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汤建英生命数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汤建英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沈依琳

    宜兴市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王晨怡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沈鹏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史冰清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3-04-18

  • 徐茜

    周铁中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李玲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梁勤芳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佳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秦琦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邵颖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沈燕飞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希文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习霞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丽美

    南漕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颖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燕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资讯快递

顾亚龙:ai背景下,数学学习的变与不变(转载)

作者:李玲  日期: 2025-03-24  点击:

几年前有个火出圈的段子说:别把我逼急了,否则,我什么都做得出!不过,数学除外。确实,数学给许多人留下“心理阴影”,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求“阴影部分面积”。

在AI技术,尤其是Deep Seek大模型开源让科技平权、知识平权的当下,这个段子似乎应该改为:别把我逼急了,否则,我什么都做得出,特别是奥数。

确实,强大的AI技术让许多数学难题都被“秒杀”。那么,AI时代的中小学数学学习,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学习工具变了

历来,数学学习高度依赖纸笔演算、作图,效率不高。而随着AI技术的持续迭代,现在只要通过拍照或输入问题,就能自动生成解题步骤;几何图形能用动画演示其动态变化,代数、几何能转化为动态3D模型,甚至能将抽象的概率问题转化为直观的图表,让抽象的数学可视化。学生则可以从繁琐的计算中解放出来,思考更高阶的数学问题。

学习目标变了

AI时代,以往那种让学生“会做题、能考试、为升学”的学习目标,正逐步转向为“如何让学生能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如何练就学生数学的头脑和眼光?”“如何养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的能力?”……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正在从“知识为本”转向“以人为本”。

学习方式变了

AI的自适应学习平台可实时分析学生答题数据,反馈错误原因,并根据学生水平动态调整题目难度,精准推送习题,让大规模因材施教在技术上成为现实。

但是,我认为——

数学学习的核心并未改变

无论工具如何更新迭代,数学发展“抽象、推理、建模”能力的价值取向不变。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为思维而教,为未来而学,是数学学习的核心追求。AI可以生成答案,但无法替代人类对“为什么正确”的追问。

另一方面,虽然AI能快速计算,但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不可或缺。事实上,过度依赖AI的学生,在解决复杂应用题时错误率偏高。因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数学的魅力在于对未知的求索,在于问题解决后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这正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观照,是学习动力的根本来源。面对难题时的坚持与试错,培养了学生的抗挫力,这是AI无法替代的。事实上,过度使用解题APP的学生,在遇到陌生题型时往往会选择放弃。

要在这些“变”与“不变”中找到平衡,就必须要注意工具的使用“度”。AI是辅助而非替代。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在低年级,要适度限制AI工具的使用:1~3年级以笔算为主,打好基础,避免过早依赖技术。高年级即使用AI解决了问题,也要让学生解释解题步骤的逻辑。

更重要的是要在数学教育中,坚守人文精神。数学既有工具性,也有人文性。在形式化了的数学背后,有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和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更有实事求是、言必有据、服膺真理的理性精神。这对于培养学生客观与理性的品格、坚韧而执着的精神,具有深远的育人价值。这种人文熏陶仅靠AI解题是难以企及的。教育是以品格涵育品格,用精神感染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师无可替代

AI背景下的数学学习,人机协同是“人+AI”而非“AI+人”。我们既要顺应科技之变,用新技术赋能,又要坚守教育本质:呵护人、发展人、成全人。人,才是万物的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