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汤建英生命数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汤建英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沈依琳

    宜兴市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王晨怡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沈鹏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史冰清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3-04-18

  • 徐茜

    周铁中学

    加入时间:2023-04-18

  • 李玲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梁勤芳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佳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秦琦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邵颖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沈燕飞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希文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习霞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丽美

    南漕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颖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燕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读《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小学数学)》有感

作者:张颖  日期: 2025-03-24  点击:


 

基于我们学校的两个课题《‘阅读+’主题学习校本行动研究》《基于儿童生活的数学小项目实践研究》,我们数学组一直在坚持设计开展一些数学主题学习活动,有时候我会有一些疑问:这些活动是不是就是主题学习活动?是不是设计一些画画活动就是跨学科了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找到了这本书——《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小学数学)》。

这本书是王艳玲、吴正宪、马云鹏三位老师所著,分上篇和下篇,上篇《关键问题的解读》,围绕一线教师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困惑,梳理成“如何理解、如何设计、如何实施”三个维度,集中回答了10个关键问题。下篇《典型课例解析》收录了13个极具代表性的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课例,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学习之后,我对于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融合不同学科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跨学科主题学习不仅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他们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以下是我学习之后的几点心得:

一是,跨学科主题学习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如科学、美术、语文等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学习整体。这种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拓宽视野,增强对其他学科的兴趣和认知。

    二是,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性。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成为了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以便能够灵活地将它们融入数学教学中。同时,教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够设计出既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又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三是,跨学科主题学习中更应重视对评价的设计。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创新思维。而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我们应该采用更加全面、多元的评价方式,如项目式学习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等,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还促进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

下面是我21年设计的一个主题学习活动《探秘“尺子”》。一共设计了3个活动:认识“工具尺”,发现“身体尺”, “身体尺”与“米”的关系。这个活动当时设计的时候就有很多的困惑,比如当时要求最好是要跨学科,思来想去只想到可以跨个语文,让学生阅读阅读,写写感受。又如不知道如何设计评价,所以评价就只会设计成简单粗暴的“自我评价”“教师评价”。

这本书的的课例3《身上的“尺子”》给我打开了思维,解答了疑惑。原来除了融合语文,还可以融合美术,学习收获除了写出来,还可以画出来。活动评价除了学生自评、老师点评,还可以学生互评,评价除了指向学习成果,也可以指向学习过程。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值得推广和深入研究的教学方式。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探索和完善这一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加入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中来,共同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