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李银芬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李银芬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文涵

    扶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董昕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贵香

    元上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玥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柯烨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晓奕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毛旭芝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苗书瑜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旦萍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唐瑛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琦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永美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烨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宇桥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越

    范道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静逸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应学萍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轲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文蕴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人物描写一组

作者:张轲  日期: 2025-04-15  点击:

id:2147499839;FounderCES

id:2147499855;FounderCES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不同时期的中国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了解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表现人物的特点,还可以通过描写他人的反应表现主要人物的特点,能体会这些方法的表达效果。

思维能力:能梳理、总结写人的基本方法。

审美创造:能结合例文和批注,进一步感知写人的基本方法。

id:2147499871;FounderCES课前解析

关注文本内容:《人物描写一组》塑造了小嘎子、祥子和严监生三个人物。第一个片段主要写了小嘎子和小胖墩儿进行摔跤比赛的情形,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小嘎子的机灵;第二个片段主要写了初入行的年轻后生祥子的外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了祥子的生命力;第三个片段主要写了严监生临死时的场景,他因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而硬撑着不肯咽气,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严监生的极度吝啬。

关注作者、作品:老舍(18991966),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茶馆》等。《两茎灯草》选自《儒林外史》第五、六回。这是一部描写封建社会读书人追求功名,以及他们的生活的小说,是中国讽刺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登峰之作。作者吴敬梓创作这部小说花了近二十年时间。书中对人物性格的勾勒,活灵活现,有血有肉。对有钱人严监生临死前的刻画更是“千古绝唱”。

关注语文要素:此课对应的语文要素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对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的描写重点呈现。《摔跤》一文对动作描写极为细致;《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通过外貌描写刻画了祥子结实、健美的形象;《两茎灯草》选择了典型事例,抓住主人公的神态、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关注策略指导:在第四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对人物描写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利用学生已有的读写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整合学生已有的关于“写人”的读写经验,同此课的学习结合,从人和事件的具体事例出发,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理解和评价。

关注学法指导:三个片段,作者描写人物的侧重点各有不同。结合课后题,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交流感悟的方式,使学生分别了解三个片段中的人物特点;引导学生牢牢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一系列描写,体会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id:2147499887;FounderCES教学目标

1.认识“嘎、绊”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监”,会写“跤、搂”等15个字,会写“摔跤、手疾眼快”等10个词语。

2.能结合三个片段中描写人物的语句,说出人物的特点。(重点)

3.了解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外貌等表现人物的特点,并能体会其表达效果。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重难点)

id:2147499903;FounderCES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id:2147499919;FounderCES课时安排

2课时

 

id:2147499926;FounderCES

id:2147499942;FounderCES

1. 认识“嘎、绊”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监”,会写“跤、搂”等15个字,会写“摔跤、手疾眼快”等10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找出文中描写严监生的词句,了解人物的特点。

id:2147499958;FounderCES

一、导入谈话,激发兴趣

1.教师导入:我们学过不少写人的文章,你知道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哪些吗?

预设: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出示课件3)

2. 思考:不同的描写方法其作用分别是什么?(出示课件4)

学生汇报交流。

 

id:2147499973;FounderCES

  设计意图:回忆所学过的描写方法,勾起回忆的同时复习描写方法的作用。

 

3. 过渡:字里行间众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在祖国灿烂的文学宝库里,作家们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神通广大的孙悟空、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还有勇武过人的武松、意志坚定的刘伯承等,这些人物个性鲜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五单元,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继续认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二、初步感知,认识字词

1. 初读课文。(出示课件5)

今天我们学习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板书:人物描写一组)

这篇课文共由三个片段组成,请你默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新词。

2.学认字。(出示课件6)

出示词语:小嘎子 绊住 揪耳朵 扳倒 手腕 铸造 颧骨 疤痕 严监生 侄子 吐痰 揩眼泪

这部分轻声音节需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在读课文的时候,一定要把轻声音节读出来:小噶子、侄子。

开火车读,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id:2147499988;FounderCES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文本,梳理片段的内容;认识字词,扫清障碍。

 

3.学写字。(出示课件78)

              

(1)小组讨论:请你认真观察这些生字,想想可以用哪些方法记住它们。

(2)会写字归类。

 

id:2147499995;FounderCES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学会写字,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4.整体感知。

(1)课文的三个片段主要写了哪些人物?文中的主要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出示课件9)

预设1:《摔跤》这篇课文中的人物有小嘎子、小胖墩儿,小嘎子给我留下了很机灵的印象。

预设2:《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中的人物是祥子,我觉得他为人老实,身体十分结实。

预设3:《两茎灯草》里面的主人公叫严监生,他就像一毛不拔的铁公鸡,特别吝啬。

(2)这么多的人物,每个片段分别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来表现主要人物呢?你能说一说吗?(出示课件10)

预设1:《摔跤》运用了动作描写。

预设2:《他像一棵挺脱的树》运用了外貌描写。

预设3:《两茎灯草》运用了动作描写。

三、学习第一个片段《摔跤》

教师过渡: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个片段《摔跤》。(板书:摔跤)

1.出示图片,认识主人公。(出示课件11)

主人公是谁?观察图片,借助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预设:小嘎子。

2.整体感知。(出示课件12)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小嘎子主要写了什么。

预设: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摔跤。

3.文章从哪里开始写摔跤比赛的过程呢?(出示课件13)

预设: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4.默读文中描写摔跤的部分,圈画出人物的动作。(出示课件14)

预设: 蹦来蹦去     三抓两挠  推拉拽顶    

5.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你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一找,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把句子画出来,圈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反复读一读,可以在旁边写一写批注。

(1)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6.角色表演。

(1)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一部分的内容,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小嘎子和小胖墩儿。表演的同学要注意演出人物的动作,观看的同学要做文明的观众。(出示课件15)

(2)指名让学生上台表演。

(3)评一评:你觉得他们的表演贴近文章内容吗?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出示课件16)

(4)教师小结:这一部分内容,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让我们身临其境地观看了一场摔跤比赛。可见,对人物动作的描写,可以生动地再现当时的场景。(板书:动作描写)(出示课件17)

 

id:2147500010;FounderCES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原有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了解课文描写人物的方法。

 

7. 初读文章之后,我们能感受到小嘎子是个机灵的孩子。文章是怎么表现出他的机灵的?再读读文章,找出相关内容说一说。(出示课件18)

小组交流:(出示课件19)

(1)这场比赛是谁引发的?

(2)小嘎子选择的是哪种比赛方式?为什么?

(3)他在比赛中是怎样表现的?

教师小结:从小嘎子的一连串动作中,我们能感受到他的机灵。可见,动作描写能突出人物的特点。(出示课件20)

8.通过刚才对小嘎子表现的品读,你觉得这场比赛谁更有可能获胜?实际上呢?(出示课件21)

9.请同学们再次默读文章,圈出小胖墩儿的动作,想一想:小胖墩儿为什么会赢?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出示课件22)

预设:小胖墩儿结实。

教师提问:小嘎子明明看上去能赢,为什么会输呢?

预设:因为他沉不住气。

10.教师总结。(出示课件23)

描写人物的动作,不仅可以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情景,还可以突出人物的特点,使小嘎子机灵、调皮的样子和小胖墩儿沉着的样子,都鲜活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四、学习第三个片段《两茎灯草》

1.教师导入:接下来,我们继续认识一个同样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两茎灯草》的主人公——严监生。(板书:两茎灯草)(出示课件24)

2.认识多音字“监”。(出示课件25)

3.《两茎灯草》一文,也用了很多动作描写来刻画主人公。默读这个片段,画出描写严监生动作的语句,说一说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这些动作的。(出示课件26~28)

(1)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这是作者对严监生咽气前的一段描写。这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

预设:严监生的病一天比一天重,一连三天不能说话,但是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总”字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预设:不能。“总”字能让人体会到严监生垂死挣扎的时间之长。

读了这段文字,你能想到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此时的严监生?

预设: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危在旦夕……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严监生“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联系下文说一说他为的是什么。

预设:为的是灯盏里有两茎灯草,唯恐浪费了灯油。

病情恶化到这种程度,严监生却“总不得断气”,他在想什么?如果严监生此时还能说话,他可能会说什么?

预设1:灯里点着两茎灯草,浪费灯油啊!

预设2:灯盏里有两茎灯草,赶快挑掉一茎,不要浪费灯油啊!

作者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严监生的?从这样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预设1:动作。(板书:动作描写)

预设2:两茎灯草,竟然让严监生临死前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指头,两茎灯草在他的心中是这么的重要,可见他是多么吝啬。

请同学们反复读这段话,思考感悟,并了解作者的表现手法。

预设:作者用犀利的笔法刻画了一个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2)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学生自由阅读这段话,思考在这段话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严监生的。

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

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预设1:与大侄子的交流“把头摇了两三摇”——动作描写。

预设2:与二侄子的交流“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神态、动作描写。

预设3:与奶妈的交流“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神态、动作描写。

预设4:与赵氏的交流“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动作描写。

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严监生的心情。

预设:焦急、气恼。

从严监生的动作和心情中,你感受到他怎样的特点?

预设:吝啬。

4.自由朗读全文,在朗读中通过对严监生的动作和神态描写体会严监生当时的心理。

 

id:2147500025;FounderCES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教师指导,使学生能够从更深层次来理解课文,了解作者的内心情感。

 

5.教师总结。(出示课件29)

从这个片段中,我们同样能感受到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作者用几个动作就把严监生吝啬至极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6.课后作业。(出示课件30)

id:2147500032;FounderCES

id:2147500048;FounderCES

1.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车夫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2.理解“挺脱、硬棒、杀进他的腰”等词语。

3.学习作者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id:2147500064;FounderCES

一、复习回顾

1.回顾旧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摔跤》和《两茎灯草》,知道作者运用了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那么动作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出示课件31)

预设: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

想一想:外貌描写可以包含哪些内容?(出示课件32)

预设:相貌、身材、穿着、仪态、神态……

2.谈话揭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的第二个片段《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你知道这个片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吗?(板书:他像一棵挺脱的树)(出示课件33)

预设:外貌描写。(板书:外貌描写)

二、学习第二个片段《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1.初读课文。(出示课件34)

默读片段,思考:作者侧重描写了祥子的哪些方面?

预设:身材、相貌。

2.细读第1自然段。

(1) “身量与筋肉”是对一个人外貌的整体印象,“很大很高”“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介绍了祥子的身材是高大结实的。“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描写了祥子的穿着。“‘出号’的大脚”也能看出他非常高大。(出示课件35)

追问:“‘出号’的大脚”是多大的脚?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呢?

预设:比大号还要大的脚。

(2)文中有一些难懂的语句,你是用什么方法读懂它们的?(出示课件36)

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

我们可以借助注释理解,“杀进他的腰”就是把他的腰勒得细一些。通过穿衣服能看出他的高大,比如“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老舍写他的胸是“铁扇面似的”,背是“直硬”的,祥子就像一个健身教练一样强壮。

(3)从祥子的穿着上,你知道他是做什么的吗?(出示课件37)

预设:车夫。

(4)教师小结:你发现了吗?外貌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出示课件38)

3.细读第2自然段。

(1)怎么理解下面这句话?(出示课件39)

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

预设:联系上文“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和下文“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我们知道这里主要描写了祥子的结实硬棒。

(2)祥子对自己的模样满意吗?(出示课件40)

预设:祥子对自己的模样是很满意的,因为他的脸和他的身体一样“结实硬棒”。

(3)再读第2自然段,读完这段话,说说祥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出示课件41)

预设:身体健壮结实,充满自信和活力。

4.教师总结:是啊,祥子这种伟岸的形象一下子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就像同学们说的那样,祥子站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像一个健身教练一样强壮。通过外貌描写,祥子结实健美的样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出示课件42)

5.课后作业。(出示课件43)

id:2147500096;FounderCES

id:2147500103;FounderCES

id:2147500119;FounderCES

在教学中,把读落到实处,引导学生有层次地进行阅读。先初读课文,力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再求读有所悟,读进文本,读进人物,读进作者,最后达成的状态是读得有感情、有韵味。另外,提炼描写动作、神态的语句读,发现细节描写的特点,品读悟法并走进人物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