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3-04-18
加入时间:2023-04-18
加入时间:2023-04-18
加入时间:2023-04-18
加入时间:2023-04-18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一、课前导入
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十二月花名歌,谁来读一读?(正月。。。)读得真好!那你的生日在几月份?老师送你一朵对应的月份花。你的生日呢?你呢?如果老师给全班同学都送一朵月份花,那老师应该准备每种月份花各多少朵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了解哪些信息?
生:全班每个月出生的各有多少人。
师:对,这就需要用到统计,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二、任务驱动,自主构思
谈话:同学们,我们班有那么多人,你准备怎样收集全班同学出生月份的数据呢?
生:可以列一张表格,把全班同学的生日月份记录下来。(课件出示空白表格)
师:听你的!看,那该怎样收集数据呢?
生:记录(课件出示方法一)
追问:有其他好办法吗?
生:分成几个小组,先在小组里整理,然后再汇总。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数据这么多,你想先分分组,这样整理起来更简便。(课件出示方法二)
同学们,和他一样想的举手!
师:老师也觉得在收集比较多的数据的时候,可以先分组统计比较方便(板贴分组)。
师:那在小组内,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收集并记录数据呢?先想一想,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生:用画正字记录。举手数人数。打勾等符号记录。
三、经历过程,体验统计
(1)全员统计。
师:这些方法大家都想到了吗?瞧,李老师班里的第一组同学是用画正字统计的!(PPT录像1)第二组同学是用数的方法统计的!(PPT录像2)都看懂了吗?你们也想统计吗?
师:好,那我们就以8人小组为单位,开始行动吧!比一比哪个小组统计得又准又快!
各组组织收集、整理数据。
(2)细化差异。
师:观察这组同学统计的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生: 月出生的人数最多, 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师:还能得到什么信息?能知道他们小组有多少人吗?
生:能。8人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把这些数加起来。
师:是呀,这种方法也能帮助我们检验,如果统计时出了一点小错误,就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检验。
师:再看另一组同学的表格,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 月出生的人数最多, 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师:未来看得更清楚,老师把这两张表格放在电脑上。(PPT)
同学们,每个小组都是8人,怎么情况不一样呢?
师:是啊,你说的可真好!因为我们调查的对象不同,所以得到的结果也不一定相同。(PPT)
(3)汇总。
师:现在,我们来看这6组的数据,观察这些数据,你能立刻告诉我每种月份花分别准备多少张吗?光看这6张统计表,还是很麻烦的,那该怎么办呢?
生:可以把数据加起来。
师:把数据加起来的过程就叫做“汇总”(板贴汇总)
想一想,可以怎样汇总全班的数据呢?请大家独立填写粉色学习单上的表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汇总的呢?
生:把每组1月的相加,。。。(PPT出框子)教师板书填写班级统计表。
师:同学们,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像这样先分组再汇总,就得到了全班同学的汇总情况统计表。现在观察这张统计表,你能立刻告诉我每种月份花分别准备多少张吗?
生:1月2张、2月2张、3月3张……
师:(指黑板上的班级统计表)像这样先分组再汇总一下子就帮我们解决了准备月份花的问题。
师:除了这些,你还能知道些什么呢?
生1:我们班1月、2月、12月出生的人数一样多,3月、5月、7月、8月出生的人数也一样多。
生2:我们班10月出生的人数最少。生3:我们班4月出生的人数最多。
(4)按不同标准分类
师:刚刚我们是把数据按月份进行统计的。其实,在进行相关数据统计时,还可以有不同的标准。我们还可以按季度来分类,请同学们听清要求。
要求:1、按季度分类、汇总 ,把数据填入蓝色学习单上的表格中。
2、和同桌说一说汇总的方法。
师:第一季度出生的有多少人?你是怎么汇总的呢?
生:把全班统计表中1、2、3月的人数相加。
师:我看到一个同学是这样汇总的,(PPT:把小组统计表中1、2、3月的人数分别框出来。)他把小组统计表中1、2、3月的人数相加。
师:同学们,这两种方法你更赞同哪一种呢?第二、三、四季度呢,谁来汇报?
学生汇报得数,教师板书填写统计表。
师:根据这些数据,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我们班第二季度出生的人数最多。第一季度出生的人数最少。
对比:我想知道6月份出生的人有多少人看哪张表?第四季度出生的呢?也就是说在这两张表格中,我们得到的信息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是的,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我们把数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PPT)
(5)再汇总
师:刚刚我们已经汇总了全班同学的出生月份情况,知道是 月出生的人最多。那整个三年级学生是不是也是 月出生人数最多呢?
师:是呀, 月出生人数最多,只是我们班的情况,其他班的情况未必如此。如果要调查全年级的学生的出生情况,又该怎么做呢?
生答。
师:大家同意吗?你真有想法!这是老师课前收集的数据,(PPT:16个班级汇成1个年级,再出三年级数据)
同学们看,和我们班的情况相同吗?为什么?
生:因为调查的对象不同,所以得到的结果不一定相同。
(6)迁移。
师:如果要统计全校的数据呢,你想怎么做呢?
生:汇总一个年级各班级的数据得到全年级的数据,汇总六个年级的数据得到全校的数据。
PPT演示六个年级数据汇总成全校数据的过程,再出全校数据。
师:你真是个优秀的统计员!全校又是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呢?
师:看来,情况又有了变化。那如果要统计整个宜兴市所有小学生的出生情况又该怎么办呢?
生:将宜兴所有小学的学生的出生情况进行汇总。
师:你可真了不起!
(7)回顾。
同学们一起回顾一下,首先我们解决了如何准备月份花的实际问题,然后尝试着根据季度进行汇总,在调查全年级、全校甚至全市小学生出生情况时,知道了也可以用这样的先分组再汇总的方法。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还要非常的细致耐心,数据可千万不能弄错哦!
四、拓展应用,丰富统计经验
1“.抛骰子”游戏,体验数据的随机性。
师:带着今天的知识,我们一起来玩一个骰子游戏。
怎么玩呢?我们每人抛25次,记录每个数朝上的次数。看这位同学先做一个示范。(PPT播放视频)
这位同学有没有抛到25次呢?你是怎样知道的呢?(加一加是否正好25次)
师:现在请大家先自己抛25次,整理个人数据。(抛好)
投影生的作业。
老师来采访一下,观察你的结果,哪个数朝上的次数最多,哪个数朝上的次数最少?你们也是像他这样的结果吗?(不一定,看来调查的对象不同,结果也不一定相同)
2. 体会概率的可能性
接下来请大家四人小组汇总数据,填写小组活动单。
师:各组的情况是怎样的?谁代表小组交流一下?
生1:我们小组4朝上的次数最多。
生 2:我们小组 3和 5朝上的次数最多。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呢?
生:每个数朝上的次数都很接近。
师:好的,大家看,这是李老师班级抛骰子的数据,你能一下子就帮我把全班数据汇总出来吗?有点困难了吧?我将请出一个神奇的软件。
师:看了老师的操作有什么感觉? 生:太方便了。
师:是呢,数据越来越复杂,人们也不断地发明创造,让难题轻而易举得到了解决。
师:看这些汇总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生:比较接近
师:有人专门做了一个实验,把一个骰子抛了9000次,大家看!通过这些数据,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抛骰子的时候,每一个正面朝上的数字出现的可能情况大致相同。
师:的确如此,随着抛的次数的增加,每个数朝上的次数越来越接近。刚刚我们是按哪个数朝上的标准来分类进行整理,那我们还可以按怎样的标准来分类呢?
师:就听你的,请大家按单数和双数这个标准来分类,填写绿色学习单中的表格,看看能有什么新的发现?
小结:单数双数朝上的次数也很接近,这是我们数学中非常有趣的知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进一步深入探究。
四、全课总结
师:回顾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过程,(回顾缩略图PPT)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生:当统计数据比较多时,我们可以先分组再统计;将数据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调查的对象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一定相同。
师:大家真会总结!收集和整理数据,让数据说话能帮助我们认识规律、解决问题,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便利与发展。关于统计还有不少知识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