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认识“策、荐”等2个生字,会写“赢、拳”等5个字,会写“赏识、脚力”等8个词语。
语言运用: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
思维能力:能借助图示,推想孙膑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
审美创造:学习孙膑认真分析和科学布局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前解析
关注课文:《田忌赛马》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叙述,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孙膑出谋划策,让田忌通过合理安排马的出场顺序赢得了比赛的故事。文章的结尾,孙膑被举荐给齐威王并成为其军师,这个故事告诉人们,遇到问题要像孙膑一样,先认真分析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再选择合适的对策,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关注原著:课文是根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的相关内容改写的。《史记》的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实际上是我国古代三位著名军事家的合传。作者着重写了孙武“吴宫教战”,孙膑以兵法“围魏救赵”、马陵道与庞涓智斗,以及吴起在魏、楚两国一展军事才能,使之富国强兵的事迹。全篇以兵法起,以兵法结,中间以兵法作骨贯串始末。
关注人物的思维过程:孙膑是整个故事中的关键人物。正是因为孙膑善于观察、分析,所以才能给田忌提供合理的策略,让他稳操胜券。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孙膑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策、荐”2个生字,会写“赢、拳”等5个字,会写“赏识、脚力”等8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
3.能借助图示,联系孙膑观察到的情形,推想孙膑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重难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1.认识“策、荐”2个生字,会写“赢、拳”等5个字,会写“赏识、脚力”等8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说清田忌获胜的原因。
一、导入谈话,了解故事人物
1.导入新课: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叫齐国,当时齐国的贵族很喜欢赛马。有一名大将叫田忌,他也特别喜欢赛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历史故事。(板书:田忌赛马)
2.读了课文题目,你有哪些疑问?(出示课件3)
预设:田忌是谁?从题目中,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写了田忌和谁赛马?结果怎样?
3.了解故事人物。(出示课件4、5)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习字词。
(1)出示词语:出谋划策、引荐。(出示课件6)
指名让学生读词语。拓展词语:策略、对策;推荐、举荐。
(2)学习会写字。(出示课件7~9)
重点指导“赢、拳、擦、策”的书写。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课件10)
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
(3)除了比赛之外,课文还写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相关问题。教师组织交流。
预设:课文第10~14自然段写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除了比赛之外,课文第1、2自然段写了三个人物的关系,第3~9自然段写了孙膑向田忌表明自己有必胜的办法,第15、16自然段写了赛马结果。(出示课件11、12)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初步感知,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三、再读课文,知赛马计策
1.孙膑是齐国大将田忌的门客,田忌对他非常赏识。 (出示课件13)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门客、赏识”的意思,思考:后来孙膑的身份发生了什么变化?
2.田忌如实相告,并引荐了孙膑。后来,齐威王任命孙膑为军师。(出示课件14)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引荐、军师”的意思。
过渡:田忌与齐威王的这次对阵是怎样进行的?
3.把齐威王和田忌赛马的对阵图连一连,田忌为什么获胜了呢?(出示课件15、16)
预设:第一场,田忌的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败;
第二场,田忌的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
第三场,田忌的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胜。
三场比赛中胜两场输一场,田忌赢了齐威王。
4.朗读课文第15、16自然段,读出齐威王好奇的语气。(出示课件17)
是谁给田忌出谋划策的?
预设:孙膑。
5.读到这里,你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出示课件18)
6.过渡:孙膑是怎么想到这么巧妙的计策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出示课件19)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他认真分析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理解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懂得无论胜利还是失败都应冷静仔细地分析局面,把握时机,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一、复习回顾
回顾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孙膑的出谋划策下,田忌在赛马时赢了齐威王,谁能结合赛马对阵图,再说一说田忌获胜的原因呢?(出示课件20、21)
过渡:孙膑的计策是从何而来的呢?我们继续学习。
二、精读细研,品读详写部分内容
1.朗读课文第3~13自然段。(出示课件22~27)
(1)说一说:孙膑对田忌说了什么?田忌的态度是怎样的?
学生汇报交流。
(2)田忌决定“全听”孙膑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田忌很信任孙膑。
(3)读一读孙膑的话,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他“胸有成竹”。
预设:“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将军请放心”“一定能让您赢”。
(4)指名让学生读第2自然段,思考:孙膑的“发现”是什么?
预设: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板书:观察、分析)
(5)如果你就是当时的孙膑,发现了这些客观条件,你会想到些什么?
预设:改变马的出场顺序,应该能赢。
(6) 读一读描写比赛的内容,借助对阵图,试着说一说孙膑是怎么制订出这个计策的。(板书:制订计策)
预设:第一场,田忌的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二场,田忌的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第三场,田忌的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
(7)为什么不用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呢?既然不能这样对阵,孙膑想出了什么办法?这样对阵,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什么?
预设:孙膑想虽然每个等级的马脚力相差不多,但是不同等级的马之间的脚力是有很大差距的。上等马对阵中等马一定赢,中等马对阵下等马也一定赢。比赛三局两胜,只要其中两局获胜就可赢得比赛。所以只要合理安排马的出场顺序,肯定能赢得胜利。
(8)小结:通过孙膑的妙计,田忌用的还是原来的马,只是有意安排了马的出场顺序,就顺利地赢得了比赛。(板书:胜负难料→必胜)
2.分角色朗读第3~9自然段,注意读好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出示课件28)
3. 朗读课文第10~14自然段,说一说:赛马的时候,田忌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田忌的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出示课件29)
预设:田忌的态度由“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到“微微一笑”,再到“满意地笑了”。因为田忌相信孙膑的策略一定能让自己赢得比赛。
4.课外拓展。(出示课件30、31)
(1)当齐威王知道田忌赛马的计策是来自孙膑时,他会怎么想、怎么说?
(2)历史上有不少像“田忌赛马”这样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课下大家可以找一找相关资料,和同学交流。
例如:淝水之战、长勺之战、赤壁之战、空城计……
三、梳理结构,概括主题
1.梳理结构。(出示课件32)
2.概括主题。(出示课件33)
四、课堂演练,布置作业
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34)
2.布置作业。(出示课件35)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这一环节意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知道要用智慧去解决问题。
教学中我指导学生根据课后问题,借助对阵图,深入理解课文,从逆向和正向两方面分别进行思考,真正走进孙膑内心,探究他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朗读、思考一步步探明人物的思维过程,明白孙膑能想出这样的好主意,是仔细观察、周密分析、认真推断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