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为人民服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彻、迁”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3. 学习“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的方法阅读课文。
课前谈话:
板书:观看阅兵仪式视频
知道他们在干嘛?
他们一遍又一遍重复喊的口号是?为人民服务(板书课题)
让我们也来像他们一样喊一喊。
交流:你还在什么场合看到过这句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就叫:齐读课题
读出口号的感觉,读出煽动性。
提示:这是毛主席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的演讲。
这也是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篇议论文,通常会在文章的开头提出观点,亮明观点。
任务1: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请快速默读课文,圈画出本文的中心观点。
1. 学习生字词:
彻底、泰山、压迫、牺牲、炊事员、剥削
出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课文围绕这个中心观点,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呢?
相机板书:面对生死、面对批评、团结互助、寄托哀思
那我演讲的时候能不能?这样说:我们要为人民服务,就要正确地面对生死,面对批评,要团结互助,今天开追悼会是为了寄托哀思。
那我们以第二自然段为例:毛主席是如何来论证 面对生死的。
学生交流,相机点拨:引用名言、正反对比
用上这两种论证方法之后,观点更鲜明,更有说服力了。
但为什么一定要用这句名言,作这样的对比呢?
任务2:再读课文,交流理解
出示本单元的学习目标:看清目标: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外学习 重在查找资料。
课内学习 重在阅读资料。
任务3:借助资料,加深理解
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有个词叫——法西斯,如果不查阅资料,很难深入理解。
查阅1:法西斯
提示:理解这个词语,需要一点儿历史知识。
出示法西斯的注释:法西斯(拉丁语fasces的译音),原指中间插着一把斧头的“束棒”,为古罗马执法官吏的权力标志。现象征强权、暴力、恐怖统治,对外侵略掠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极端独裁形式。
出示法西斯的图片,看,这就是法西斯,光查了图片你明白了吗?
读资料,理解了吗?
追问:原来指,现在指?
那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人是法西斯吗?这里需要一点儿历史知识。
追问:这句话中的法西斯和人民 是什么关系?
辨析:“为”和“替”
这句话中有两个字就很明显地体现了毛主席对这两类人的态度。
指导读好两种死的不同价值。
查阅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标出: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如果要查阅这句话的资料,你觉得需要查哪些方面的资料呢?
谁说的?有什么含义?在什么背景下说的?
相机补充:阅读人物资料需要关注:他是谁?他做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做?
指导朗读:读出感悟
查阅3:张思德
追问:毛主席引用司马迁的这段话是想给张思德怎样的评价呢?
追问:毛主席引用司马迁的话是想告诉广大的党员干部什么呢?
任务4:借助结构,尝试背诵课文。
这段话一共几句话?每一句话都有什么作用呢?
第一句:立论 提出观点
第二句:论证 引用论证
第三句:论证 对比论证
第四句:结论 总结观点
熟读 成诵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为人民服务》这一篇议论文,学会了查阅资料,加深课文理解的这一方法,了解了毛主席希望通过演讲,让大家正确地面对死亡,后面还要让大家正确地面对批评、团结互助,留到下节课学习。
板书:
为人民服务 查阅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