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教学目标:
1.会认“魄、抑”等11个生字,会写“脊、抑”等12个生字。理解“龟裂”等词语。
2.通过品读场景中的人物和环境等的描写,体会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及工作的艰辛,以及母爱的伟大感人。
3.理解反复手法的运用。
4.感受“我”对母亲的感激、心疼、愧疚的复杂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就课文的主要情节和细节,引导学生注意人物和环境的描写,体会慈母情深。并理解反复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一首关于母爱的诗歌《游子吟》吗,一起来背一背,诗中向我们描绘了一位慈母的形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另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慈母情深。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梁晓声,你了解他吗?谁来介绍?(学生交流)出示作者介绍。他是一位大作家,写过很多优秀小说,他能有这么多成就跟他的母亲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呢?让我们快速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出示阅读要求:
(1)快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故事往往由一个个场景构成,(提示:场景就是场面)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和母亲相关的哪些场景呢?用谁干了什么事概括。
(板书:场景)
2.检查生字词
龟裂 数落 缝纫 攥着 耽误
脊背 酷暑 压抑 噪声 忙碌
怂恿 颓败 失魂落魄
第一行:多音字“龟”(齐读一遍)
第二行:“脊”范写 (齐读)
第三行:“失魂落魄”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齐读)
3.课文主要写了关于母亲的哪几个场景?
(1)找母亲(6-19);要书钱(20-34)
(2)那么进工厂找母亲之前的段落讲的是什么?(起因:想买书)母亲给钱买书之后的段落呢?(结果:有了书)而我们归纳的两个场景就是事情发生的——经过。
(3)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贯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每个人自己连起来说一说,自由练习。请同学起来说一说。
三、走进场景,品读细节
1.我们知道母亲最后给我钱了,可是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为什么作者会鼻子一酸呢?这节课让我们走进第一个场景——进工厂找母亲,请同学们找一找,在第一个场景中,描写环境的是几到几自然段(7—9)。这三个自然段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七八十)出现了几次?(5次)我们称它为反复(板书:反复)。
2.你从这五个“七八十”中分别读到了什么呢?
(1)联系“不足二百平米”“压抑”,感受拥挤。
(2)联系“潮湿颓败”“身在蒸笼”,感受又闷又热。
(3)“震耳欲聋”,感受环境嘈杂。
“震耳欲聋“是什么意思?“欲”是什么意思?(将要)耳朵都快要被震聋了,这是多大的噪声啊,一起来读一读,读出震耳欲聋的感觉来。那个词要重读?再读。这震耳欲聋的噪声停止过吗?消失过吗?一直如此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往下找一找。
一个老头对我大声嚷。引读
“找我妈!”(感叹号)引读
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引读:妈——妈——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岂止是今天吗?想象一下,昨天的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读)明天的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读)岂止夏天吗?想象一下,寒冬时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读)工作环境如此恶劣,母亲工作如此艰辛。
3.假如你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耳边传来震耳欲聋的噪声,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谁愿意待在这个地方呢?母亲可以转身就走吗?她只能在这噪声不断的环境中工作。为什么呢?环境如此恶劣,母亲还愿意在那里工作。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1)“破收音机”“吃进了肚子里”,家里穷。
(2)因为被辞退,很珍惜这份工作。
(3)第30自然段:“供”吃、穿、上学,钱要发挥很多作用。没有这份工作,母亲就不能维持家里的开销了。
【出示资料】:
我十岁那年,父亲随东北建筑工程公司支援大西北去了。父亲离家不久,爷爷死了。爷爷死后不久,妹妹出生了。妹妹出生不久,母亲病了。医生说,因为母亲生病,妹妹不能吃母亲的奶。哥哥已上中学,每天给母亲熬药……我每天给妹妹打牛奶……父亲每月寄回的钱,根本不足以维持家中的起码开销。(梁晓声《父亲》片段)
你有什么感受啊?(生交流)
在这样困顿的情况下,生病的母亲不得不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不得不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煎熬着。
4.那是我第一次到母亲为我们挣钱的那个地方。母亲居然在这样的环境中煎熬着,当我亲眼看到、亲身体验到这简陋恶劣的环境时,此时我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愧疚,母亲挣钱如此不易,而我此行的目的竟然是来要钱。
心疼,母亲为了这个家牺牲了这么多,我竟然第一次知道。
难过,母亲在这样难以忍受的环境中煎熬着,默默承担着责任。
我思绪万千,愧疚、心疼、难过一下涌上心头,所以才会鼻子一酸,齐读7、8、9自然段,感受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和我复杂的心情。师引读第一句。
四、总结内容,巩固课堂
总结:一个个“七八十”反复,让母亲恶劣的工作环境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也强烈地震撼着作者的心,看到母亲竟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我怎能不鼻子一酸呢?其实这种反复的手法在文中还多次出现,下节课我们再来一起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