。

揭题:生活中所说的重量也叫质量,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和吨,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个——千克。

二、体验操作,感知轻重

1.比一比

提问:一个黄袋子(体积大)和一个红袋子(体积小),凭你的感觉,哪个更重一些?

引导:谁的“感觉”准呢,有什么好的方法判定?

指名:请学生上台掂一掂。

追问:谁的“感觉”准呢,怎么办?

明确:用秤去称更加准确一些。

2.认识盘秤

提问:仔细观察这个盘秤,你看到了什么?

介绍:托盘刻度盘上的数、指针、kg等。

指出:0和5的旁边还有两个英文字母,叫作kg,kg表示千克,它是千克在国际中的英文名字,千克是表示质量的单位。在生活中,我们称一般物体有多重,常用千克做单位。

引导:指针指向3表示这个物体重?如果指向4呢?

提问:那这个盘秤最多能称到几千克?你是怎么知道的?

追问:这个弹簧秤最多能称到几千克?

指出:弹簧秤和盘秤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秤,它们的读数方法是一样的。

3.认识1千克

1)称一称

提问:我们先来称称这包红袋子。小眼睛仔细瞧,指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指针从0指到了1是1千克。

提问:再看黄袋子的质量多少千克?

引导:这两个袋子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指出:这两袋物体都重1千克,1千克也叫1公斤。

2)掂一掂,拎一拎

提问: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谁来用一只手掂一掂这袋黄豆?你感觉1千克?

学生上台展示。

体会:请同学们像这样把1千克的黄豆放在一只手里掂一掂、拎一拎,把这1千克感觉记在头脑里。

指出:同学们,通过刚才我们掂一掂、拎一拎这袋黄豆,感受到了1千克有多重。

小组合作,培养量感

1.小组活动(一):找一找

引导: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带着1千克的感觉去找一找桌面上哪袋物品的质量最接近1千克。

学生上台汇报展示。

提问:明明大家面前都有2袋物品,你们怎么能找的这么准呢?到底有什么秘诀呢?

2.小组活动(二):谁是“一抓准”——装1千克大米

提示:请同学们小组合作,1千克大,装在袋子里。装好之后可以轮流用手掂一掂,1千克黄豆比一比,调整好之后再封袋。

学生汇报展示。

提问:冠军组能介绍一下你们的成功经验吗?

谈话:生活中,会不会有丝毫不差的“一抓准”呢?让我们来听听张秉贵爷爷的故事吧!

3.小组活动(三):感受几千克

提示: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依次感受2千克、3千克、几千克有多重。

提问:你觉得2千克的感觉怎么样,3千克呢,还感受几千克?有怎样的感觉?

4.小组活动(四):书包超重了吗?

提问:我们的书包没有超过3千克?

引导: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先在组内轮流拎一拎、估一估书包大约是几千克,有没有超过3千克,再用弹簧秤称出书包大约重多少千克。

回顾反思,拓展延伸

1.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

2.拓展延伸

谈话:同学们想不想看看现在我们是如何称出大象的体重?视频中的“吨”又是怎样的质量单位,它和千克又有着怎样的关系?以后我们会继续探索。在生活中,我们还常常会看到以“千克”为质量单位的物品,课后请你带着千克的眼光到自己的生活中,去看一看,找一找,感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