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李银芬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李银芬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文涵

    扶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董昕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贵香

    元上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玥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柯烨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晓奕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毛旭芝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苗书瑜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旦萍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唐瑛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琦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永美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烨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宇桥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越

    范道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静逸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应学萍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轲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文蕴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自相矛盾

作者:张文蕴  日期: 2024-04-09  点击:

15、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课前小游戏:看图猜故事

1、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个故事呢?

2、同学们,猜了这么多,你们会发现这些都是什么故事?

3、刚刚我们一起回顾了许多读过的、学过的寓言故事,寓言故事生动短小,却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多读寓言故事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

任务一:温故知新,开启思维之旅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第六单元(出示PPT),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相信我们通过学习一定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现在我们就走进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寓言故事《自相矛盾》,开启思维之旅。

2.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指导书写“矛”“盾”:“矛”是一个独体字,一笔横撇,二笔一点,三笔横钩要略长,竖钩在线撇舒展; “盾”字,平撇宜短,竖撇稍直,底部齐平。)一起读一下课题。

3.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矛”和“盾”吗?(样子与功能)

这则关于矛和盾的寓言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迪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任务二:预学反馈,做思维热身操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这些词句你们会读吗?谁来读?

1)先指名读完所有词语,再齐读

(盾与矛)     物莫能   能应

2)下面这个句子谁来挑战一下?

强调:“夫”是一个多音字,出现在句首,表示作者将发议论,这种情况下这个字要读第二声,请你再准确地读一读这句话。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难读的字音大家都能读对了,下面你能说说这些字的意思吗?指名说。

1)第一个,“鬻盾与矛者”这个“鬻”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是的,学习小古文时我们可以用借助书上的注释来理解不懂得字词。那你还能用同样的方法理解黑板上的哪些字呢?一起打开书看一看,“陷”是“刺破”的意思,还有我们刚刚讲到的“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2)接着看,“誉之曰”这个“誉”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理解呢?先来看看下面这些词句,都是出自我们以前学过的文言文,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旁李(道路) 溺而不(返回) 株待兔(守候)

提示:你能发现这些字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的吗?(组词法)试着用这种方法理解《自相矛盾》中的字词。

之曰(赞誉)  吾盾之(坚固) 其人弗能也(应答)

预设:荣誉是一个名词,曰是说的意思,怎样地说?荣誉地说吗?似乎不太恰当,再想想,誉还能组什么词。

3)“能应”这个弗是什么意思呢?(不)你是怎么知道的?还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那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来理解一下“不可同世而立”的“立”吗?(存在)现在你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了吗?(预设:“不可陷之盾”指的是?“无不陷之矛”指的是?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

3.重点指导朗读: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理解了这句话后,你能把它的停顿读正确了吗?试试!

刚刚老师听到同学们有两种读法,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

点拨: “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后面接的是作者的观点,所以在它后面要作停顿。“不可陷之盾”指的是?所以这几个字要放在一起读。同样,“无不陷之矛”指的是?它们也要放在一起。现在你会读了吗?谁来读?谁再来试试?我们一起来试试?

4.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理解去读读这个故事吧,注意读好停顿。指名读。

楚人//鬻盾与矛者    /莫能陷也

预设:(1)读正确了,有两个关键句读得非常好,带着大家读。

2)读错了,有个关键句读得还不够准确,纠正:“鬻盾与矛者”指的是卖矛和盾的人,这几个字要放在一起读。你再试试。一起读。“莫能”是不能的意思,要放在一起,所以应该怎么读?一起读。

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吧!

5.读好一个故事,不仅要读出节奏,还要读出说话人的语气来。下面请同学们读原文部分,老师读括号内红色部分,感受一下说话人的不同语气。

一遍读完有的同学还意犹未尽,让我们交换角色,再读一次。

任务三:情境诵读,发现矛盾思维

1. 时光的年轮载着我们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楚国集市上,这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一个卖矛和盾的楚国商人为了招揽生意,开始夸自己的盾了。他是怎么夸自己盾的?请你来试试?一起来夸一夸(板书:莫能陷)

2. 眼看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还询问起了价格,楚人很得意,他拿起矛,又开始怎样夸赞?你来。一起来。(板书:无不陷)

3.这时,一位围观者走上前来,问道:“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你们觉得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究竟会出现几种可能呢?下面请同学们以4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谁来来说一说?指名答。(生说完4种,教师梳理,黑板上呈现思维导图。)根据讨论交流,我们发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一共会出现以下几种可能:第一种盾完好,矛折……

4.这四种可能出现的现象可以分别得出什么结论?(板书“?”)小组继续讨论,完成学习单。

5.谁想来说一说?同学们,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以子之矛陷子之盾”出现哪种可能,楚人赞誉自己矛和盾的两句话都不可能同时成立,所以韩非子得出结论——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板书:不可同世而立)

6、此时的楚人面对这个路人的诘问是什么反应?——楚人只好“弗能应也”。

任务四:变换立场,深思“矛” “盾”点

1.楚人为什么“弗能应也”呢?他夸赞自己的矛和盾的为的是什么?希望自己的矛和盾都能卖出去,卖个好价钱从这个角度去看,他错了吗?

2.那他究竟错在哪呢?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指名答,师提示:楚人说他的矛什么都能刺破,这是真的吗?又说他的盾什么东西都刺不破,这是事实吗?所以楚人错就错在错在过度地夸耀自己的矛和盾,说话时没有实事求是,导致他说的话前后矛盾,最终无法自圆其说。

3.如果你是路人,你会怎样规劝楚人呢?

预设:

生:楚人只卖矛可以这么夸,只卖盾也可以这么夸,但是不能把矛和盾放在一起夸。

生:我想对楚人说,你不能太夸大其词了。

生:说话做事要想全面,不能顾前不顾后,造成前后矛盾。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所以我们应当吸取楚人的教训,在生活中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前后相应,不能自相矛盾。(板书:实事求是 自相矛盾)这就是这则寓言的寓意,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现在听了楚人的广告宣传后,你还会相信他的话,立刻去买他的矛和盾吗?为什么不会?这都要感谢谁给了我们提醒啊?(那个路人)你从这个路人身上学到了什么?(我们看这个路人,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一听到楚人的夸赞就头脑发热想要去买矛和盾了,说明他遇到事情怎么样?)

教师小结:所以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事情不能冲动,要先冷静思考,分析当时的具体情况,再做出自己的判断。

5.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能看到一些夸大其词的广告语,现在你们能能不能也像这个路人一样,冷静思考,仔细分析,找出它们有哪些自相矛盾之处呢?请小组同学选择一句进行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4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时而会有自相矛盾的时候,希望你们牢牢记住这个卖矛和盾的楚人,记住他弗能应也的尴尬,在生活中,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前后相应,千万不要——自相矛盾!

5、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这个故事,记住这个故事。

6、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记住这个故事了吗?谁来?还有谁来试试?

任务五:拓展阅读,感知传统文化

1.《自相矛盾》这个寓言故事是韩非子写的,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韩非子?

2. 韩非子是个特别善于用寓言故事来讲道理的思想家。在《韩非子》一书中,他讲述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自相矛盾》这个寓言故事就选自《韩非子·难一》,书中还有《郑人买履》《滥竽充数》《守株待兔》《买椟还珠》等很多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课后,同学们可以试着用上今天学习小古文的方法,把这些寓言故事找来读一读,相信你一定会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的火花。

 

 

板书:

矛 无不陷

15 自相              不可同世而立

        盾 莫能陷

实事求是     前后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