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初探
作者:李玲 日期:
2023-10-31 点击:
次
“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初探
宜兴市东氿小学 李玲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对教师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教学行为的评价,是教学价值的表现。课堂教学的开展,不仅仅只局限在课堂上,而是要从每个教学基本环节出发,层层推进,环环紧扣。那么如何判断数学课堂中,小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笔者认为看学生的数学课堂练习情况是个很好的途径。因为课堂练习是一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的有效环节和决定途径。而在当前“双减”形势下,笔者认为教师在学生练习活动的设计上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的精力与智慧相对不足,“双减”之下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一、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存在的普遍问题:
1、课堂练习时间不足。一节课短短40分钟,很多教师注重了情境创设和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经历新知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但是又因为“不放心”心理下的大量讲授,使得巩固练习时间偏少,显得“头重脚轻”。
2、课堂练习层次单一。现在学生所练习的大多是条件明确,模仿例题,思路单一,结论确定的封闭性习题。往往缺少那些条件隐蔽,思路开放,灵活多变的发展性习题,这就导致不能有效地调动优等生的积极性。
3、课堂练习形式单调。多数教师仅局限于教材上的练习题型,而其它如填空、选择、判断等形式的练习则很少,更忽视实践练习。练习形式单调、枯燥,缺乏趣味性、实践性,致使学生在产生思维疲劳时,不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性。
二、“双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主要原则: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长期的实验,发现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与智能的发展关系密切,指出只有牢固掌握知识才能转化为学习者的技能、技巧与智力、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对教材里的习题作适当调整、组合、补充,从质和量两方面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使之具有针对性、趣味性、生活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1、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是指课堂练习设计应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练在点上。小学生只有通过这样的练习,才能进一步理解、巩固基础知识,解决难点,纠正倾向性错误。
2、趣味性原则。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触:后半堂课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面带倦意,兴趣开始转移,学困生的表现尤为明显。为了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笔者认为练习设计必须得新颖有趣并且多样化,以此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例如经常在课内开展游戏式、竞赛式等趣味练习。
3、生活性原则。练习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笔者认为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层次性原则。从学生方面来考虑,练习必须因材施教,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同时又要关注优秀生,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知识系统上来考虑,练习必须要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规律逐步加大难度,逐步提高的练习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经过刻苦学习之后获得成功的喜悦、愉快的体验,从而达到“人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发展”的要求。
5、开放性原则。无论是在内容的选取上还是形式的呈现上,课堂练习都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自主创新的机会,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能从不同方向去寻求解题策略,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发散性和灵活性。
三、“双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策略:
1、基于教材,全面理解数学本质,整体把握教学内容。课堂练习的有效性设计首先要正确理解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次必须注意各知识点间的融会贯通,紧扣教学的重点、难点,最后应从难度、坡度、针对性、明确性、启发性、开放性等方面逐步提升,进一步挖掘知识背后所蕴涵的数学教育价值。设计有效性课堂练习时,必须多注意前后学段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将已学内容、现学内容与将学内容很好地融于一体。
2、基于生本,从学生的实际认知出发,有效设计课堂练习。教师必须先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包括对学生已学知识、生活经验、实践体会等方面加强了解,再研究学生学习的困难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进行有效性课堂练习的设计。例如,根据学生实际,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也可以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课堂练习素材。
3、基于生成,准确实现知识迁徙,体现练习的层次性。课堂练习设计如何准确实现把知识从教师传授向以学生接受、掌握的方向迁徙?笔者认为,这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能够站在学生角度审视课堂练习题。其次,课堂练习的有效性设计中要注意体现层次性,要适合各层次学生,也就是说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练习题目,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提高,从而实现“人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发展”。
综上所述,笔者相信教师在把握好上述各点后,对提高小学数学有效性课堂练习实效会有很大的帮助,从而更好地落实国家“双减”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