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汤建英生命数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汤建英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沈依琳

    宜兴市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王晨怡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沈鹏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史冰清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3-04-18

  • 徐茜

    周铁中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李玲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梁勤芳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佳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秦琦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邵颖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沈燕飞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希文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习霞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丽美

    南漕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颖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燕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圆的整理与练习

作者:史冰清  日期: 2023-04-20  点击:

圆的整理与练习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2~103页整理与练习“回顾与整理”和“练习与应用”第1~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圆和扇形特征的认识,能正确画圆并表示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整理圆的知识整理过程,了解知识间的练习,加深理解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感受学习几何与图形知识的经验,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圆的特征和周长、面积计算的整理与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面积计算的应用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1.1-0.01=          0.42÷7=           37.2÷1000=       1.2×5=

6.12÷6=          0.8×12.5=          2×0.5=            1.8×60=

一、 揭示课题

 谈话:我们已经学完了圆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整理与练习圆的特征和周长、面积计算。(板书课题)通过整理与;练习,进一步认识并能说明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认识半径、和周长、面积之间的联系,并能应用知识间的联系和周长、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回顾与整理

1. 回顾内容。

引导:在这一单元,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互相说一说,如果不能记得很清楚,可以在课本上再看一看。

交流:这一单元都学到了哪些内容(指名交流)

2. 反思讨论

引导:大家知道这一单元学习了圆的特征和扇形,学习了圆的周长计算和面积计算。那圆具体有哪些特征?周长、面积分别怎样算呢?下面四人小组共同讨论这些问题,并且注意用你准备的纸图片互相说明。我们来看一下讨论题。

出示讨论题:

(1) 圆有哪些特征?怎样发现的?什么是扇形,和圆有什么关系?

(2) 什么是圆的周长和面积?各是怎样计算的?说说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生互相讨论,说明自己掌握的方法、理解或想法

3.交流整理

1)提问:圆有哪些特征?(结合交流板书画圆、表示各部分名称)你是怎样发现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2倍的?圆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说明: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说明圆上所有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2)提问:扇形是怎样的图形?它和圆有怎样的关系?(在圆上画出扇形)

3)圆的周长和面积各是指的什么?用你的图片指一指。

圆周长计算公式是怎样的?怎样推导的?

圆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这又是怎样推导的?跟以前一些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说明:我们通过测量,用周长除以直径认识了圆周率,知道圆周率∏≈3.14,得出直径乘以∏等于圆的周长;通过把圆转化成长方形,借助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推导出了圆面积等于∏乘半径平方的积。

【结合交流依次板书成:

同圆或等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

扇形是圆的一部分(圆心角决定扇形的大小)

在同一个圆里:

d=2r      r=   

c=∏d=2∏r    s=∏r²】

三、练习与应用

1.做“练习与应用”第一题。

1)让学生先按要求画出圆。

指名学生展示画的圆,交流各部分表示的名称。

提问:你是怎样画的?为什么以2厘米画圆。

2)学生计算周长和面积,指名两人分别扮演。

交流:周长怎样计算的?面积呢?

追问:求面积一般要知道什么条件?

说明:根据半径和直径,可以求出周长;计算圆的面积,通常需要知道半径这个条件。

3)你能在这个圆里面画出一个扇形吗?自己画出扇形。

    提问:扇形是由什么围成的图形?

 2、做“练习与应用”第2题。

    让学生找一找每组图形能画哪些对称轴,画出这些对称轴。

    交流各有几条对称轴,选择提问相应的对称轴是怎样想到的,并呈现所有的对称轴。

    漏画或错画的订正。

3、做“练习与应用”第3题。

   出示表格,明确四个栏目内容和每行的已知条件,各要求哪些结果。

   学生计算、填表。

   交流计算数据、呈现填表。

   提问:观察表格,能说说是怎样利用半径、直径、周长、面积之间的联系计算的吗?

 说明:根据圆的半径、直径、周长和面积间的联系,按表里的顺序,半径乘2得直径,直径乘π得周长;周长除以π得直径,直径除以2得半径;知道半径就能计算圆的面积。

4、做“练习与应用”第4题。

让学生说说条件和问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解答。

提问:周长是怎样计算的?(板书算式、结果)

占地多少平方米求的什么?你是怎样想的?(板书算式、结果)

说明:解决这样的问题,一要弄清问题,二要用对方法,然后按方法正确计算。

5、做“练习与应用”第6题

先让学生了解教室的长和宽。

同桌同学讨论,分别估计问题结果,说说怎样估计的。

交流:你对两个问题估计的结果怎样?

半径5米的圆比一个教室大是怎样估计的?半径10米的圆大约有6个教室大小是怎样估计的?

说明:估计半径5米的圆比一个教室大,可以估计出面积和一个教室比较,也可以想在一个教室里画不下半径5米的圆;半径10米的圆大约有几个教室那么大,可以先估计出面积大约300平方米还多一些,与一个教室的面积比一比,估计出有6个教室大小。

6、做“练习与应用”第7题。

学生读题,了解题意。

提问:题里有哪些条件,求什么问题?

可以怎样解答,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交流:这道题可以怎样想?说说你的想法。

说明:可以通过求周长先求出每分钟100圈行的路程,再算出10分钟行的路程,就是小方家到学校的路程。

让学生练习解答,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说说每一步求的什么,并注意单位名称的换算。

四、小结与作业

1.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整理与练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2.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与应用”第5题和第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