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一、复习回顾
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二、提纲契领,把握重点
师: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孩子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或多或少有了一定的感受和体会,那就请大家一起讨论讨论吧!
生:(汇报讨论结果):中华不振
师(边评价边板书——中华不振):能用课文的重点词进行概括,这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
三、追根溯源,释疑解疑
1.回顾叔侄对话,质疑“中华不振”
师:“中华不振”这句伯父痛心而无耐的回答,让恩来产生了一连串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疑惑不解,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恩来的脚步,一同闯进租界去探个究竟吧!
2.租界查看,体会“中华不振”
1)边读边想象,租界地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2)画下你感受最深刻的词或句子,在旁批注读后的心理感受——(喜?怒?哀?乐?)
3.交流汇报,控诉“中华不振”
师:租界地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预设1: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
师:建议孩子们在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时用“读了这一句,我心里怎样,因为什么原因”这样的表达方式,会使你的表达更清晰而有条理?谁来试试吧!
生(交流):我读到这句时,心里很悲哀,因为他们的街道那么豪华、气派、而别的地方却是那么贫穷落后。
师(播放幻灯片):是啊,孩子们,这就是租界,一个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租界,这就是租界,一个只容许外国洋人在此花天酒地,享受荣华富贵,却不容许中国人随便进入的租界。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他们忽然发现了什么?
(播放幻灯片)
4.情境对话
这天,周恩来心情非常沉重,从租界回到了伯父家中,见到伯父,他会对伯父说什么呢?小组合作讨论,想象他们二人之间的对话。
同桌练习对话,全班交流。
师小结:正是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小小年纪的周恩来才明白了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再次齐读16自然段。
5.拓展资料,强化“中华不振”
1)阅读资料,强化体验。
师(拓展):孩子们,在当时的旧中国,像这样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事件又何止发生在东北沈阳呢?请阅读老师给你们搜集到的几则资料:
在上海外滩公园的门口,竟然曾经挂出这样刺目的牌子:“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上海租界的电车,头等车厢供洋人乘坐,中国人只能坐三等车厢。
在汉口租界,中国人力车夫必须穿上像犯人一样的“号衣”。
2)小结过渡,引发沉思
3)理解“中华不振”的含义
四、总结全文,学习立志
1.总结全文,引发思考。
师:这篇课文把结果放在开头,把立志的原因放在后面,如果老师换一种方式,先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然后写他立了一个志向,你喜欢哪种?
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师: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华少年,你们现在为什么而读书呢?想一想,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
2.书写志向,学习立志。
生:书写、汇报——
生:为中国更加强大而读书。
生:为祖国和平而读书。
生:为人民谋幸福而读书。
生: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而读书。
……
3.激励奋进,有为有为。
师:好哇!有志者当铭记我们今天的誓言——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读书,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而读书,愿相会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时!
4.齐读《少年中国说》
五、拓展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