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地球的两顶“白帽子”》教学设计
张轲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能根据文中的介绍说明,了解“白帽子”的特点。
3.辨别段落的中心句,感受中心句在段落中的作用。
4.初步了解“举例子”和“打比方”两种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能根据文中的介绍说明,了解“白帽子”的特点。
教学难点:
1.辨别段落的中心句,感受中心句在段落中的作用。
2.初步了解“举例子”和“打比方”两种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一个美丽的星球上,住着我们班可爱的孩子们,你知道这个星球叫什么名字吗?
——生:地球(板书:地球)
2、出示地球照片,说说蓝色、黄色、白色的部分各是什么。
过渡:是呀,这些厚厚的冰雪仿佛给地球戴上了两顶“白帽子”,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书空课题。(注意“帽”字的写法,“冒”字头,两边不靠。)
(板书:两顶“白帽子”和“的”)
3、齐读课题。
4、揭题质疑:这是一篇科普文,看到这个题目,你的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
预设:地球的两顶“白帽子”是什么?
地球的“白帽子”有什么特点?
地球的“白帽子”有什么作用?
(在课题下方板书:是什么? 特点? 作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看到课题,同学们的小脑瓜里产生了这么多的疑问,可见我们班的孩子都是善于思考的好孩子,让我们赶紧走进课文吧。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第63页,读之前请看大屏幕上的自读要求。
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思考:课文的每一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过渡:老师给同学们设置了层层关卡,看你们能不能顺利闯关。
1.检查字词:
词语大闯关:
第一关:滚烫 调节 一股 烤鸭 丰富 造福
西伯利亚 绝大多数 居高不下 矿产资源
①开火车读,正音。②齐读;
第二关:地球 炎热 呼风唤雨 免费 宝库 存在 企鹅
① 指名读,正音。
② 释义:呼风唤雨:使刮风下雨。
③ 教授生字:“球”、“热”; 生对着PPT范写
齐读;
第三关
过渡:文中还有一个很响亮的词语,谁来响亮地读好它。
出示拟声词:噼里啪啦
(1) 指名读,正音。
(2)过渡:这种表示声音的词语叫做拟声词,你还知道哪些拟声词?
拓展词语:叮叮当当 哗啦啦 咚咚咚 淅沥淅沥……
2、 过渡:同学们识字的本领真是太了不起了,一路顺利闯关,下面难度要升级了,你知道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一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吗?(友情提示:找段落的中心句)
预设: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地球的两顶“白帽子”分别是南极和北极。
板书: 南极
“白帽子”
北极
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两极的特点,南极以大陆为主,北极多是海洋,它们最大的共同点是冷。
板书: 南极 大陆为主
“白帽子” 冷
北极 海洋为主
第三自然段:介绍了“白帽子”能呼风唤雨,调节气温。
第四自然段:介绍了“白帽子”是自然资源的宝库。
第五自然段:介绍了“白帽子”上居住着很多动物。
第六自然段:总结全文,揭示了两极存在的重要意义。
3、师小结:过渡:你都记住了吗?让我们来填一填。
填空:课文主要介绍了地球的两顶“白帽子”分别是( )和( ),南极以( )为主,北极多是( ),它们最大的共同点是( )。“白帽子”能( ),( ),是( )的宝库,还居住着很多( ),为地球上所有生物造福。
三、精读课文第1、2自然段
(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过渡:老师已经迫不及待第想去了解地球的两顶“白帽子”了,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去文中解读吧!
1、默读第1自然段,找出这一自然段中把什么比喻什么。
明确:把南极和北极比喻“白帽子”
2、师小结:这种比喻的修辞手法在科普文中,有一个特别的名称叫作“打比方”。
(板书:打比方)
3、指名读 过渡: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两顶“白帽子”,读好第1自然段。
4、齐读 过渡: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南极和北极吧,齐读第1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过渡:刚刚我们一起认识了南极和北极,学到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让我们趁热打铁,找找第2自然段中打比方的句子,用“ ”划出。(指名回答)
出示句子:在“帽子”的中心,如果把一杯滚烫的热水泼向空中,落下来的时候热水就会变成冰,摔在地上噼里啪啦地响,像放鞭炮一样。
2、这句句子把什么比喻什么?这样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明确:把冰掉在地上发出的噼里啪啦的声音比作放鞭炮的声音。
3、指名读句子。(响亮 读出“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4、过渡:你们相信在两极的中心泼出的水会变成冰吗?让我们来见识见识。
出示水变成冰的图片
5、过渡:看来文中所言不虚,让我们再读句子,说说这句话是为了说明两极的什么特点?
明确:冷
6、师小结:文中举泼热水冻成冰的例子,对两极“冷”的特点加以说明,“热水就会变成冰”、“噼里啪啦”、“放鞭炮”等词语,使抽象的“冷”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这种写作方法在科普文中也有一个特殊的名称——叫作举例子。
(板书:举例子)
7、齐读第2自然段,感受两极的“冷”。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地球的两顶“白帽子”分别是南极和北极(擦去板书“是什么?”),南极以大陆为主,北极以海洋为主,它们的共同点是“冷”(擦去板书“特点?”);还学到了两种科普文的写作方法,分别是打比方和举例子。两极的作用是什么,我们下节课再一起学习。
五、板书
南极 大陆为主
“白帽子” 冷
北极 海洋为主
打比方 举例子
六、作业
1、描红生字“球”和“热”。
2、搜集有关南极和北极的资料。