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李银芬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李银芬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文涵

    扶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董昕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贵香

    元上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玥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柯烨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晓奕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毛旭芝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苗书瑜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旦萍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唐瑛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琦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永美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烨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宇桥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越

    范道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静逸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应学萍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轲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文蕴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慈母情深

作者:张文蕴  日期: 2025-04-12  点击:

慈母情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魄、抑”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龟”,会写“脊、抑”等15个字,会写“连续、广播”等词语。

2.学习“去工厂找母亲”的场景,感受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体会母亲工作的辛苦,进而体会慈母情深。

3.写写生活中“鼻子一酸”的经历。

【教学重点】

识字学词,体会母亲工作的辛苦,写话。

【教学难点】

感受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体会母亲工作的辛苦。

 

【教学过程】

一、明确主题,了解作者

出示单元导语页的画面。

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此时你脑海中想到了哪些词语?

2.其实这幅画面还可以用这个词来描述:舐犊之情。舐犊是什么意思?根据“舐”的字形猜意思。指名读。齐读。

3.出示舐犊之情的出处。

“舐犊之情”出自《后汉书·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比喻父母对子女的疼爱。

4.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你能猜猜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什么的吗?以“舐犊情深”为主题,课文应该都是写父母之爱的。

过渡:是的,在这个单元的几篇文章展现了父母和孩子的点点滴滴,文章的字里行间蕴含着真挚的情感。今天我们先来学习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齐读课题——18《慈母情深》。

5.介绍作者。看,这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著名作家梁晓声,他写过许许多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还获得过茅盾文学奖。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作者写了一种怎样的慈母情呢?请同学们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生字词。

1)出示第一组词语:失魂落魄、鼻子一酸、攥着。

指导理解“失魂落魄”和“攥着”。

2)出示第二组词语:压抑、颓败、噪声。

利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颓败”的意思。

3)出示第三组词语:疲惫、龟裂、脊背。

理解“龟裂”一词;指导书写“脊”。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课文1~5

1.同学们,我们知道事情的起因是买一本书。你们觉得买一本书容易吗?请大家读读1-5自然段,想一想: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结合有关词句说说你的体会。

2.预设1:我从文章的第一部分了解到作者的家境特别贫穷,买一本书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我从“从来没有一次给过”“从来没有......一次要过”这些地方体会到这一元多钱对“我”家来说是笔“巨款”,而“我”是个懂事的孩子,所以“我”决定向妈妈要钱买书的时候特别犹豫和不忍心。

“母亲还从来没有……要过这么多钱。”从这句话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预设2:这句话暗示了家里很穷。“从来没有”“也从来没有”这两个词表明:A家里很穷。B“我知道家里穷,因此很懂事,不给家里增添负担。”

师追问:一元多钱你们觉得多吗?你平时向爸爸妈妈要钱买一本书会如此犹豫吗?

出示梁晓声作品《母亲》片段及图片资料。


出示课件:

 

一元多钱在我们现在看来根本不算什么,买书也是特别容易的事,而课文写的是60年代初的事情,当时正是国家困难时期,大多数老百姓的家境都很困难,所以一元多钱买本书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事儿。

师引导:结合这个片段以及课文内容谁再来谈谈你的体会。

预设3:我从“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妹妹们吃进了肚子里”一句中发现,“我”家竟然把收音机都卖了换食物,而且还是个“破”收音机,可见“我”家当时很穷,连吃饱饭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没有买书的闲钱。从中我更能体会到“我”内心的犹豫和挣扎。
   
预设4:我从“为了每月二十七元的收入”看出母亲为了支撑起这个家辛苦地工作着。

预设5:通过“想得整天失魂落魄”,能看出“我”非常想拥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所以“我”才鼓起勇气向母亲要钱买书。
    3.
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


4.教师小结:结合生活经验和时代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更好的体会人物的情感。

 

四、学习经过,聚焦6~9

1.尽管当时家里是这么困难,可母亲给钱我买书仍然毫不犹豫。快速默读课文6—3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场景,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场景打动了你,让你感受到了慈母情深?边画边写写批注。

预设1:我从我到厂房看到的母亲的工作环境的那个场景感受到了慈母情深

预设2:最打动我的情境是我在厂房中找寻母亲的那个情景。

预设3:最打动我的是我向母亲要钱,母亲掏钱给我的那个场景,让我感受到了慈母情深。

预设4:我从母亲塞钱给我,又立刻投入工作的那个场景中感受到了慈母情深。

2.文中的一个个生动的场景让我们体会到了慈母情深,让我们聚焦母亲工作的环境。读一读,你有什么感受?

3.交流。

预设:句子一: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

1)从这段文字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2)哪些描写让你感受到了压抑?

3)指导读。

4)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使人压抑?

句子二: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

1)在这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里有什么?

2)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七八十个忙碌的女人,七八十只灯泡,让人压抑。这是我们从文字里读出来的,插图中你还能找到哪些让人压抑的地方?(堆积如山的货物,七八十个女人坐的凳子……)

3)如果你在这里,会有什么感受?

4)指导朗读。

5)想一想,正值酷暑炎夏,气温怎样?窗户不能开,空气怎样?机器、人体、灯泡发出的热,温度怎样?

同学们,你们关注到了在这一段里有几个反复出现的词语,把它全划出来。(板书:反复)是的,就是七八十个,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场景,读的时候注意强调这个词语。(板书:七八十个)在如此狭小拥挤的空间,还要容纳那么多工人,还有炙热的灯泡的烘烤,难受吗?难受,你想在这样的地方呆下去吗?不想。所以当作者看到母亲的工作环境是如此的恶劣,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伤心、难过、自责。这些感情都交织在一起,所以他(停顿)鼻子一酸。带着这样的情感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场景。

 

五、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体会到了母亲工作的艰辛,同时也感受到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母亲一分钱也没少给“我”,可是拿到钱的“我”却没买这本想得失魂落魄的书,这是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阅读梁晓声的小说《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