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学会本课部分新字生词。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夏日绝句》。
2. 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读懂诗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关注诗人李清照及其描写的项羽不肯过江东事件,学习把握诗歌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读正确,知节奏,初步感受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 (学生齐读:古诗三首)。
2. 上节课学的两首诗,还记得吗?在王昌龄眼中,英雄的形象是?(复习诗句);在王翰眼中,英雄的形象是?(复习诗句)。
3. 那么,在李清照眼中,英雄的形象是怎样的呢?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注意节奏。关注后进生,读正确。
4. 读出节奏。推荐一位同学来读。
(1)指名答。押韵,韵脚ong,读出节奏。
(2)师生合作读,用心感受古诗的节奏。
板块二:借注释,读人物,了解事件
1.这首诗里的主要人物是谁?项羽。
(1)“项”是生字,跟老师一起书空,齐读。
(2)用一句话介绍项羽。你怎么知道的?课文有注释。“破釜沉舟、拔山盖世”这两个成语都是形容他的,你感受到项羽怎样的形象?
2.项羽一生有那么多的故事,这首诗主要写的什么事呢?结合注释学习。
借助插图理解“江东”。
结合注释,说一说事情的主要内容;发挥想象,演一演人物的对话。
(1)指名说事情的主要内容。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都叙述清楚。
(2)想象经过,演一演对话。结合注释,发挥想象,把故事的主要内容表现出来。
(3)品味语言:把“不肯”读成了“不能”?指名答。通过朗读表现英雄形象。
3.整首诗前两句和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的联系?
指名答。(1)跟这件事联系。相机教学“鬼雄”。
(2)相机教学“人杰”。
(3)由不肯过江东这件事,在诗人看来,项羽就是人杰,也是鬼雄。练读前两句,表达出诗人的情感。
4.小结:当我们一遍遍读诗的时候,不仅读出了它的节奏,想到了画面,更读出了这首诗的情感。当你读出诗人的情感时,诗便有了生命。齐读。
板块三:比较读,深思考,知人论世
1.李清照赞美项羽是位英雄,可有人并不同意,而且都是历史名人……就“不肯过江东”这件事,也有不同观点。
请大家看学习单,指名读学习要求:(1)借助注释理解这两首诗,你最赞同哪位诗人的观点?(2)小组选其中一首研究,说说理由,并推荐代表汇报。
2.推荐代表上台发表观点,尝试辩论。
(1)杜牧《题乌江亭》:胜不骄、败不馁,举例“卧薪尝胆”的故事。王安石《乌江亭》:从当时形势出发,项羽已失去人心,不会再有成功的希望了。引导学生看注释。
(2)两千年来,项羽的功过是非一直被人们争论不休。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往往得出不同的结论。
3. 再看《夏日绝句》,李清照为什么到今天还“思”念项羽呢?了解诗人创作的时代背景。结合地图和《清明上河图》介绍。
引入陆游的诗:“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引入林升的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4. 读到这儿,你明白李清照为什么要思念项羽了吗?指名答。
板块四:能诵读,会默写,传承文化
1. 李清照借古代的项羽来讽刺今天的南宋官员,所以她思念项羽,盼望国家有那些敢于拼搏、宁死不屈的英雄。听范读。自己练习。
2.熟读成诵。提醒“亦”的写法。
默写《夏日绝句》。校对点评,正确、整洁。
3.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然南宋朝廷腐败无能,但仍出现了一批爱国诗人和民族英雄,比如精忠报国的岳飞,视死如归的文天祥。
巾帼不让须眉,作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用这首诗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国捐躯,前赴后继!齐背全诗。
作业设计: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夏日绝句》。
2. 结合注释,说说《夏日绝句》前两句诗的意思。
板书设计:
人
夏日绝句 多媒体 羽 不肯
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