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汤建英生命数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汤建英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沈依琳

    宜兴市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王晨怡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沈鹏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史冰清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3-04-18

  • 徐茜

    周铁中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李玲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梁勤芳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佳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秦琦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邵颖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沈燕飞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希文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习霞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丽美

    南漕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颖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燕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资讯快递

先行先试 敢破敢立——汤建英、褚明月名师工作室走进和桥小学教育集团分数乘法大单元教学探索活动

作者:汤建英  日期: 2023-02-15  点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出台,新一轮课程改革拉开帷幕,学习课标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程。汤建英名师工作室以新课标理念和总体要求为指导,研究大单元教学,于2022928日在宜兴市和桥实验小学进行六年级分数乘法大单元教学探索活动,以课例的形式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结合,促进老师们交流与提升。本次活动特邀江苏省特级教师、《小学数学教育》责任编辑谢惠良作专业指导。褚明月工作室和汤建英工作室共赴和桥小学教育集团,一起参与了本次观摩研讨活动。

·一班三课  凸显一致

上午,徐舍小学的陈鳐瑶老师、西渚小学的潘佳浩老师、和桥小学的习霞老师,在同一个班接续进行了“分数与整数相乘”“分数与分数相乘”“分数乘法的再认识”三节课,充分体现了教学的逻辑性、连续性,以数的意义为基石、以计数单位为核心建构起分数乘法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桥小学的孩子们展现出非同一般的专注力、思考力、表达力,赢得了在座老师们的一致赞赏。

1.分数与整数相乘

 陈老师大步跨进,将分数乘法的两种意义统一成倍数关系,实现了“分数与整数相乘”和“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两课时的完美融合,体现出乘法运算算理的一致性。同时突出乘法运算结果的计数单位和单位个数,为下面的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分数与分数相乘

潘老师有效突破,将分数乘法运算和分数的意义建立关联,层层递进设计教学,使学生明白分数乘法是找运算结果的计数单位和单位个数。这样以理驭法,算法自然生成。同时,将分数与整数相乘和分数与分数相乘的算理算法进行统整,充分体现出数概念与数运算的一致性。

 

   3.分数乘法的再认识

习老师整合贯通,将分数乘法和整数、小数乘法进行类比,学生通过举例说明和几何直观等学习活动,深刻感悟数概念的一致性和乘法运算算理算法的一致性。同时,从数的运算拓展到问题解决中去,进一步拓展学生对乘法的认识,激发学生思考,产生新的问题,接续之后的学习研究。

·专家讲座  反思教学

谢老师作了《上好课 磨好文》专题讲座,结合讲座对本次活动的三节课作了专业点评,充分肯定了工作室在课程改革中前瞻的眼光和专业的素养。谢老师勉励大家要上好课。他指出课堂是教学的基础、文章的源头,文章是实践的提炼、课堂的指导,课堂和文章相互依存。课堂要把握本质,科学设计;逻辑展开,自然生成;高效训练,发展能力;适度创新,上出亮点。他认为磨好文必须多积累优秀课例,多读课标、课本、教学用书以及专业主流杂志的文章和专著,同时需有心理学的支撑。谢老师还列举了学科育人、核心素养、代数推理等当下重点研究的主题,激发老师们思考写作。

 

      汤建英导师敬邀谢惠良老师为工作室专业成长导师,期盼在谢老师的引领下,工作室成员们能更快更专地发展。

 

·说课议课  交流思辨

三位执教老师就自己的课堂设计、磨课经历、教学心得做了简要交流。老师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课例进行了评议。

 

 

 

 

 

 

 

 

 

 

 

 

 

 

       大单元教学是以单元为教学计量单位,以知识结构为载体而进行的教与学的互动活动。基于单元进行结构化,有利于统整打破传统单课时设计思维下的知识的离散化状态,能够以整体关联和结构的思想整体设计单元教学,促进儿童认知结构的整体变化。分数乘法大单元教学是思考在先、行动在前的研究实践,给了我很多启发。三节课紧扣核心要素,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结构。层层递进进行教学与拓展,沟通了意义的一致、算法的一致,完善了知识结构;三节课基于单元整体,建构策略框架。从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建构策略框架,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王琴芳

 

       教材中很多内容从发展的角度看是逐步整合的,比如两三位数的乘法从原来的分开教学变成合并教学,年月日和时分秒也进行了整合。单元整合教学是基于学生发展和知识发展的趋势。分数乘法不再是和整数乘法、小数乘法各自有不同的算法,而是进行了统一。课堂中学生展现出了真实的状态,比如在第三节课中学生感觉分数乘法的算法和整数小数乘法的算法不一致,那是由于原来教法的区别形成的。分数与整数相乘侧重点在如何得到计数单位的个数。分数与分数相乘侧重点在如何得到新的计数单位。三节课层层递进,在基础中提升,在提升中综合,形成知识框架。

 

 

 

 

 

张丽美

 

       数的运算的教学既要帮助学生学会怎样算,还要引导学生去探究为什么这样算。三节课从分数乘法这个大单元的角度,为我们引领了分数的运算教学。第一,基于运算的意义,从本源出发思考问题。运算的意义,它是我们运算方法的一个本源,三节课都能够基于运算的意义来引导学生进行算法探究。在教学中,都非常注重运算意义与实际问题的联系,能基于数的意义,以它们内在的一致性来沟通了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第二,基于过程的意义,积累数学发现的经验。三位老师课堂上都能够精心安排探究算法的过程,引导学生由实际问题得出乘法算式,再由乘法算式知道算式的意义,再通过算式的意义,让学生借助直观图,通过分一分,自主得出运算的结果以及运算的方法。第三,基于认知的意义,实现数学活动的深层参与。三位老师都能够注重在有意义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三位老师非常关注学生参与的自主性,注重学生对每一个探究活动阶段的自我反思与说理,适时引导学生在反思说理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体验,把握运算的一致性。尤其是习霞老师的“分数乘法的再认识”,更是注重关联到分数乘法与整数乘法、小数乘法,使学生对乘法计算方法的认识能够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运算体系,让算理、算法在理解中更加透彻。

 

 

 

 

 

沈燕飞

 

       非常庆幸没有因为六年级的教学,没有因为种种琐事错过今天的精彩探索。同一个班,连上三节数学课,展示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思考,还是第一次碰到,真的很惊艳!感谢三位老师的勇于实践,更要感谢导师汤特的敢于创新。三位老师站在课程的视角,系统、科学地整合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的法则、意义,勾连整数、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让人耳目一新。所有的数和算,都回到了数出或者算出几个计数单位,让我产生了立即到自己班级试一试的冲动。这样的展示、探索活动无疑是成功的!

 

 

 

 

 

 琦

       今天有幸和工作室的小伙伴们一起经历了“分数乘法大单元教学探索”,让我们对单元整体教学有了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体悟。设计的精妙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重整结构化内容,设计学习活动;融通思维方式,把握本质关联;深入结构化学习,培养核心素养。三节课的教学设计立足大单元视角,追寻数学运算的本质,体现了“数的意义”和“运算”的一致性,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深刻感受到“运算”的核心是计数单位,运用画图、举例、推理等方法形成规范化思考问题的品质,也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逻辑思维。

 

 

 

 

·导师解读  深化认识

  汤建英导师对三节课作了整体点评。她认为三节课做到了合并增添,使内容组织更合理;跟班接续,让教学研究更真实;探幽索隐,让本质算理更明了;凸显强化,让知识一致性更清晰;纵横沟通,让知识结构更稳固。

褚明月导师认为本次活动的课例,是教材出来之前的实践性教学,有很好的研究意义和教育价值,体现了课程改革中老师们对课程内容的认知转向,对教学方式的转向。她认为教学要基于数学本质,体现统整;突出素养,体现统领;关注学生,给足空间。从知识和方法两个层面对课堂教学提出建议。

最后,汤建英导师提出老师们要有乐于学习研究的心向,有善于寻找联系的眼睛,有敢于尝试探索的勇气,有敏于反思记录的习惯。只有持续的研究思考,才能支撑起敢破敢立的勇气。在课程改革的路上,学生更好地学永远是教学不变的方向。向着学生更好地发展,我们一直在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