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3-04-18
加入时间:2023-04-18
加入时间:2023-04-18
加入时间:2023-04-18
加入时间:2023-04-18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为了激发青年教师的教研热情,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5月26日下午,在宜兴市实验小学举行了汤建英名师工作室“生命数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工作室导师汤建英,阳羡小学叶晓萍校长、周丽琴教导以及全体工作室成员参与了此次活动。
同课异构展奇思
本次活动中,汤建英名师工作室的7位青年教师围绕课标实例“用尺规作等长线段”进行教学研究,在“无教材”“无经验”“无框架”的基础上各显其能,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课堂盛宴。
王婕老师的课堂从解决铅球预备成员能否成为正式成员这一问题出发,通过分析问题,使学生的思考聚焦到“如何利用尺规比较线段的长短”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利用学习经验,自己动手尝试画等长线段,在对比反思中不断优化画等长线段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王梓涵老师让学生在移一移、画一画中经历用尺规比较线段长短的全过程,深刻感受尺规的作用,理解把圆规的两脚张开的距离表示出线段长度后,圆规两脚张开的程度在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因此交点到长弧上任意一点间的距离都相等,而弧上有无数个点,所以可以画出无数条等长线段。学生在边操作边说理的过程中,有效发展了推理意识。
袁心怡老师这节课从解决“等距建楼”这一实际问题入手,让学生试着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来画等长线段。在尝试画图并分享画法的过程中,学生敢尝试,善比较,勤反思,感受尺和规各自的分工用途,以及它们合作即能作等长线段的价值,表达尺规作图的基本方法,化抽象符号为几何直观。
王萌老师通过比较明明家和超市以及学校之间的距离,以及寻找“方向相反,但是距离相同”的书店两个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圆规除了可以画圆,还能用来定长度,并归纳了用尺规作等长线段的步骤,即“画直线”“定长度”“定端点”,最后通过“方方家到小明家的距离和小明家到超市的距离一样”来找出方方家的位置,发现圆上一点到圆心连成的线段都是与标准线段等长的线段。
吴亚云老师这一课设计了用圆规比较线段长短,用尺规作等长线段,探索无数条等长线段三个环节。通过比较线段长短这一探究活动,学生感悟圆规的两脚可以确定两个端点,从而确定线段的长度,进一步尝试作出等长线段。动手探究贯穿全课,有效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素养。
张冰清老师这节课从解决“三位同学能否进入校铅球队”这一实际问题入手,启发学生利用无刻度尺和圆规来解决“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积极构思,大胆尝试,交流反思,通过多种方法的比较,感受尺规作图的价值,初步尝试并表达尺规作图的基本方法,发展了几何直观和推理意识。
周卓赟老师从画一条长度为5厘米的线段开始,唤醒学生的认知:两点能够确定一条线段。其次让学生带着对圆规的已有认知,利用圆规和无刻度直尺画一条与已知线段相等的线段。学生在操作中明白了尺规的作用:圆规—确定长短,直尺—确定直线。最后,让学生带着“尺规作图”的技能参与“寻宝游戏”,深度感知:弧上任意一点到中心的距离都相等。学生在三个任务驱动下做中学、创中学,经历尺规作图的过程,感受尺规作图的价值,形成尺规作图的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几何直观和推理意识。
且行且思享感悟
课堂展示结束后,7位执教老师围绕磨课心得和困惑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感悟。
紧接着,课堂观察员王希文老师结合自己在课堂中的所见所闻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和思考;梁勤芳、张颖等老师对这7位老师的创新思考表达了感慨,对实小学生的精彩表现予以赞赏。
亦学亦导共研讨
工作室特邀评委叶晓萍校长既对7位青年教师的精彩展示表示了赞赏和肯定,又指出了定目标对于环节设计的重要性。工作室导师汤建英对尺规作图的意义和价值、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路径的设计进行了阐述和解读,又与工作室成员围绕“情境的使用”“等长线段三确定”“相等和无数条哪个更重要”“画的过程中尺和规作用的提炼”“规范画法和注意点”五大问题进行探讨,现场气氛热烈,成员们都在学习和思考中收获满满。
最后汤建英导师和叶晓萍校长为7位执教老师颁发荣誉证书。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信在汤建英导师的带领下,工作室成员同研同进步,在指向生命数学的道路上,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