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汤建英生命数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汤建英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沈依琳

    宜兴市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王晨怡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沈鹏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史冰清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3-04-18

  • 徐茜

    周铁中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李玲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梁勤芳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佳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秦琦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邵颖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沈燕飞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希文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习霞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丽美

    南漕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颖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燕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小小商店》教学设计

作者:李玲  日期: 2022-07-04  点击: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66-67页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2、培养进行数学交流的能力及增强合作意识。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获得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认识人民币后的一节实践活动课,重点是引导学生提取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为购物活动所作的估算准备。如买一本字典和一个书包大约要带几十元,是把字典和书包的价钱相加,说出略大于这个和的整十数。在实际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购物中的付钱、计算、找钱、钱不够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是本课的难点所在。

教学对象及其学习需要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半学期的数学学习,学生已初步形成自主探索的策略,并具有乐意与同伴合作交流的积极情感。在前两节课的学习中,以及主题阅读研究中,学生认识了人民币,初步学习了简单计算,并具有购买1元以内商品的简单购物经验,在学习中学生获得了成功的积极情感,内心期待着更深层次的成功体验。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

 (2)人民币若干(a.装在信封内 b.零钱若干);3个货架及商品。

 (3)将学生分成4大组,每组8人,选好一名组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激趣:小朋友们,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人民币,知道了人民币有3种单位,分别是?还认识了。。。知道到了1元=10角,1角=10分。我们还围绕《认识人民币》主题阅读研究单展开了研究呢,小朋友们通过上网查询、绘本阅读、亲子共读等方式收获到了不少知识与本领,瞧,陈莺飞小朋友还制作了PPT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她整理与收集到的知识吧你可真像一位小老师呀,让我们把掌声送给她!

2、多媒体出示:小朋友,今天一个小商店推出了我们小朋友十分喜欢的商品,想不想去看看?同学们好好观察,看商店里有哪些商品,价格是多少,把你看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听。小朋友们在这里,哪种商品最贵?哪种最便宜呢?

二、观察商品,提出问题

你能提出一个加法、减法问题吗?
现在来看一些更复杂的问题,看看你有没有办法。
(2)出示问题:有30元钱,买一个熊宝宝和一个布娃娃,够不够? 
学生读题,同桌说一说怎样解决。
交流:30元够不够?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指出:要知道30元够不够,只要算出熊宝宝和布娃娃一共要多少元,再和30元比一比。
出示问题:用50元钱买货架上的商品,可以买些什么?
小朋友先独立地想想,用50元能买些什么,再和同桌交流。
提问:能把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吗? (全班交流)
追问:用50元可以买些什么,关键是看什么? (50 元够不够)
指出:我们购物时,要注意自己一共带了多少钱。选你需要的商品时,要想想带的钱够不够。
4.小结。
提问:小朋友刚才解决了购买商品时的一些问题。现在大家回顾一下这些问题,你觉得购买商品时要注意些什么?
小结:购买商品,要看清价格,选对商品,要算一算一共要付多少钱,最后还要想想带的钱够不够(板书:看 

三、运用知识,参与实践
1. 创办商店。
小朋友知道了购买物品需要注意什么就可以自己办个“小小商店”,大家都来买商品。瞧,李老师带来了那么多的商品,那要这些商品就这样放着让顾客挑选,你觉得好不好?那你有什么办法?分一分,你打算把它们分成几类?思考:玩具,习用品,书本按这三类摆一摆,自己送去放到“柜台”上。
聘请三名营业员(胸前挂牌)3名顾客(任务卡和人民币)
2.明确购物活动要求。
购物时要怎样做呢?请看要求。 

营业热情接待,顾客:文明礼貌
(1)自己思考选择,自由购物。
(2)记住你买了什么,是怎样付钱的,和“营业”说了些什么,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等会儿交流。
(3)买完后整理记录你买了些什么东西,价格多少,一共用了多少钱。

(4) 购物完成后在全班交流你的购物情况和体会。让学生自由购物,营业”负责售货、收钱。
4.交流购物情况和体会。
第二批顾客自己带人民币。

交流:你买了哪些物品,一共用了多少钱?集体检查算得对不对。 

营业”汇报共收多少;学生讨论钱的用处。(一般可作为班费或善款处理)
四、活动总结,反思体验

引导:能说说自己在今天这节课上有什么收获吗?

 全课评析:

本节课突出的特点是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高兴地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借助多媒体演示的具体情境,让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体验。一次次的情境演示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堂教学注重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师生间知识信息的沟通,让学生学会 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一个个问题的抛出,一个个思维高潮的掀起,使学生常常沉浸在讨论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无限乐趣。

本节实践活动课突破传统学科的界限、空间的界限,将商店搬入课堂,关注学生健康的情感、价值观的形成。注重数学与其他课程的有机整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